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力推物聯網先進應用 全面護航“大安全”
[ 導讀 ]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各國公認為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各國公認為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在我國,物聯網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樣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面對這樣一張包容性極強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巨網,同時擁有全球最多人口和全球最多互聯網用戶的中國,的確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去期待和展望。雖然歐美的跨國巨頭們在核心技術方面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但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亦今非昔比,部分擁有優厚創新底蘊的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活躍于物聯網的各個領域。近日在無錫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國內物聯網產業領軍企業之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于濱,就圍繞“拓展物聯網應用,全面護航‘大安全’”的主題,展示了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示范性先進應用。
“‘大安全’三個字源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2011年提出的‘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它強調防務和安全的內涵不僅限于傳統的國土防務、國土安全,還包括廣義上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于濱表示,航天信息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民用領域的主力軍之一,一直以來所做的工作,都沒有離開“大安全”的主軸。
作為國內物聯網感知技術領域的應用領先者,航天信息是發改委批準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暨RFID終端及標簽產品產業化”項目基地之一,擁有先進的智能IC卡和RFID標簽生產設備及其配套終端產品的生產測試設備,可生產各種智能IC卡、RFID電子標簽及其終端機具等產品,并提供智能卡及RFID相關領域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糧食物流等多個領域,航天信息均已推出系列先進應用解決方案,為航天高科技技術服務于民,護航“大安全”作出了生動詮釋。
食品安全:改事后監管為全程動態監管
中國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無論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還是城市里奔波的上班族,對所有普通老百姓而言,食品安全都是天大的事。近幾年頻頻引爆的食品安全風波,進一步將飲食健康問題推向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能夠讓百姓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成為一項看似平常又極為重大的責任。
針對我國現有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存在的監管人員少、企業分布分散、監管難等諸多問題,航天信息研發出從食品監管追溯、經營許可到執法監控全程可控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系統,可有效將我國傳統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的事后監管,轉變為全程監管[FS:PAGE]和動態監管。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2008年北京奧運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遼寧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及軟環境建設、首都食品安全控制、北京口岸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等系統項目。
智能交通:提高通行效率 監管運行狀態
有統計顯示,每年最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領域,正是每天需要運送大量人流的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倡導的是一種健康和諧的出行方式,它旨在以車為節點和信息源,通過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獲取車本身以及車外部等屬性。
針對智能交通,航天信息成功研發了ETC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管理系統和基于RFID的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在前者的幫助下,車主駕駛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無需停車即可完成繳費,大大提高車道通行效率。借助后者則可以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監管并提供綜合服務。目前,這兩款產品已成功應用于浙江、四川、陜西等多個省市的高速公路及機關車輛管理。
公共安全:采集共享社會信息 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水平
除了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是另一項涵括更廣范疇的民生安全指標。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步伐不斷加快,以信息化技術全面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建設,維護社會生活正常秩序,成為中國對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外鞏固經濟大國地位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作為“金盾工程”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和總體設計單位之一,長期專注于人口、治安、刑偵、交管等公安業務信息化系統建設,研發出了具有高度適用性的社會信息采集管理系統,為省、市級公安機關建立起“社會信息資源庫”,與公安八大信息資源庫相輔相成,滿足公安跨警種、跨業務、跨平臺高度關聯共享的需求。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經在貴州、安徽、重慶、寧夏等地推廣應用。
與此同時,針對我國龐大的流動人口群體管理難點及居住證制度管理要求、服務要求,航天信息特別研制開發了智能(IC)卡居住證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它將居住證從紙質轉變成智能IC卡,能夠實現對流動人口居住證相關信息的交互與共享。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廣東、湖南、新疆、蘇州、大慶、廊坊等省市的流動人員居住證管理項目,有力推動了當地的居住證制度改革,提升了流動人口管理效率。
糧食安全: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
糧食安全一直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和世界最大規模糧食儲備的大國而言,更是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為了護航國家糧食安全,航天信息利用多年在信息安全、RFID等領域積累的領先技術及研發優勢,目前[FS:PAGE]已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等環節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上取得了多項研發成果和成功案例。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發改委、糧食局、科技部的支持下,航天信息牽頭承擔建設了多個國家級大型信息化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糧食宏觀調控信息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發改委首批國家信息化試點項目“基于RFID的區域糧食流通管理試點應用”等,樹立起通過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的應用示范。航天信息也成為國家糧食流通信息化的主要參與者。
這些項目形成的研發成果在江蘇省常州糧食現代物流中心、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等地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初步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基礎條件。在2011年11月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高交會上,國家糧食局為常州、無錫兩地“數字糧庫”授予了國家信息化試點牌匾。與此同時,航天信息與國家糧食局、江蘇省糧食局成功簽署了“物聯網技術在糧食流通行業示范應用與推廣的框架合作協議”,約定共同推動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糧食行業應用,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助力。今年5月,航天信息與江蘇省首批16家糧食物流中心、中心糧庫集中簽約,作為總集成商正式啟動建設基于物聯網的“數字糧庫”系統。
目前,我國正大力“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力求“十二五”期間實現物聯網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航天信息在上述領域,尤其是糧食流通領域樹立的先進應用典范,無疑對這項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從‘金稅工程’啟動之初承擔防偽稅控系統的研發重任,到今天運用物聯網技術在各領域為民生保駕護航,守衛‘大安全’的使命感一直鞭策著航天信息不斷奮發前進。”在于濱率領下的航天信息,對于未來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以更好地守衛“大安全”,正滿懷信心。
