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儀表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雖然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但是在一些高端領域有新突破,特別在智能儀表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規模大,綜合實力較強,但整體與發達國家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特別是在高端產品領域還是比較薄弱。近年來,智能儀表成為儀器儀表行業的新方向,也是未來搶占高端、尖端產品市場的重要發力點,有部分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國內智能儀表市場需求旺盛,是促進國內智能儀表技術發展強勁的動力。
在在高檔產品領域也開始取得突破,如集裝箱檢測設備、質譜儀、多光譜遙測等;而在在智能儀表相關國際標準方面,我國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用于工廠自動化的以太網EPA現長總線用于過程自動化的WIA-PA無線網絡兩項標準等。
智能儀表在我國有著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新興產業人如風電、核電、物聯網、智能電網、高鐵和軌道交通等為智能儀表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良機。智能儀表的不斷發展,也推動著我國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新能源等產業的發展。
近幾年,隨著節能降耗、低碳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智能儀器儀表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市場,風電、核電、物聯網、智能電網等一批產業的的高速發展,讓儀器儀表行業真正跨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時代。
業內人士認為,在宏觀環境和政策導向下,盡管我國智能儀表技術雖然與國外先進技術有較大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正在漸漸縮小。
這個差距主要表現在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工程應用技術上。我國智能儀表的核心部件多采用國外產品或技術,自主研發實力薄弱,集成能力落后,在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實用性方面的差距比較大。而實際工程應用的時間相對較短、應用范圍不廣和對應用技術重視不夠,針對各行各業產品的具體應用技術與國外有更大的差距。
若要讓我國的智能儀表行業更上一層,就需要在技術層面投入更多力量和支持,無論是對人才的培養還是對生產設備的投入,為智能儀表開辟新的天地,有更強勁的競爭籌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儀表行業會有更好的平臺和厚實的技術實力。
相關文章
重慶市民將用上智能儀表 嘗鮮物聯網生活
雙得利物聯網產業基地今天(19日)落戶重慶,簽約方、北京雙得利科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明雙披露,至明年上半年,將首先投資6億元,逐步在重慶南岸區老舊社區免費安裝100萬臺智能儀表,享受物聯網生活帶來的便捷。
物聯網推動智能儀表行業大發展
華夏物聯網訊:隨著物聯網的飛速發展以及綜合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目前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智能儀表,其技術也同樣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智能制造裝備“十二五”公布 智能儀表在列
十二五期間智能儀表行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儀器是計算機技術與測試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儀器內部帶有處理能力很強的智能軟件。智能儀表作為智能儀器之一,目前已不再是簡單的硬件實體,而是硬件、軟件相結合的產物。
智能電網技助力智能儀表迎來機遇挑戰
據業內人士分析,智能電網技術在未來幾年仍將會迅猛發展,到2020年市場預計可達到730億美元。這意味著7年間智能電網技術市場將從目前的330億美元翻倍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智能電網的建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而是一項巨大的復雜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