聯通接軌上海智慧城市 領先智慧應用打造示范樣本
9月中上旬,《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出臺。根據規劃,未來三年,上海將建成為一座智能化、現代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智慧城市”。
面對嶄新的發展篇章,兼具網絡與產業優勢的電信運營商----上海聯通厚積薄發,以一系列的實際舉措響應政府號召。9月21日,《上海聯通對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白皮書》在滬發布,通過對白皮書的解讀,一個個鮮活的創新應用躍然眼前,智慧城市,正從概念照進現實。
在信息化時代充滿產業聚合力與城市競爭力的智慧上海,已經躍然眼前。
網絡升級:無縫優網接軌世界
智慧城市,是指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城市服務、經濟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慧的響應。而作為一系列變革的基礎,貫穿城市的“信息動脈”至關重要。
智慧城市的基礎,是密布城市各個區域的高質量寬帶網絡。在一座高度信息化的城市中,光纖網絡、無線熱點、移動基站等等,將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作為目前最具3G市場優勢與應用優勢的電信運營商,聯通在基礎網絡建設方面,持續發揮示范作用,為城市發展搭建可靠、優質、高效的泛載寬帶網絡。
在基礎網絡方面,上海聯通從2009年至今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億元。形成了完備的光纜網、傳輸網、IP網和承載網,核心層出口帶寬達120G。作為中國聯通三大國際出口局之一,上海聯通擁有C2C、APCN2(亞太2號)、FLAG(環球海纜)、中美和SMW3等豐富的、獨一無二的海光纜資源,為上海國際化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國際通信網絡保障。據悉,未來三年,聯通還將在上海投資過百億,用于基礎通信設施建設。
在移動網絡建設上,目前已建成3G基站8000多個,室內覆蓋分布系統6000余套,并在滬積極部署具有領先意義的3.75G網絡(HSPA+),為4G的到來做充分的準備。目前聯通已經完成了近2000個站點的HSPA+升級,中環以內以及中環外的部分重要區域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舉由14.4Mbps躍至21.6Mbps。而正在進行的LTE FDD技術的小規模測試,下行速率已達上百兆,無論是網絡制式還是鏈接速度,均在實際意義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悉,未來三年里上海聯通將實現對所有移動基站的HSPA+升級全覆蓋;同時對HSPA+進行DC(雙小區)技術改造,為上海區域客戶普遍提供42 Mbps的接入能力。
與此同時,上海聯通在運營商中率先提出“泛載寬帶”概念,在已有的光纖網、2G網、3G網的基礎上,年底前將完成[FS:PAGE]3000個Wi-Fi熱點,覆蓋上海市主要商業中心、公共區域。
聯通基礎光網目前已覆蓋小區家庭用戶140萬,占全市家庭用戶的1/4,已全面向家庭用戶提供“沃家庭”10M-30M寬帶產品,該產品還與上海廣電合作向用戶提供高清電視服務。于2011年初全面啟動的寬帶提速行動,已完成2000余棟商務樓宇和大部分工業園區千兆光纖帶寬的上聯改造,95%以上的企業客戶具備了千兆到樓,百兆到戶的網絡接入能力。超過70%以上的在網老客戶享受到了光網提速。在資費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老客戶的平均接入帶寬從1-2M提升到了15M以上,速率提升了近10倍。
上海聯通還于8月底首先在企業寬帶市場推出了全新的光網沃寬帶產品。新的沃寬帶產品采用全光纖化技術和新一代的高性能路由器進行組網,整體技術性能和網絡承載能力達到國際先進的水平。同時對商務樓宇的上聯方式采用了以太環網的組網模式,提供了更強的網絡冗余和環保護功能,并可根據客戶需要提供7x24的網絡監控、流量分析服務和高速率的3G網絡備份方案。滿足了企業客戶對網絡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較高要求。目前,沃寬帶新產品每M帶寬的接入費用較原有資費最高下降了近90%,同速率產品較以前下降了50%-90%。
具有示范意義的是,聯通現有的2G、3G、光纖、wifi的網絡除了質量領先外,還真正實現了技術互補、深度融合。聯通已建設完成WLAN+WCDMA網絡的統一認證、統一計費、統一業務切換系統,實現手機、筆記本終端在兩個網絡之間的無縫連續業務。在應用層面,用戶已經提前進入身處不同環境,均能在多個高速網絡中平滑切換的“泛載寬帶”時代。
而這一“泛載寬帶”,亦將為上海的“智慧城市”戰略搭建起一條國際品質的信息大動脈。
民生服務:示范應用就在身邊
盡管上海并不是率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發達城市,但隨著業務創新與技術演進,上海聯通已經逐步開發出涵蓋民生各領域的“智慧應用”;使未來城市的生活體驗,率先照進現實。
城市的智能化,為市民衣、食、注行多個方面帶來變革,這些變革極大的改善了民生,促進了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發展。上海聯通借助WCDMA3G優勢,在移動辦公、物聯網、電子商務等多個方面開展了包括移動警務、移動稅務、企業辦公、銷售管理、移動采編、移動展業、海關查驗、智能物流、智能公交、智能抄表、平安校園、汽車信息化、云計算、手機銀行、無線ATM/POS、手機炒股等在內的多種智慧應用,并已在各個領域廣泛推廣。
以聯通目前部署超過14萬終端的“智能抄[FS:PAGE]表”應用為例,該項業務是通過對數字電表植入SIM卡,實現電能數據實時采集、終端遠程維護等功能,滿足電力企業數據采集實時、準確的需求。這項業務的推廣,將為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抄表將迅速深入到水、電、氣等一系列公共事業領域中,同時還能面向污水處理廠、環境監測站、石油鉆井等各類具有遠程數據傳輸需求的領域推廣。
在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出行層面,智慧交通體系的建成,也將極大的惠及千萬民生。“智能公交”應用將車輛指揮調度、實時視頻監控、公交信息發布功能融為一體,實現了公交車輛動態管理、科學調度。在車流量不斷增大的今天,該項業務將更為精準的將公交資源調度到各個區域,通過對現有資源的科學利用,實現改善城市擁堵情況。目前,這一應用已經在巴士公司進行部署。
