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快來了
明年從北京至天津行駛測試 但尚存技術法律及大眾接受程度等難題
據悉,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明年將進行從北京至天津的行駛測試,2015年將測試從北京行駛至深圳。
無人駕駛汽車或許會掀起另一場車輪革命,一項來自畢馬威和密歇根汽車研究中心的報告總結稱,革命將會“來得比想象中更快”。
在國內,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紅旗HQ3無人駕駛汽車不久前就成功地從長沙行駛至武漢,在3小時22分鐘的旅程中,成功超車116輛。在國外,汽車工業的領軍企業通用汽車、大眾、沃爾沃,以及新媒體的巨擘谷歌公司,都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投入巨資,新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斷涌現,展現出上佳的市場前景。
無人駕駛汽車不需要方向盤、腳踏板和其他手動裝置,而且幾乎不會發生撞車事故(多數交通事故都是人為造成的),車身也將更加輕盈。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駕駛汽車走向市場也呼之欲出。按照通用汽車的計劃,2018年該品牌無人駕駛汽車正式上路,沃爾沃則計劃在2020年推出自己的成熟產品。谷歌預計,無人駕駛汽車最快也需到2018年才能投入商用。
最近,美國加州州長杰里·布朗簽署法案,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加州是美國第三個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合法上路的地方。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目前都已加快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腳步。通用汽車、大眾、沃爾沃,以及新媒體巨擘谷歌等公司,都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砸下重金,市場前景相當誘人。
盡管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出現在城市道路上還面臨技術、法律等諸多障礙,尚需時日,但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的確讓現實離科幻漸行漸近。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一份報告中甚至大膽預測,到2040年,全球上路的汽車總量中,75%將會是無人駕駛汽車。
美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
2009年11月,國外某社交網站上的一段視頻引起廣泛關注。視頻的上傳者本·蔡特林在美國舊金山和帕洛阿爾托之間的280號高速公路行駛時,發現旁邊有一輛“怪異”的豐田普銳斯轎車,在它的車頂,裝著一個類似于擾流板的裝置,蔡特林最初以為這是用來測試風速的,其實這就是谷歌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系統。在當時,這還是一個秘密進行中的項目。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說,無人駕駛汽車可以使道路更安全,讓上班族從駕車的苦悶中解脫出來,緩解擁堵。與此同時,包括盲人、殘疾人在內,那些不能開車的人有望借助無人駕駛實現開車夢。33歲的技術人員巴雷特·霍華德認為,使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趨勢,不少司機[FS:PAGE]在駕車過程中可能更加分神,無人駕駛技術有望解決這種不便。“我們不必再擔心開車時發短信或者分神,計算機將接手汽車,令我們的生活更簡單”。
據悉,剛剛簽署的這一法案對在加州道路上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安全準則和性能標準進行了規定,其中最基本的一項規定是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公共道路上時車內必須要有具有駕照的司機乘坐,以便在汽車無人駕駛系統出現問題時及時接管。
2011年6月,內華達州立法委員會通過美國第一部允許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法案,法案于今年3月1日正式生效。此后,佛羅里達州也通過了類似的法案。與此同時,亞利桑那州、夏威夷和俄亥拉荷馬州也在考慮實施同樣的法案。
企業巨頭砸重金研發
無人駕駛汽車是指幾乎不用人工干預就可以自動行駛的汽車,這一概念首先出現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大挑戰”科研項目中。自汽車誕生以來,無人駕駛就是許多人的夢想。早在1939年的紐約世博會上,通用汽車就在“未來奇觀”展館中展示了一款電動無人駕駛汽車,它由鑲嵌在道路上的閉合電路提供動力,并可以用無線電進行控制。現在看來,盡管技術了無新意,但這畢竟是展示了無人駕駛的概念。
