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章:各地物聯網產業園區的沖動
華夏物聯網訊:在中國,如果問道高科技發展的途徑,恐怕回答有千千萬萬,但是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如果高科技不和地產相關,就恐怕會讓他們覺得高科技的發展將是無根之木。試看遍布中國大地的各類高新區、科技園就可知管中窺豹。而在工業園、高新區之后,給予地方政府最新的一輪圈地沖動的理由是如日中天的物聯網概念。
媒體報道,繼無錫在寸土寸金的中國東南魚米之鄉大手筆拿出20平方公里興建物聯網產業園之后,各個地方政府的地產沖動有了新的動力。上海:已經在大張江園區劃出1000畝土地構建物聯網特色產業園區;樂山:根據樂山市政府和高新區規劃,整個“物聯網產業科技園”建設占地為300畝,科技園初步規劃設計由研發、生產、孵化、營運及生活等幾大中心構成;成都:在成都高新區建設成都物聯網產業科技園,在雙流縣建設成都物聯網產業園;最新的,當然是媒體新報道的深圳要在蛇口建設物聯網產業園的規劃。 在每一個產業園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潛藏在招商引資的宏偉規劃以及對物聯網未來的樂觀預期之下的地產沖動的魅影。
在很多地方政府的物聯網沖動中,很多的物聯網的規劃都是在從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做成了重點,而對應用和需求現有提及,即使提及,也是一些以小眾的不可規模化推廣的應用試點為例。那么,在各個地方政府都以采取物聯網設備和技術“出口”的方式建設物聯網產業園的時候,誰會成為這些“出口”當地的設備和技術的需求者呢?
不知道,或許也本無需回答。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最當下的也最容易出成績的是一棟棟高樓把地起的漂亮的物聯網園區矗立了起來。而所謂扶持政策,或許本也是鏡中花水中月,給與不給,也只是規劃,即使不是這樣,局限的本地政策能否對這些入園的企業真的帶來促進作用,也是個未知數。而他們并不是輸家。
至少物聯網概念帶動了當地的房地產的發展,一是通過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建設產業園,請注意的是,在這些物聯網產業園的規劃中,生活區基本是不可少的。另一個則是利用了物聯網概念的外部性,通過炒作物聯網園區概念帶動周邊土地的升值。
沖動還在繼續,或許物聯網只是一個說辭罷了。
反正,在中國,從直轄市到縣級市,都有自己的科技園和高新區,物聯網產業園只是給了這些科技園和高新區新的進行基礎設施規劃的理由。當然,你也不能指[FS:PAGE]望戴著科技園和高新區帽子的地方就能長出高科技的苗,或許不是他們長不出高科技的苗,只是我們的耐心和播種的時間不對罷了。(本文轉載搜狐陳志剛博客)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