面對這樣一張包容性極強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巨網,同時擁有全球最多人口和全球最多互聯網用戶的中國,的確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去期待和展望。雖然歐美的跨國巨頭們在核心技術方面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但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亦今非昔比,部分擁有優厚創新底蘊的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活躍于物聯網的各個領域。近日在無錫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國內物聯網產業領軍企業之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于濱,就圍繞“拓展物聯網應用,全面護航‘大安全’”的主題,展示了一系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示范性先進應用。
“‘大安全’三個字源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2011年提出的‘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它強調防務和安全的內涵不僅限于傳統的國土防務、國土安全,還包括廣義上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于濱表示,航天信息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民用領域的主力軍之一,一直以來所做的工作,都沒有離開“大安全”的主軸。
作為國內物聯網感知技術領域的應用領先者,航天信息是發改委批準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暨RFID終端及標簽產品產業化”項目基地之一,擁有先進的智能IC卡和RFID標簽生產設備及其配套終端產品的生產測試設備,可生產各種智能IC卡、RFID電子標簽及其終端機具等產品,并提供智能卡及RFID相關領域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糧食物流等多個領域,航天信息均已推出系列先進應用解決方案,為航天高科技技術服務于民,護航“大安全”作出了生動詮釋。
食品安全:改事后監管為全程動態監管
中國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無論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還是城市里奔波的上班族,對所有普通老百姓而言,食品安全都是天大的事。近幾年頻頻引爆的食品安全風波,進一步將飲食健康問題推向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能夠讓百姓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成為一項看似平常又極為重大的責任。
針對我國現有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存在的監管人員少、企業分布分散、監管難等諸多問題,航天信息研發出從食品監管追溯、經營許可到執法監控全程可控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系統,可有效將我國傳統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的事后監管,轉變為全程監管[FS:PAGE]和動態監管。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2008年北京奧運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遼寧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及軟環境建設、首都食品安全控制、北京口岸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等系統項目。
智能交通:提高通行效率 監管運行狀態
有統計顯示,每年最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領域,正是每天需要運送大量人流的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倡導的是一種健康和諧的出行方式,它旨在以車為節點和信息源,通過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獲取車本身以及車外部等屬性。
針對智能交通,航天信息成功研發了ETC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管理系統和基于RFID的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在前者的幫助下,車主駕駛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無需停車即可完成繳費,大大提高車道通行效率。借助后者則可以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監管并提供綜合服務。目前,這兩款產品已成功應用于浙江、四川、陜西等多個省市的高速公路及機關車輛管理。
公共安全:采集共享社會信息 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水平
除了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是另一項涵括更廣范疇的民生安全指標。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步伐不斷加快,以信息化技術全面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建設,維護社會生活正常秩序,成為中國對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外鞏固經濟大國地位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作為“金盾工程”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和總體設計單位之一,長期專注于人口、治安、刑偵、交管等公安業務信息化系統建設,研發出了具有高度適用性的社會信息采集管理系統,為省、市級公安機關建立起“社會信息資源庫”,與公安八大信息資源庫相輔相成,滿足公安跨警種、跨業務、跨平臺高度關聯共享的需求。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經在貴州、安徽、重慶、寧夏等地推廣應用。
與此同時,針對我國龐大的流動人口群體管理難點及居住證制度管理要求、服務要求,航天信息特別研制開發了智能(IC)卡居住證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它將居住證從紙質轉變成智能IC卡,能夠實現對流動人口居住證相關信息的交互與共享。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廣東、湖南、新疆、蘇州、大慶、廊坊等省市的流動人員居住證管理項目,有力推動了當地的居住證制度改革,提升了流動人口管理效率。
糧食安全: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
糧食安全一直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和世界最大規模糧食儲備的大國而言,更是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為了護航國家糧食安全,航天信息利用多年在信息安全、RFID等領域積累的領先技術及研發優勢,目前[FS:PAGE]已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等環節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上取得了多項研發成果和成功案例。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發改委、糧食局、科技部的支持下,航天信息牽頭承擔建設了多個國家級大型信息化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糧食宏觀調控信息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發改委首批國家信息化試點項目“基于RFID的區域糧食流通管理試點應用”等,樹立起通過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的應用示范。航天信息也成為國家糧食流通信息化的主要參與者。
這些項目形成的研發成果在江蘇省常州糧食現代物流中心、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等地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初步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基礎條件。在2011年11月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高交會上,國家糧食局為常州、無錫兩地“數字糧庫”授予了國家信息化試點牌匾。與此同時,航天信息與國家糧食局、江蘇省糧食局成功簽署了“物聯網技術在糧食流通行業示范應用與推廣的框架合作協議”,約定共同推動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糧食行業應用,促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助力。今年5月,航天信息與江蘇省首批16家糧食物流中心、中心糧庫集中簽約,作為總集成商正式啟動建設基于物聯網的“數字糧庫”系統。
目前,我國正大力“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力求“十二五”期間實現物聯網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航天信息在上述領域,尤其是糧食流通領域樹立的先進應用典范,無疑對這項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從‘金稅工程’啟動之初承擔防偽稅控系統的研發重任,到今天運用物聯網技術在各領域為民生保駕護航,守衛‘大安全’的使命感一直鞭策著航天信息不斷奮發前進。”在于濱率領下的航天信息,對于未來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以更好地守衛“大安全”,正滿懷信心。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