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物聯網是互聯網應用拓展重點
華夏物聯網 6月29日消息,2010中國物聯網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華夏物聯網作為“大會網站門戶支持”媒體在現場做了直擊報道。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鄔賀銓
鄔賀銓表示,物聯網是互聯網應用拓展重點,物聯網是泛在網的起點,物聯網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切入點,物聯網應用推廣種突破行業進入壁壘是難點,物聯網是低碳經濟的支撐點,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點,物聯網是民生服務的新亮點,物聯網是國際競爭的新熱點。
以下為鄔賀銓院士演講全文。
主持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同時也是行業專家,提出精辟見解,相信對在座各位推動物聯網發展有所啟動,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貫徹執行,再次謝謝奚部長。下面進行大會報告,首先有請大會主席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鄔賀銓院士。
鄔賀銓:尊敬的吳部長、奚部長,大家上午好,胡錦濤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講話說物聯網支持智能服務發展,為個性化制造服務創新提供有利的工具和環境。互聯網現在已經走了四十年了,在今年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有人說互聯網是候選人。互聯網從七十年代走到九十年代到現在又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互聯網到公眾互聯網、全球互聯網主要技術從TCIP、到WEB、2.0,互聯網從一個聯系平臺到一個瀏覽平臺到交互平臺現在成為工作平臺,互聯網上傳輸的內容、數據、話音、視頻,從有線接入到寬帶撥號視頻,從研究性網絡到商業性網絡,現在又走到寬帶網絡,最有代表意義的說下一代互聯網是美國GENI計劃,具有安全性與魯棒性,具有移動性的普適計算,跨越物理與Cyber空間,自制聯網。互聯網的發展,從物聯網角度來看互聯網現在往下延伸,要使用泛在化的傳感單元和網絡,最常用的互聯網提供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在這之上還需要提供普適性的數據分析與服務,以便深入服務智能化。IBM公司將此稱之為智慧地球,應該說這是IBM運用新技術構件新的世界模型的遠景。溫總理用感知中國來概括物聯網的泛在和效用。
RFID我們最常見的標簽是進門門檻,它通過電磁波轉換能源使得芯片工作,電磁波本身也傳遞一些信息,可以讀取模塊里頭的編碼。這些編碼是比現有使用物體二維跳馬內容豐富的多。物聯網里頭最主要單元是傳感器,單純的傳感器沒法使用,必須變成傳感器接點,傳感器接點IQ定[FS:PAGE]義是由傳感器和可院的能夠檢測數據處理及聯網的執行元件組成的設備。傳感器網絡功能是區分的,中間有協調其,它負責管理一堆傳感器,提供捆綁和傳感器地址表接入,它帶有IO接口穿到網關。起接力作用的傳感器也可以帶IO接口,最基本的傳感器就是一個終端,它具有物理量等等感知功能,通常還需要被供電。傳感器工作原理,傳感器平時是睡眠狀態,一有突發可以喚醒工作狀態,需要通過傳感器之間的接力,每個傳感器可靠性并不是很高,傳感器本身有可能出問題,這時候需要重新改變路由。因此也就是說傳感器需要具有鄰居發現和選路功能,某個傳感器出問題了需要繞開這個傳感器實現新路由來傳遞消息。
傳感器與傳感器之間聯網需要有一定的協議,物理層需要有一定規定,需要注意傳輸距離和傳輸功率是2—4次方關系,它傳輸距離比較短需要接力。通常用的數據是MAC協議,它并不是對網絡傳感器優化,傳感器網絡首先需要節能,要開發一些新的適合傳感器的MAC協議。TCP也一樣不見得是最優的協議。傳感器有電源管理平面,需要實現對傳感器節點電源使用,單個節點電量低時告訴鄰居不能幫助轉發消息,傳感器本身由于可能是飛機隨便灑下去位置不固定,需要有移動管理鄰居發現功能。在一個特定區域內均衡及調度傳感器任務,在一個區域內并非所有的傳感器節點都要同時執行傳感任務。
