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
[ 導讀 ] 未來,市民只要手拿一部手機,便可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呼風喚雨”,隨時管理家電、公司、物流等各類事務……
未來,市民只要手拿一部手機,便可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呼風喚雨”,隨時管理家電、公司、物流等各類事務……
今年的高交會上,“物聯網”及相關的技術與產品成為了最大熱點,在會場,手機移動支付、遠程醫療、智能家具、智慧社區等諸多物聯網展臺,更是讓記者眼花繚亂。
難道“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
“物聯網”成高交會熱點
本屆高交會上,商務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分別從不同側面,全景展現了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美好前景。已是第二次組團參展的中科院更是以130多個項目的強大陣容,占據了整個五號館。
為了讓參觀者更直觀的感受到物聯網所帶來的便捷與改變,中科院還將五號館實行了物聯網技術全覆蓋,總共安裝了5大類共100多個傳感器來檢測整個場館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總耗電量、進場人數,甚至還有PM2.5值。
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匯聯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傳送到數據中心,在與室內空調、照明、環境裝置聯動后,展館就可以自己開啟或關閉這些設備,既保障舒適度,又節能環保。”
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盞電燈,在“物聯網”相關展區,“智慧”可謂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記者在珠海太川電子展區看到,你只需一臺無線智慧家庭終端,以及一些智能化設備模塊,原本家里非智能的電視、冰箱、空調、電燈、廚衛電器,甚至窗簾都可以智能化遙控指揮,再也不用那么多遙控器了。如不在家,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手指輕輕點擊回家模式,客廳區域燈光就自動亮起來,空調就自動開機,并調節到所需溫度,電視節目也能隨著手機屏幕上的操作變化起來。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是智能化生活的基礎,在“智慧社區”、“智慧家庭”設計中,對老人、孩子、病人的照護系統的研發成為各商家角逐的焦點。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昆山分所展區,“智能養老照護系統”更是引來眾人駐足:隨身佩戴的“園區一卡通”,可進行精確定位,一旦老人摔倒,“一卡通”將自動報警并將當前位置等短信通知家屬及社區管理員;“智能藥柜”不僅可以存放日常用藥,還會輔助老人按時按劑量服用藥物,并對遺忘及誤用等情況第一時間報警處理;帶有傳輸模塊的“智能感應墊”更是能夠感應老人離床、翻身等狀態。當老人離床長時間未歸、暈倒等情況發生時“智能感應墊”會立即通過無線方式告知報警器,確保老人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救助、減輕護理和家屬的勞動強度。
“家內電視手機電腦實現多屏融合、家庭健康管理平臺實時掌握家人身體健康、與社[FS:PAGE]區醫院還能進行遠程溝通,智能化服務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未來的生活方式肯定是智慧又便捷。”前來看展的郭先生充滿期待的告訴記者。
諸多瓶頸亟待解決
在這次的高交會上,有這樣一家企業,他給我們帶來的就是關于物聯網正在逐漸攻克難題的好消息。
“期望向政府報告發展的瓶頸已經解決,傳統的印刷包裝業為每個包裝安裝了RFID芯片,使每件產品物流單體成為IT產品,讓制造業、物流業、商業實現物聯網”,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林說到,他同時表示,期望得到政府的指導。
焦林介紹了公司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成果,“主要是解決了物聯網民展的瓶頸,我們用印刷包裝工藝,為每件產品安裝芯片,物聯網從制造業做起,讓物流業、商業和消費者共享一顆芯片。并且讓RFID傳感器、RFID打印機和個人讀寫器為物聯網應用鋪平道路。”
據了解,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印刷包裝業與IT技術相結合的研發型企業。它是中國最早進口多條美國、德國十色印刷線的企業,第一代電腦彩票的設計制做商,同時也是中國民航最早的“本地離港系統”設計商,航空登機牌、行李標簽占中國60%以上市場,出口香港、臺灣和東亞地區,研發RFID技術五年來取得涉及芯片、綁定、設備、產品等幾十個專利,在香港機場全球招標中,以世界獨家3D天線和制做工藝,成為香港機場合同供應商,99.99%的成品合格率,獲得用戶好評。
焦林說道,“本次高交會上將公開技術成果,拍賣藥、煙、酒、食品、血液等行業RFID包裝的專利使用權,并出售專用設備和生產工藝”。而且在此次的會議上,驕冠科技還將展示自己獨特的創意。據了解,他們將會在公共展區旋轉演示產品信息全程查詢的過程,這其中包括煙草、件箱的RFID包裝及芯片信息讀取和血袋、食品、藥品、種子的RFID包裝及芯片信息讀取。而在封閉展區將會為大家呈現RFID包裝線的演示,這其中包括制造業、物流業、商業領域的應用演示。此外還有參觀人員可以手持“模擬登機牌”通過自助門閘進入封閉展區,體會自助的方便和創意,而此時地面將會顯示動態廣告。