而相比以上兩項隱藏在城市生活背后的智慧應用,“平安校園”所帶來的改變則更為直觀:該業務以視頻、定位、射頻識別技術為核心,提供實時視頻監控、平安短信、學生定位三大主要功能,提升了學校安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打擊校園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其中植入通信模塊和GPS定位模塊的手表為低齡學生定位提供了多樣的更合適的終端形式,同時也可延伸應用到老年人等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中去。
以上三個例子,只是聯通頗具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應用樣本。2013年并不遙遠,但聯通在智慧城市戰略上的長期布局與技術儲備,已經讓“智慧城市”的時代提前到來。一個個鮮活的應用樣本,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產業引領:有發展、有引領、有突破
按照《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上海將用三年時間,借力“智慧城市”戰略,實現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將占全市GDP比重的6.2%。這是上海踐行“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實際舉措,對全市經濟轉變發展方式意義重大。
電信業重組以來,聯通綜合實力得到提振,產業引導能力逐步加強。在布局上海方面,聯通持續發揮“鯰魚效應”,逐步實現新興產業鏈聚合上海、服務上海,以實際行動促進上海經濟在“十二五”期間率先轉型。
從整體上看,聯通的“智慧城市”產業布局,在現有基礎上實現了發展、引領、突破三大戰略目標:
前沿應用有發展:智慧城市將直接帶動城市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在這一領域,聯通已經交出了領先業界的答卷:目前整個聯通集團已推出了4200項行業應用。而在上海,早[FS:PAGE]在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上,上海聯通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出的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款3G智能汽車“榮威350”正式亮相, 標志著中國汽車信息服務產業正式進入了3G時代。截至2011年8月,提供3Ginkanet服務的榮威350車輛已經達到1.8萬余輛。現在聯通已經與一汽、上汽、長安、奇瑞、比亞迪、吉利、三一、鄭州宇通、蘇州金龍等多家國內知名整車生產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安全、豐富、便捷、高效的汽車信息服務平臺。
在老牌支柱工業向信息化邁進的路途上,“聯通樣本”相比競爭者的“框架”、“規劃”更清晰實際、更具備產業示范作用。
新興經濟有引領:智慧城市的發展,需要智慧產業的支撐。“云計算”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具有廣泛發展前景的新型產業。在上海,"云海計劃"正在全面實施中。而聯通持續參與到“云海計劃”中,將投資建設超大規模的上海聯通云基地,服務領域將遍及政府、金融、IT、互聯網、物流、制造等各個行業。積極構建云計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助推國家云計算技術與服務提供中心在上海的成形。
根據現有規劃,聯通在2011年完成一期云平臺建設,為城市“云經濟”率先提供業務示范。一系列的舉措,將直接引領技術創新,帶動新興產業的孵化、發展與壯大,為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科技動力。
產業聚合有突破: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要求,打造“智慧城市”,是城市化演進的一個必然階段,也是當前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要求。在智慧城市磅礴的大戰略中,如何聚會產業,使上海在新的發展階段形獨特的競爭優勢,是一個關鍵問題。
聯通在未來將持續發揮產業領導者的作用,在上海的“智慧城市”戰略中,聚合一批在文化、信息、工業等各領域具發展潛力的企業,力促上海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條具備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鏈。在下一輪世界城市的競爭中,為上海貢獻有力量的“經濟砝碼”。作為中國聯通手機應用商店的基地,未來三年,上海聯通將充分發揮上海軟件產業發達、信息服務發達的優勢,全面整合移動互聯網資源,創新數據業務模式。到2013年中國聯通應用商店應用開發者人數超過30000人,應用軟件數突破10萬款,注冊用戶數力爭突破5000萬。同時大力推進中國聯通的國家項目(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沃Phone落戶上海,并以此進一步推動上海軟件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在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中,需要的不僅是概念,而是實際的創新與突破。“在這一點上,聯通經過多年布局,已經形[FS:PAGE]成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產業樣本,對于當下智慧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具備借鑒與促進意義。未來, 上海聯通還將在聯通集團的支持下在上海設立智能創新應用實驗基地,重點推廣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空間地理信息系統、汽車信息化應用及車聯網系統、建立智能交通系統、智能監控安防應用、環境監測應用、電子商務環境優化工程、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打造智慧金融基地等8項創新服務。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