一般來講傳感器網絡可以是AdHoc無線網絡,它本身節點數量大,配置非常密集,節點位置不一定需要預先設計和計算,網絡拓撲的變成十分頻繁,通信方式也有所不同。現在有說傳感網、物聯網,我是這樣認識的,傳感網使用傳感器作為感知元件,大樓里有傳感器管理大樓的能源和溫度,這時候不需要連到公網上。物聯網需要有一個通信網絡,傳感單元已經不限于傳感器了。泛在網使用二維條碼作為感知條件,通過多種院落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信息獲取、傳遞、儲存等服務,這三者有所關聯,但也互相有包含的關系。很多人說物聯網是把世界上任何東西都連在一起,我認為這個表述不是非常準確,把任何能夠連起來的而且連起來有用有好處的東西連起來。世界上存在的物體多的很,每一樣東西都把它連網嗎,沒有必要。只要是連起來有用的才連起來。
物聯網的概念十年前就有了,幾年前IQ提的是互聯為特征,現在以智能服務為特征,這就說明側重點和希望解決的問題已經有所不同。關于物聯網現在大家都覺得有點迷茫,歐盟說物聯網是未來互聯網的一[FS:PAGE]部分,能夠定義為基于標準和交互通信協議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動態全球網絡設施,在物聯網內物理和虛擬的物件具有身份、物理屬性擬人化使用智能接口并且無縫綜合到信息網絡中。但是這個定義限制的太死了,其好處是把物理屬性、智能接口點出來了。今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的附錄列的第三個注釋解釋物聯網,說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啊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它是在互聯網基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但是如果是我我會改變,我剛才說把需要聯網的物品連接起來,我會寫跟網絡連接起來,它是在網絡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應用。當然這些定義大家可以探討。
我感覺物聯網應該有這樣幾個特征,連網對每一個物件都是可以尋址,連網每一個物件都可以控制,連網每一個空間都是可以通信的。物聯網的組成有很多種劃分方法,我認為有三大塊,底層應該是信息獲取,中間需要有通信網絡,最上層要有信息處理。
物聯網和互聯網的關系,物聯網可用的基礎網絡有很多,根本應用需要可以用公網也可以用專網,沒有說一定是什么網絡。通常互聯網是最適合作為物聯網的基礎網絡,特別是當物物互聯范圍超出局域網的時候已經需要公眾網來傳送信息處理的時候互聯網是最常用的。物聯網是全球性的,但往往是行業性和區域性,盡管架構在物聯網上可以連到全世界,但是所建設的物聯網不是誰都可以接入的。物聯網相當于互聯網上面向特定任務來組織的專用網絡,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它應該是通信網絡里頭的一個應用拓展,底層傳感網是原來通信網不包含的。物聯網行業應用多樣性與承載平臺通用性之間需要有中間件來適配。現有通信聯網都是支持物聯網的,一般并不需要專門為物聯網改造最基礎網絡,底層是需要另外配置,上層智能信息處理傳統通信網絡不一定需要的功能,物聯網上比較增加這些能力。物聯網支撐系統很多,有感知層技術、通信層技術、應用層技術等等。現在M2M是一種機器終端智能交互為核心的網絡化應用與服務,它是物聯網的一部分,不同是物聯網的概念采用技術更廣泛,M2M更窄一點,它是物聯網應用的一種模式,支持其有很多種模式,遠端監視、傳感網、智能服務、遙測等等。除了M2M以外現在還有CPS,它實際上把計算、通信和控制關聯在一起,主要應在工業生產過程,它跟物聯網的區別是物聯網強調連通,它強調反饋,通過通信[FS:PAGE]與啊計算對物理世界起到反饋的作用,它更強調控制的功能。從概念上來說它也是物聯網的范疇。
物聯網在工業領域里應用,制造業供應鏈、生產環境檢測、生產過程用料與工藝優化、設備管理、以及對員工管理,智能交通也有很大應用,汽車上的傳感器、雷達可以感知防止交通事故,還有智能收費系統也是物聯網的功能。汽車本身是一個計算機網絡,從另一個角度汽車又是網絡里頭的一個節點,利用網絡很多監控視頻傳感器可以發現優化交通流量。智慧物流,在貨物上面可以裝入傳感器,每個環節都可以通過傳感器實現在途貨品跟蹤。智能電網,時時監控用電量,實施發電、配電、用電平衡。還有建筑節能,不同房間在不同時間由于人量不一樣,需要空調不同,集中空調不能識別這些地方,日本在建筑物中安裝兩萬個傳感器并使用IPV6,節約運動能耗30%。互聯網可以應用生態環境監控、環保檢測,美國統計過每16000個病人輸血會發生一個輸血錯誤,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存到網上識別人與血漿的對應性,這樣有效地避免了醫療上的很多差錯。安全監控,現在很多軌道交通是用視頻監控,還有很多司法對象監外執行利用GPS手機可以實現對其監控。在很多機場也利用傳感器系統,前不久發生了一些變態分子殺小孩的,現在對學校和幼兒園監控也成為一個重要環節。家庭安保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上班時間如果有人進入,通過家里的攝象頭可以拍攝及時傳到手機上,也可以通知小區保安及時解決。