隨著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汽車的行駛里程不斷增加,人工干預的比例逐漸下降,最高時速也得到了提高。1995年,迪克曼斯的S級奔馳無人駕駛汽車往返慕尼黑和哥本哈根,里程達到了1600公里,最高時速超過了175公里,人工干預的比例為5%;同年,卡內基梅隆大學的Navlab項目將無人駕駛的試驗里程延長到了5000公里,人工干預的比例降到了1.8%,但遺憾的是,這款汽車的制動裝置都是人工控制。意大利帕爾瑪大學教授阿爾貝托·布羅基在1996年用兩臺低成本的黑白攝像機實現了汽車的無人駕駛,他使用了立體成像運算技術,讓汽車能夠清晰地感知周圍的環境。
從2004年開始,美國和歐洲各國以舉辦無人駕駛汽車比賽的方式,推動該技術的發展。近來,德國自由大學的MIG無人駕駛汽車、意大利帕爾瑪大學的無人駕駛汽車和美國谷歌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都紛紛開始上路測試。谷歌并不是唯一一家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事實上,幾乎每一家傳統的汽車制造商都正在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模型,使得硅谷各處都開始冒出新的研發實驗室致力于這一挑戰。目前通用汽車、大眾、奧迪、寶馬、沃爾沃等廠商都在測試各自的無人駕駛汽車。
伴隨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駕駛汽車走向市場也呼之欲出。按照通用汽車的計劃,2018年該品牌無人駕駛[FS:PAGE]汽車正式上路,沃爾沃則計劃在2020年推出自己的成熟產品。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也表示:“無人駕駛汽車距離廣泛普及的年頭已經屈指可數了。”他還稱,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將在5年內得到推廣。
2040年75%汽車“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優點多多。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人為的交通事故,其中大部分是由司機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有效避免司機由于行為異常引發的事故。此外,無人駕駛汽車的反應靈敏度也大大優于人類司機。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剎車時,機器的反應速度可以達到40毫秒,而人類最快也要500毫秒。未來,研究人員還會嘗試讓無人駕駛汽車具備“防患于未然”的能力,識別出“危險的苗頭”。這些“危險的苗頭”包括路面上強烈的太陽光反射、卡車上落下會使傳感器失靈的物體,或者僅僅是汽車爆胎。
安全性提升的同時,無人駕駛汽車還有助于緩解交通擁堵,實現智能交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無人駕駛汽車通過精密的通訊傳感器,更為安全高效。無人駕駛汽車各行其道,既有助于減少交通擁堵,也可增加行車效率。一旦所有車都實現無人駕駛,車輛就可通過數據通信保證正常行駛,這意味著交通紅綠燈和停泊指示標不再必要。
在無人駕駛汽車之間,也將發生《賽車總動員》中那樣的車與車之間的“交流”。據IEEE介紹,今后,無人駕駛車輛之間將可以共享程序。一個簡單可設想的場面是:一輛無人駕駛車駛來,接上你,把你帶到目的地,然后便去接下一位使用者。阿爾貝托·布羅基表示:“如今一些私家車很容易被閑置,無人駕駛汽車可保證持續行駛,運轉更高效且節省燃料。”
技術的進步讓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來臨不再是一個夢想,它離人們漸行漸近。IEEE發布的這份報告甚至預言,作為未來智能交通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形式,到2040年,全球上路的汽車總量中,75%將會是無人駕駛汽車。
汽車功能“傻瓜化”是個趨勢
技術的真正理念是什么?無論是蘋果公司還是谷歌的領先理念,能夠提供給大眾的最直接的東西便是能讓以最簡單的方式享受最時尚的生活。引用一句廣告語“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事實上就是這么個意思。
所以,多少年前我們沒有自動檔的時候只能手動換檔,到現在有了自動檔的時候卻需要更多的功能同步實現。無論是當前發展什么樣的車輛,人的欲望無止境,會一直走下去。汽車是這樣,若干年前有一輛汽車就很不錯了,現在我們不僅僅要有一[FS:PAGE]輛汽車,而是這輛汽車能夠給我們帶來非常廣泛和多的功能、更為舒適的駕駛體驗,同時帶來一個全新的科技感官來時時刺激我們的神經,筆者比較推崇蘋果的產品,事實上筆者的蘋果手機上沒有安裝任何一個游戲,帶上它就是在不時的科研生活中給自己帶來一種靈感,從諾基亞到蘋果,然后從普通的轎車到未來可能的新能源這些對比我個人來講能夠起到一些更多的效果和作用。