據悉,屆時驕冠科技還會邀請國家部委和市領導參觀指導。工信部RFID行業協會主任張琪、煙草局、民航局、農業部種子局、中國航協、物流協會及一些大型企業負責人表示應會參觀。此舉還得到了深圳市政府技術創新處的指導,屆時領導人員會到展位參觀。
“物聯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芯片、天線、綁定、印刷包裝、讀寫器、打印機、自動化控制等多項技術領域,需要[FS:PAGE]多個行業參與,高交會是一個最好的場所,明年高交會我們還會推出RFID技術的最新技術,為物聯網發展大幅度降低成本”,焦林最后對記者說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擁有業界最完整的專業物聯產品系列,覆蓋從傳感器、控制器到云計算的各種應用。產品服務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個人健康等各種領域。構建了“質量好、技術優、專業性強,成本低,滿足客戶需求”的綜合優勢,持續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物聯網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據了解,預計2015年全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物聯網是繼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
場館內熱熱鬧鬧,但場館外行業專家們卻對物聯網的發展抱冷靜態度。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日前在深圳表示,本次高交會上,盡管物聯網是不少高科技企業熱推的一個概念,但目前來看這些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要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目前國內有些觀點認為很快就要進入物聯網、云計算時代,是有些“頭腦發熱”。
葉甜春介紹,物聯網被視為是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業內普遍預期物聯網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幾年過去了,事實上中國還沒有進入一個理想化的物聯網時代。
葉甜春坦言,從醫療的信息化、食物安全追溯制度、更加智能化的社區等方面,中國都在嘗試推廣物聯網的應用,但物聯網發展仍然遭遇到很多問題,其中就包括自動感知技術、自動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很多核心技術還沒突破,成本也短期內難以降下來,“這就導致很難實現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我最近在一些場合為物聯網、云計算這些概念‘潑冷水’,因為物聯網和云計算都是時代發展的方向,但是不能太急,需要逐步積累和摸索。”
葉甜春還犀利的指出:“物聯網是大信息的融合,然而現在我們的信息都是孤島。內部數據都是一個一個系統自己采集,不同企業間、不同行業間,甚至政府部門之間信息都通不了。這主要是管理和商業模式問題。”
此外,葉甜春還呼吁國家盡快立法,以保障信息可以被安全的監督。“這么多信息不是誰都有權給的,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你們的小區那么多攝像頭,公安局攝像頭還放心,警察叔叔不會亂來,物業公司就成天看著你干什么,你怕不怕?這種信息的管理如果[FS:PAGE]沒有立法跟進的話,會極大阻礙未來我們物聯網的應用。”
摸清市場需求是關鍵
除了葉甜春指出的上述“瓶頸”外,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種對“智能家居”產業緣何歷經十幾年的發展,依然不溫不火的質疑也在市民中彌漫開來。
記者在現場詢問了許多參觀、體驗產品的市民,大多數人在滿懷新奇之后,對于是否會購買產品保持沉默,或者干脆搖頭,價格太貴、應用不便等成為他們投否決票的關鍵。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很多市民覺得物聯網產品離他們的生活還很遙遠。
“我覺得好像有點偏。”葉甜春認為,既然從市場檢驗來看大家好像不感興趣,就說明我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和設計是有偏差的。“用戶體驗很重要。”
同樣,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昆山分所的梅昱也表示:“對于物聯網來說,如何能跟行業很好的配合,生產出更適合的產品,被行業接納,能接地氣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物聯網的發展前景?葉甜春,梅昱等均表示比較看好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交通,以及醫療,養老等行業。
而對于呼聲很高的“智慧城市”計劃,葉甜春則認為可能需要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可能要10到20年 ”。
葉甜春分析說,在智慧城市里面能夠做的比較快的應是我們的社區管理,垃圾清運,以及跟社區結合起來的健康醫療、保健、安全等行業。比較難做的反而是城市化建設。
