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各方資源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順德的目標是打造成為國家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聚集區。
本周日,國家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點成果展示會(下稱“順德智能制造試點成果展”)將在順德展覽中心盛大開幕,順德將有30多家本土企業攜帶智能制造新品閃亮登場,全面展示順德在智能制造、物聯網領域應用和研發成果。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學者、專家也將同時上演一場“智慧大碰撞”,為順德部分物聯網企業提供現場技術交流與智力支持,加速推動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產學研領域的合作。
“希望通過此次展會,為企業提供產品展示和產業對接平臺,既讓順德企業的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同時又讓國內外一些不同行業的成功物聯網應用方案也在順德企業得到應用。”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該區將利用國家和省的資源聚集順德,打造成為國家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聚集區。
30多家本土企業攜智能新品亮相展會
作為全國著名的制造業基地。順德是雄厚的制造業集聚發展,在新時期下催生了對物聯網應用的強烈需求,物聯網核心企業內聚外延,公共平臺蓬勃發展,研發能力持續提升,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目前,順德區物聯網產業鏈條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態勢良好,并且與裝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助推優勢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探索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路徑。
2011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順德區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點”,該部副部長楊學山寄予順德成為試點后,在兩化深度融合、工業轉型升級工作中不僅要走在全國領先地位,還要為其他地區創造經驗。
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本次展覽將全面總結順德在獲得國家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與智能制造試點后的階段性成果,展示順德在智能制造、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和研發成果。
本次展覽面積將達約6000平方米,將設置中國順德智慧生活展(三網融合)、智能家居展、智能制造應用體驗展和物聯網應用體驗展等多個區域,美的、格蘭仕等多30家順德本土企業將攜智能新品亮相。
政產學研共同研討智能制造政策走向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經濟“穩增長”任務艱巨,區域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各地根據自身發展特點探索和推廣科學發展之路需求迫切,而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我國工業轉型的一個基本方向。
兩年前,國務院就已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FS:PAGE]提出積極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組織實施智能制造重大應用示范工程;推動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促進物聯網的研發和示范應用。
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智能工業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在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環境監測、制造供應鏈跟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等方面,探索物聯網應用模式,為物聯網應用在全社會、全行業的規模化推廣做準備。
如何把握好國家政策,更好利用國家資源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對此,展會將舉辦中國(順德)物聯網應用高峰論壇,邀請學界翹楚,商家精英,業界專家,與工信部有關領導,共同解讀國家《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等相關政策,把握國家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政策導向和發展規劃。
專家現場把脈支招企業發展
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本次盛會還將為順德及周邊地區智能制造與物聯網研發、應用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為順德部分物聯網企業提供現場的技術交流與智力支持,加速推動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產學研領域的合作。
為此,本次展會邀請廣東西安交通大學研究院,佛山市順德工業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科院計算所順德分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順德)工業設計產學研中心,廣州中大百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大學自動識別技術研究中心,順德區物聯網技術工程中心等多家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參加。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順德)物聯網應用高峰論壇權威專家也將與順企面對面,現場把脈診斷順企發展方向,為參展企業、智能制造、物聯網應用企業提供現場的技術咨詢指導,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企業的經營之道,提出企業的發展方向。
現場對接會力促新項目落戶順德
據主辦方介紹,展會期間還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物聯網應用現場對接會等系列活動,對智能制造新興領域著重推介和探討。“比如,運用案例說明超高頻RFID技術的運用以及物聯網家居系統發展的探討。”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
而物聯網應用現場對接會則將為參展企業和商家提供業務洽談和產品對接平臺,促成一批產品供貨協議或意向,吸引一批新項目落地,