目前的很多無人駕駛車輛主要的定義如下:在沒有人為控制因素的情況下,在復雜的交通狀況下,車輛本身完成觀測和駕駛。科學家近期宣布了這項由計算機自己控制的智能車輛技術。在德國首都柏林,這項由德國自由大學研發的無人駕駛智能企業獲準上路。在一個非常負責的系統中,這輛汽車根據設定的程序自己觀測交通狀況,然后分析,在符合當地交通法規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準確駕駛行為。該研究小組成員稱這輛智能汽車這輛汽車在行駛速度最高達到70碼的時候能夠正確識別其周圍的馬路、行人、建筑物和樹木,不僅僅如此還能夠識別交通紅綠燈以及周圍突然交通狀況的影響。這項技術事實上是飛機上的自動控制技術向地面車輛的一個延伸,這種延伸能夠帶來更多的更全的體驗,未來是一個非常有望實現的方向。
前景雖樂觀局限性仍存在
盡管有諸多優點,無人駕駛汽車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技術方面,無人駕駛汽車還難稱完美。“無人駕駛汽車在技術上仍不夠穩定。”布羅基舉辨別技術的例子說明,無人駕駛汽車尚無法分辨汽車和其他運動物體,這種運動的物體可能是行人,也可能是一個球。此外,對汽車制造商來說,成本也令人頭疼。業內人士稱,雖然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其30多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0萬元)的造價甚至高于一輛法拉利,讓人望而卻步。
由于是無人駕駛,一旦出現事故,廠商在事故中難免要承擔責任。這種風險可能是廠商所不愿或難以負擔的。汽車由計算機操控,一旦發生意外,應由“司機”還是軟件開發商負責?電腦的安全性問題也是一大隱患。無人駕駛汽車的運行是基于對電腦系統的高度依賴,一旦車載電腦系統受到病毒侵入或者遠程控制,后果不堪設想,輕則發生交通事故、車毀人亡,重則是整個交通系統的癱瘓和整個社會的混亂。
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應用的最大障礙,或許還在于普通大眾的接受程度。“我不太相信機器比人腦更管用。一部昂貴的GPS導航機有時也會把車帶到河里,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系統就能完全避免這種情況嗎?”擁有一輛[FS:PAGE]寶馬,還不忘帶上地圖冊的杰克·沃爾多夫說。
“人們仍對無人駕駛技術有所懷疑,他們不想把駕駛全部交給機器來處理。”美國阿拉斯加大學電腦系統工程系副教授杰弗瑞·米勒說。不過,他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前景充滿樂觀,“無人駕駛汽車全面上路的時間越來越近。目前,汽車制造商們已經開始將一些自動化性能融入到現有車輛中,以幫助人們逐步接受無人駕駛技術。”
相關文章
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夢想,為何正在慢慢破滅?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關于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的定義已經成為定義自動駕駛車輛的全球行業參照標準,用以評定自動駕駛技術。其中,L5級是完全自動化,由無人駕駛系統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一些專家認為這將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另一...
給力!國內首臺無人駕駛鐵水運輸車在寧鄉下線
近日獲悉,由長沙凱瑞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瑞重工”)生產的國內首臺無軌高溫物流領域的無人駕駛鐵水運輸平臺車,日前正式在寧鄉經開區生產基地下線。凱瑞重工成立于2000年,在寧鄉經開區建設了占地100畝的冶金物流裝備工...
【前沿】這家公司成為首個獲美國加州全無人駕駛載人牌照的中國公司
AutoX成為首個獲加州全無人駕駛載人牌照的中國公司近日,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官方宣布,無人駕駛技術平臺公司AutoX獲得全球第二張加州無人駕駛測試可載人牌照,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該認證的公司。據蟻客筆記獲悉,此次AutoX...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加速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應用
就在不久之前,滴滴無人駕駛出租車在上海落地,這一事件標志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同時應用了中低速無人駕駛技術的四足機器人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蔚藍公司發布了一款采用了先進的軟硬件技術架構、機械設計、智能算法和運動控制算法等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