物聯網接下來還要應對什么挑戰,其應用范圍很寬,物聯網制造業、設備、感知器件、支撐產業還有服務業,這個產業很大,有上億元產值規模,他的標準化我們一方面說不好,不是沒有人做標準化,而是很多部門組織都在做標準化,物聯網軟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這確實是一個很熱的領域。
物聯網應用并不只是優點,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智能電網投資回報很長,智能電網可以調節發電以便和用電負荷匹配,我們國家才剛剛關閉了一些小發電網,隨便關掉幾個發電機就影響很大,電網調節可能帶來點網不收斂和非線性而使電網癱瘓。安保監視性能也可能發生誤報誤判,這都需要專家系統支持,如果專家系統沒有這個能力還沒有合適的判斷。
物聯網對中國是新概念,但其應用早就存在,大家的進門卡、北京無處不在的攝象頭都是物聯網,物聯網產業鏈很長缺乏龍頭企業,產業規模很大,每一種產品在市場上又難以上規模,物聯網應用[FS:PAGE]領域幾乎無處不在,但又似乎切入無從下手。物聯網看上去技術門檻不高,但核心器件和軟件方面做不到自主可控。物聯網標準化組織很多,但又缺乏權威可遵循標準。與物聯網有關的傳播和地區產業聯盟很多,但產業界無所適從不知道跟誰好。
目前物聯網國內比國外熱、政府比市場熱、產業與應用熱、股市比投資熱,教育比科研熱,硬件比軟件熱。物聯網行業性太強,公眾性和公用性不足,重數據收集、輕數據挖掘與智能處理,產業鏈長但分散,每一環節規模效益不夠,行業進入門檻高,市場規模預期很大,部門利益格局分割市場,無法體現規模化,商業模式不清晰,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薄弱,信息共享與隱私保護的矛盾未得到重視。中國推動物聯網是不是完全跟國外一樣?中國智能交通交通是著重車還是著重路?智能電網目的是提供電網效率, 適應峰巔、廣伏發電等不穩定電影的介入,是為了居民節省電費還是看重節能減排。中國智能電網首先考慮提供用戶控制還是注重網絡堅強?物聯網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首先著眼降低醫療成本還是減少醫療事故?是方便群眾還是減少政府負擔?是首先推動電子醫療記錄還是醫院信息化?是著重醫療還是預防或全社會衛生管理?農業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是面向農業企業還是農民?所以說中國物聯網應用應該考慮中國國情,要有不同出發點。
剛才講了這么多問題,但是物聯網還是我們值得抓住的一個機遇,胡錦濤總書記說抓住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機遇,創新信息產業技術,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和普及互聯網技術,加快發展故聯網技術,重視網絡計算機和信息存儲技術開發,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研發和建設新一代互聯網,改變我國信息資源行業分割,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促進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要積極發展智能寬帶無線網絡,先進傳感和現實,先進可靠軟件技術,建設由傳感網絡、通信設施,網絡超算、智能軟件構成的智能基礎設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需求,構建泛在的信息網絡體系,使基于數據和知識的產業成為重要新興支柱產業,推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
物聯網是互聯網應用拓展重點,物聯網是泛在網的起點,物聯網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切入點,物聯網應用推廣種突破行業進入壁壘是難點,物聯網是低碳經濟的支撐點,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點,物聯網是民生服務的新亮點,物聯網是國際競爭的新熱點。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