“招商引智是最終目的。”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舉辦本次活動,進一步推動順德物聯網產業招商引智力度,開展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產學研領域的合作,利用國家和省的資源聚集順德,將順德打造為國家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聚集區。
■智能突圍
本土企業[FS:PAGE]智能產品逐個看
本屆展覽,順德將有30多家本土企業攜帶智能制造新品閃亮登場。這些企業都將帶來怎樣的智能產品呢?筆者在過去一周逐一探訪參展企業,提前給市民揭秘展覽新品,展示順德智能制造所帶來的生產、生活變革。
智能新品】
美的制冷空調也“會說話”
空調也能夠說話?沒錯!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將攜物聯網空調D+1柜機和中央空調的智能物流系統亮相本次展覽,市民可親身體驗空調是如何“說話”的。
早在2006年,美的就已經開始物聯網技術的基礎技術研究。那時物聯網還沒有萌芽,手機還沒開始智能化。2010年,美的結合現有的D+型柜機空調進行產品升級。以家用空調為核心的物聯網家電智慧協同與泛在鏈接技術,通過對無線異構網絡下家電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研究,實現了物聯網家電自動組網、自動識別等功能,建立了一種全新物聯網家電的組網應用模式。
今年7月,美的空調“物聯網家電智慧協同與泛在鏈接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日前通過科技成果鑒定,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美的物聯網空調具備手勢識別及控制、自動報警、短信留言等諸多功能,彈指之間就可實現遠程監控。
美的制冷項目工程師鄭緒平告訴記者,如果用戶下載了特定軟件,然后用手機或電腦向空調發出了“制冷模式”指令,隨即空調就會用標準的普通話將設定的數值等信息“播送”出來。
比如,“溫度設定26攝氏度,26度環保模式,地球感謝你”,設定溫度為19度時,空調的立即友情提醒:“溫度設定19攝氏度,溫度偏低,小心著涼。”
鄭緒平說:“目前物聯網空調產品里的中高端機型已經形成產品系列。眾多海內外客戶標示濃厚的興趣。已經開始向部分海外產品轉化”。談及物聯網空調的市場價格,他表示,比當前同類產品相比,價格肯定是略有上升,但是在市民的接受范圍內。
“美的物聯網空調的網絡平臺是開放式的,可以融合其他家電。這也為美的家電的產業升級打下良好的基礎。”鄭緒平說。
利迅達機器人自動化系統能舞獅
磕頭、前撲、回旋、飛躍……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機器人(300024)醒獅做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態動作。
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將攜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亮相展會,該系統可以做出數百個醒獅動作,因此也被稱為“機器獅”。
該機器獅以廣東雄獅為原型設計,逼真再現嶺南雄獅的豪邁、威武、生機勃發的形象。無論在哪里,都可以做出騰、挪、閃、撲、回旋、飛躍等動作,惟妙惟肖。
[FS:PAGE]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工業機器人金屬產品表面綜合應用系統。該公司技術執行總監袁小云透露,除了機器獅,本次展會還將展出機器人自動化打磨拋光系統和機器人自動化焊接系統。
其中,機器人自動化打磨拋光系統可按工廠的要求全自動化生產,實現空間任意曲線運行。同時系統將根據拋光、打磨過程中磨料消耗的微量變化,自動進行參數化的補償,以保證品質的一致性。
而機器人自動化焊接系統則可實現0.3mm薄板的焊接,最新研發的影像焊縫跟蹤系統可矯正產品來料位置偏差,精度達0.1mm。焊接速度是普通人工焊接速度4倍。該系統還可將24小時連續運行中的最優焊接參數記憶在程序中,使焊接品質最優化,避免焊接技術工差異引起生產和品質的影響。
袁小云告訴筆者,由于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力,并且可以24小時連續不斷的運作,不僅可以將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救出來,還可以保證產品的高質量,目前市場需求很大。該公司研發的機器人系統價格在80—160萬之間,僅為歐洲同類產品的一半,在市場上頗受歡迎,目前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2013年4月份。
智能生產
廣東鍛壓機床廠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取代傳統的手工送料
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是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專業設計、研究開發、制造、服務于一體的鍛壓設備生產廠家,也是順德機械制造行業的老牌企業。作為參展企業,該公司將展出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我們這個產品在業內是一流水平,并不輸給國外同類產品。”該公司技術部部長李建平說。
據介紹,全自動沖壓生產線是一種新型高端鍛壓裝備,具有高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節能、節材等優點,還可以實現生產過程中單機、多機自動化,提高勞動生產力、節約能源、節約勞動力資源,滿足日益發展的金屬加工產業要求,代表了鍛壓裝備的最新發展方向。但目前國內使用的生產線大多數是購買日本、韓國、臺灣等的產品,不僅價格比較昂貴,而且維修也不方便。
早在2008年,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就未雨綢繆,是針對制造行業中人工短缺,生產設備落后、生產效率低、能耗高、車間占地面積大等問題,進行數控全自動沖壓生產線的研制。
目前,該公司研發的自動化產品已可實現壓力機單機或多機多工位全自動轉序生產,其性能、精度等方面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但價格卻只有進口的60%左右,同時在售后服務上也有明顯的優勢。
王凱認為,數控全自動沖壓生產線逐步取代傳統的手工送料生產是[FS:PAGE]大勢所趨。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的成功研發除了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外,公司還可借此參與國際競爭,為實現國際一流高端鍛壓設備生產廠家的目標奠定基礎。
宸熙物聯科技水產養殖智能系統24小時全天候“守護”魚塘
以前漁民養魚完全是靠經驗,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徹底終結這種歷史。同樣是參展企業,廣東順德宸熙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將在現場展出集約化水產養殖智能系統。“漁民使用了,就相當于有了一個能夠24小時值班的魚塘機器人。”該公司總經理劉盛理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系統利用智能傳感技術、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等物聯網關鍵技術,可以實現水質環境參數24小時在線采集。一旦水質出現異常,及時自動處理或短信通知工作人員。用戶則可以通過手機、計算機等信息終端遠程查詢水質信息,同時也可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做出控制決策,遠程控制增氧設備。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系統能夠按實際情況,自動啟動增氧設備,確保不會因為缺氧發生魚大量死亡的事故。