“我們已經留下很多包袱,要把現有東西連起來,會涉及各個部門的管理,會比較難做。如果做得好,我倒是覺得我們新的城市化建設,農村的城市化建設要做得好,有一個很好的設計,反而能夠做得比較快一點,這個也要國家相關規劃推動。”
今年的高交會上,“物聯網”及相關的技術與產品成為了最大熱點,在會場,手機移動支付、遠程醫療、智能家具、智慧社區等諸多物聯網展臺,更是讓記者眼花繚亂。
難道“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
“物聯網”成高交會熱點
本屆高交會上,商務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分別從不同側面,全景展現了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美好前景。已是第二次組團參展的中科院更是以130多個項目的強大陣容,占據了整個五號館。
為了讓參觀者更直觀的感受到物聯網所帶來的便捷與改變,中科院還將五號館實行了物聯網技術全覆蓋,總共安裝了5大類共100多個傳感器來檢測整個場館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總耗電量、進場人數,甚至還有PM2.5值。
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匯聯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傳送到數據中心,在與室內空調、照明、環境裝置聯動后,展館就可以自己開啟或關閉這些設備,既保障舒適度,又節能環保。”
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盞電燈,在“物聯網”相關展區,“智慧”可謂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記者在珠海太川電子展區看到,你只需一臺無線智慧家庭終端,以及一些智能化設備模塊,原本家里非智能的電視、冰箱、空調、電燈、廚衛電器,甚至窗簾都可以智能化遙控指揮,再也不用那么多遙控器了。如不在家,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手指輕輕點擊回家模式,客廳區域燈光就自動亮起來,空調就自動開機,并調節到所需溫度,電視節目也能隨著手機屏幕上的操作變化起來。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是智能化生活的基礎,在“智慧社區”、“智慧家庭”設計中,對老人、孩子、病人的照護系統的研發成為各商家角逐的焦點。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昆山分所展區,“智能養老照護系統”更是引來眾人駐足:隨身佩戴的“園區一卡通”,可進行精確定位,一旦老人摔倒,“一卡通”將自動報警并將當前位置等短信通知家屬及社區管理員;“智能藥柜”不僅可以存放日常用藥,還會輔助老人按時按劑量服用藥物,并對遺忘及誤用等情況第一時間報警處理;帶有傳輸模塊的“智能感應墊”更是能夠感應老人離床、翻身等狀態。當老人離床長時間未歸、暈倒等情況發生時“智能感應墊”會立即通過無線方式告知報警器,確保老人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救助、減輕護理和家屬的勞動強度。
“家內電視手機電腦實現多屏融合、家庭健康管理平臺實時掌握家人身體健康、與社[FS:PAGE]區醫院還能進行遠程溝通,智能化服務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未來的生活方式肯定是智慧又便捷。”前來看展的郭先生充滿期待的告訴記者。
諸多瓶頸亟待解決
在這次的高交會上,有這樣一家企業,他給我們帶來的就是關于物聯網正在逐漸攻克難題的好消息。
“期望向政府報告發展的瓶頸已經解決,傳統的印刷包裝業為每個包裝安裝了RFID芯片,使每件產品物流單體成為IT產品,讓制造業、物流業、商業實現物聯網”,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林說到,他同時表示,期望得到政府的指導。
焦林介紹了公司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成果,“主要是解決了物聯網民展的瓶頸,我們用印刷包裝工藝,為每件產品安裝芯片,物聯網從制造業做起,讓物流業、商業和消費者共享一顆芯片。并且讓RFID傳感器、RFID打印機和個人讀寫器為物聯網應用鋪平道路。”
據了解,驕冠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印刷包裝業與IT技術相結合的研發型企業。它是中國最早進口多條美國、德國十色印刷線的企業,第一代電腦彩票的設計制做商,同時也是中國民航最早的“本地離港系統”設計商,航空登機牌、行李標簽占中國60%以上市場,出口香港、臺灣和東亞地區,研發RFID技術五年來取得涉及芯片、綁定、設備、產品等幾十個專利,在香港機場全球招標中,以世界獨家3D天線和制做工藝,成為香港機場合同供應商,99.99%的成品合格率,獲得用戶好評。
焦林說道,“本次高交會上將公開技術成果,拍賣藥、煙、酒、食品、血液等行業RFID包裝的專利使用權,并出售專用設備和生產工藝”。而且在此次的會議上,驕冠科技還將展示自己獨特的創意。據了解,他們將會在公共展區旋轉演示產品信息全程查詢的過程,這其中包括煙草、件箱的RFID包裝及芯片信息讀取和血袋、食品、藥品、種子的RFID包裝及芯片信息讀取。而在封閉展區將會為大家呈現RFID包裝線的演示,這其中包括制造業、物流業、商業領域的應用演示。此外還有參觀人員可以手持“模擬登機牌”通過自助門閘進入封閉展區,體會自助的方便和創意,而此時地面將會顯示動態廣告。
