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動布局物聯網促進經濟轉型
如果說“00年代”是互聯網的年代,那么“10年代”就是物聯網的天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了“感知中國”的概念,明確提出要將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中國移動正是自主創新技術TD的主推者,在這場由物聯網掀起的科技風暴中脫穎而出。
自主標準先行首度躋身世界物聯網標準之林
中國企業在產品標準問題上曾經吃過大虧,跨國企業把標準和專利視為核心競爭力,用自己的那套來實現技術壟斷,逼迫中國企業購買他們的產品和專利。中國彩電、DVD行業全行業虧損,就是跌在了“標準”的門檻前。
所幸的是,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標準”的重要性,中國移動在啟動物聯網建設的同時,同步啟動了“標準”的建設。
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副總工程師、計劃發展部總經理孫達告訴商報記者,2007年,中國移動已經啟動了M2M的建設,也就是今天的物聯網。到了2009年,中國移動研究院在M2M上形成了一整套技術標準,中國移動上海公司也參與相關工作。這套標準現在已經納入了ITU組織標準。這就意味著,在自主知識產權上,中國移動先走了一步。
中國移動先行的這一步,對物聯網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標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話語權,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才能夠站上產業鏈的頂峰。俗話說“一流企業做標準”,標準背后的支撐正是技術和知識產權。
在物聯網上,中國正在制定自己的標準,并力爭使“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這在信息通信領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中國移動提出的物聯網標準會不會成為我國的標準?對此,孫達充滿信心。
“在十七大中確定了一點,企業是作為我國知識創新的主體。企業的創新先在國際上有所承認,然后逐步得到各個行業認可,再納入國家的標準。往往是這樣。”孫達說。
孫達分析說,中國移動提出的物聯網標準,一方面通過ITU在國際上得到一定的認可,另一方面中國移動也很了解我國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發展的戰略,這個標準可以比較容易得到信息產業的認可,同時,也在積極爭取得到工業企業的認可。
市場潛力無限工業信息化革命開創一片藍海
10年前,中國移動從傳統電信業務脫胎出來,創業條件艱難,但是?熏中國移動在市場發展的幾個緊要關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創造了通信業快速發展的傳奇故事。到今天,中國移動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用戶數達到4億多,但是幾近飽和的市場也給移動人提出了新的挑戰。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移動內部流傳:2008年時,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和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談起移動業務發展問題。王建宙說,中國移動已經有4億多用戶了,下一步的發展空間在哪里?孫政才回答道:我覺得你可以達到100億。很簡單,全國現在的牛、羊有40多億頭,它們都可以是你的客戶。
“所以說,物聯網是通信業的一片藍海。”
物聯網不僅對于中國移動意義重大,對于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提升工業信息化水平同樣有著非凡的意義。
對此,孫總感觸頗深。“我們國家對信息技術帶動工業發展,已經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來考慮。而我國發展物聯網,總體戰略就是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后,國際上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就是技術創新。我們能不能趕上這個浪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聯網的發展狀況。”有關專家表示。
10年前,中國移動用勇往無前的精神打拼出一片通信業的新天地,用獨具慧眼的差異化競爭取得成功;10年后的今天,中國移動再一次拿出了信心和智慧,在物聯網的世界中貼近用戶的需求,找到了通向通信業未來的金鑰匙。
創新物聯網應用城市管理、服務民生大顯身手
商報記者了解到,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已經構建了多個新穎的物聯網應用案例,在服務城市管理、服務民生、造福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世博手機票
世博手機票是全球首次把物聯網領域RFID技術與移動SIM卡相結合的應用,以RFID-SIM卡片為安全存儲載體,以手機為電子化票務信息的載體,通過手機終端的用戶界面、無線通信技術以及非接觸通信技術來實現手機票的購買、選票等票務功能。手機票與游客身份相綁定,可以結合各類移動通信服務,為持票者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服務。
通過更換過RFID-SIM卡的手機,用戶可以在專用POS機上進行非接觸式刷卡,實現在商場、便利店、食堂和乘坐地鐵時進行支付。
世博車務通
通過對車輛加裝監控終端,采集車輛運行數據,并通過移動GPRS網絡,將數據傳送至后臺管理服務器,從而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監控和遠程調度等功能,實現無線環境下對車輛跟蹤定位、運輸路徑選擇、貨況信息獲取等服務。大大提升物流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遠程智能無線抄表
遠程智能無線抄表,是通過無線模塊,遠程實現對公共事業數據(如水、電、煤等)的準確及時收集和處理。
在記錄公共事業數據的儀表(如水表、電表等)上集成可記錄數據的專用設備,準確及時地收集各種數據。專用設備定期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將收集的數據發送至智能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遠程抄表的功能。遠程智能抄表系統還可以對收集的數據進行一系列智能化的處理,提供數據的查詢及分析功能。
無線視頻監控
通過布置無線視頻監控點,實時監控異常狀況。前端攝像頭可通過TD-SCDMA、EDGE、LET、WLAN等多種無線的方式將圖像實時上傳到視頻監控平臺,管理人員可通過視頻監控平臺對前端攝像頭采集的視頻進行監控,在此基礎上,管理員還可使用PC客戶端和手機客戶端訪問視頻監控平臺,來對前端攝像頭采集到的視頻進行監控。
相關文章
上海移動“無線城市”物聯網終端超過60萬個
記者從本屆工博會上了解到,為響應上海市大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大力推進物聯網等產業自主發展的號召,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大力拓展物聯網“藍海”,截至2011年9月,已部署物聯網終端超過60萬個,同比增長80%。
上海移動布局物聯網促進經濟轉型
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副總工程師、計劃發展部總經理孫達告訴商報記者,2007年,中國移動已經啟動了M2M的建設,也就是今天的物聯網。到了2009年,中國移動研究院在M2M上形成了一整套技術標準,中國移動上海公司也參與相關工作。這套標...
上海移動打造TD-LTE引領的”四網協同“智慧城市
事實上,“四網協同”的智慧城市生活已經離我們很近了,根據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的計劃,到今年年底,4G信號將能覆蓋上海市中心的重點核心區域,其中將率先于今年6月底完成地面地下全程覆蓋的軌交4號線,將為這張實驗網劃上一個完美的“4G圓...
上海移動物聯網首度應用于高危行業
華夏物聯網報道: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首度將物聯網應用規模服務化工這一高危行業,通過多點精確遠程監控的物聯網方案,對上海主要區域的城市管道運輸的工業氣體和醫療氣體等高危氣體實現精確遠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