筆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在水產養殖、農田灌溉等領域都開始應用水質在線監測技術,但基本都采用國外進口儀器儀表,或采用國外水質傳感器進行集成。一套進口的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報價一般在10—30萬元,價格昂貴,運轉費也較高,難以大范圍推廣應用。同時進口的傳感器,面對國內污染嚴重的水環境,其精度、可靠性、穩定性、可維護性等方面也都會遇到很多難題。
而宸熙公司研發的智能水質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點,可以有效解決電化學水質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所遇到的問題,價格僅為是國外同類產品價格的1/6到1/10。
劉盛理告訴筆者,該系統在省內外多個試點都實驗成功,很多公司都想與宸熙合作開發項目。目前宸熙計劃在順德建廠,將相關產品產業化,大批量生產。
智能生活
康寶電器一個遙控器控制全屋家電
消毒柜、灶具、電熱水器、電視、窗簾……一個遙控器就可將全屋的家電都通通搞定!廣東康寶電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線物聯家居系統也將亮相展會。
如果使用該系統,你的生活將如同科幻電影一樣:下班前就可將飯煮好、湯煲好;回家途中打開家中的空調,指揮熱水器燒好熱水;到家后燈光、窗簾等能一鍵開啟;炒菜時打開灶具抽油煙機自動工作;出門時一鍵關閉所有電器,再也沒有忘記關燈關空調的煩惱……這些智能化的控制加上遠程技術的使用,將使得生活變得簡潔、從容。
據了解,無線物聯家居系統是將家中的[FS:PAGE]各種設備(如視頻、照明、窗簾、網絡家電等)通過無線的方式連接到一起,組成內部的網絡。系統能自動采集溫度、煙霧、煤氣泄漏、光線、人體移動等信號,監視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指揮系統進行相應的工作,實現家居產品的智能控制,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在網絡上實現家電的遠程的遙控。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饒森淼告訴筆者,這個產品能提升現有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讓傳統家電打開與外界通訊的渠道,帶入到物聯網的大世界。這將是家電業內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新一代網絡家電的開發,將會大大促進傳統家電往信息化上發展,成為信息領域的一支生力軍。
目前該系統只在局部范圍進行推廣,預計將在明年會進行規模生產,市場價格將在五至八萬一套。其中第一個智能示范小區已在順德杏壇金海岸花園建成,并于2012年8月交付使用。
萬和新電氣高端智能熱水器可實現人機交互溝通
作為熱水器行業的“領頭羊”,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將在展會上推出S級系列高端智能熱水器,將引領熱水器行業進入“智能沐浴”時代。”
“在高端熱水器市場,消費者不再局限于安全、舒適、節能等功能訴求,而是追求個性化、智能化、人性化熱水生活方式“萬和品牌管理部部長李惠珍部長說,該公司針對高端用戶今年成功推出集智能、恒溫、節能多位一體的萬和S級系列高端智能熱水器,專為高端消費者打造家庭智能沐浴系統解決方案。
展覽也將同步展出萬和人機交互高端智能S系列熱水器。該產品首次運用了該公司獨有的@-info人機交互系統,可以實現用戶與產品間的智能溝通。
比如48℃兒童溫度鎖可防止使用中兒童誤操作調高水溫引發燙傷發生;還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多重溫度預設;另外,DIY注水可設置注水值并且自動聲光提示關機。
萬和還將展出國內首創的多功能互補集成熱水系統,以燃氣、太陽能和空氣能為核心動力,優先使用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條件不足時系統會啟動燃氣補充加熱,通過智能控制,解決了單一能源產品在家庭熱水供應中的使用局限,實現各種能源產品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減少傳統能源的消耗。數據顯示,該系統1年可節省用電量約5200KW/H;可節省天然氣約576個立方米。
相關文章
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的國產化之路應如何走?
2021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一如既往地,許多行業也被提出了新目標。其中,不管是“十四五”規劃,還是2035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智能制造”都被多次提及。圍繞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聯想亮相中國智能制造與人工智能應用論壇,持續引領智能化變革
近日,聯想亮相在深圳舉辦的“2021中國智能制造與人工智能應用論壇”,并在會上展示了其在智能化變革路上的最新成果,揭示了聯想將以深耕ICT行業30余年所積累的品牌優勢和行業經驗,持續助力中國經濟向智慧經濟軌道發展的決心。聯想商...
“十四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將呈現七大特征
“十四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將呈現七大特征,系統集成將成為支撐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重要支點;融合的下一代工業網絡有望領銜智能工廠的未來;工藝的智能化將成為新時期智能制造發展的突破口;人工智能技術將從邊緣側提升工業智能化程度;...
常州高新區企業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加速智能制造
1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看不見工作人員的身影,一排排運轉中的機器,僅由控制室內的兩三名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在常州高新區,這樣的數字化管理手段已經成為很多工廠的新常態。近日,記者在位于常州市高新區的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
完美公司的二次創業之路:進軍大健康產業 發力智能制造
近年來在智能制造、大健康產業方面動作頻頻:積極響應“數字中國”號召,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探索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通過整合多方資源,設立“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以華南基地為沖鋒艦的完美“戰略編隊”早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