據悉,屆時驕冠科技還會邀請國家部委和市領導參觀指導。工信部RFID行業協會主任張琪、煙草局、民航局、農業部種子局、中國航協、物流協會及一些大型企業負責人表示應會參觀。此舉還得到了深圳市政府技術創新處的指導,屆時領導人員會到展位參觀。
“物聯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芯片、天線、綁定、印刷包裝、讀寫器、打印機、自動化控制等多項技術領域,需要[FS:PAGE]多個行業參與,高交會是一個最好的場所,明年高交會我們還會推出RFID技術的最新技術,為物聯網發展大幅度降低成本”,焦林最后對記者說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擁有業界最完整的專業物聯產品系列,覆蓋從傳感器、控制器到云計算的各種應用。產品服務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個人健康等各種領域。構建了“質量好、技術優、專業性強,成本低,滿足客戶需求”的綜合優勢,持續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物聯網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據了解,預計2015年全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物聯網是繼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
場館內熱熱鬧鬧,但場館外行業專家們卻對物聯網的發展抱冷靜態度。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日前在深圳表示,本次高交會上,盡管物聯網是不少高科技企業熱推的一個概念,但目前來看這些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要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目前國內有些觀點認為很快就要進入物聯網、云計算時代,是有些“頭腦發熱”。
葉甜春介紹,物聯網被視為是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業內普遍預期物聯網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幾年過去了,事實上中國還沒有進入一個理想化的物聯網時代。
葉甜春坦言,從醫療的信息化、食物安全追溯制度、更加智能化的社區等方面,中國都在嘗試推廣物聯網的應用,但物聯網發展仍然遭遇到很多問題,其中就包括自動感知技術、自動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很多核心技術還沒突破,成本也短期內難以降下來,“這就導致很難實現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我最近在一些場合為物聯網、云計算這些概念‘潑冷水’,因為物聯網和云計算都是時代發展的方向,但是不能太急,需要逐步積累和摸索。”
葉甜春還犀利的指出:“物聯網是大信息的融合,然而現在我們的信息都是孤島。內部數據都是一個一個系統自己采集,不同企業間、不同行業間,甚至政府部門之間信息都通不了。這主要是管理和商業模式問題。”
此外,葉甜春還呼吁國家盡快立法,以保障信息可以被安全的監督。“這么多信息不是誰都有權給的,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你們的小區那么多攝像頭,公安局攝像頭還放心,警察叔叔不會亂來,物業公司就成天看著你干什么,你怕不怕?這種信息的管理如果[FS:PAGE]沒有立法跟進的話,會極大阻礙未來我們物聯網的應用。”
摸清市場需求是關鍵
除了葉甜春指出的上述“瓶頸”外,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種對“智能家居”產業緣何歷經十幾年的發展,依然不溫不火的質疑也在市民中彌漫開來。
記者在現場詢問了許多參觀、體驗產品的市民,大多數人在滿懷新奇之后,對于是否會購買產品保持沉默,或者干脆搖頭,價格太貴、應用不便等成為他們投否決票的關鍵。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很多市民覺得物聯網產品離他們的生活還很遙遠。
“我覺得好像有點偏。”葉甜春認為,既然從市場檢驗來看大家好像不感興趣,就說明我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和設計是有偏差的。“用戶體驗很重要。”
同樣,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昆山分所的梅昱也表示:“對于物聯網來說,如何能跟行業很好的配合,生產出更適合的產品,被行業接納,能接地氣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物聯網的發展前景?葉甜春,梅昱等均表示比較看好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交通,以及醫療,養老等行業。
而對于呼聲很高的“智慧城市”計劃,葉甜春則認為可能需要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可能要10到20年 ”。
葉甜春分析說,在智慧城市里面能夠做的比較快的應是我們的社區管理,垃圾清運,以及跟社區結合起來的健康醫療、保健、安全等行業。比較難做的反而是城市化建設。
“我們已經留下很多包袱,要把現有東西連起來,會涉及各個部門的管理,會比較難做。如果做得好,我倒是覺得我們新的城市化建設,農村的城市化建設要做得好,有一個很好的設計,反而能夠做得比較快一點,這個也要國家相關規劃推動。”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