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馬物流設備:讓物流設備智能化
日前,浙江德馬科技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研發的動態倉儲系統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產品發布會。在“德馬物流”的工廠樣品展示間里,筆者看到一排排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貨物,“德馬”工作人員用叉車將貨物從貨架上迅速取走,貨架中后面的貨物緩慢地自動地滑向取貨端,按此取完貨物后,工作人員用叉車在取貨端又將貨物一個一個沿著輥面推入到貨架中,整個過程無需電力推動,依靠貨架上的三排阻尼輥確保貨物流動提高叉車作業效率。
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是‘德馬’公司最新研發成功的PushBack產品系列包括后推式倉儲系統,該系統適用于密集倉儲或冷凍冷藏倉儲中,自由下滑速度限制系統,不需要能源,裝有單向阻尼輥筒,使用安全,存放貨物時沒有阻力可以輕松存入,取貨時可以快速離開,單向阻尼器可以限制速度緩慢下滑,提高存取效率。”隨著叉車作業的流程,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這是輥筒后推式倉儲系統,該系統的主要優勢是單向阻尼輥使用于后推式滑道中,單條滑道的存貨數可高達6個托盤可節省更多的空間并且更安全,若叉車的推力足夠,還可以存放更多數量的托盤。”當筆者將手順著出入貨方向觸碰輥筒時,輥筒沒有阻力,當筆者逆勢推動輥筒時(按取貨方向或下滑的方向)時,明顯感受到了阻尼滾筒的阻力。工作人員解釋:“取貨時單向阻尼輥筒阻力作用于托盤,使托盤的下滑速度小于0.3米每秒,提升了叉車作業及相關作業人員的安全性。”“德馬”公司從十幾個人開始生產簡單的物流機械產品開始,不斷往高技術、跨學科的集成物流復合系統方向狂奔。目前,“德馬”已從生產幾臺簡單的物流設備,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物流自動化設備提供商,成為中國物流裝備行業首家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和制造工廠的企業。“如何更好地實現物流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是獲評第三屆“科技新浙商”榮譽的“德馬”公司董事長卓序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現代物流中心已經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一天幾十萬件貨物,靠人工無法滿足,而且容易出差錯,提出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必須與國內高校、國外企業合作,提高國內物流業的水平,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物流中心的發展,關鍵在于物流裝備的優化。 ”
2009年,“德馬[FS:PAGE]”已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所國際科技合作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機器人聯合研發”項目進展順利,為企業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這是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的基本條件,給設備裝上可以思維的腦袋,給所有的零件裝上芯片,它們知道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在整個加工過程中,零件會自動從一道工序走到另一道工序,一直到自動裝箱。采購方能全程看到整個過程,一旦所有的工序結束,采購方也會馬上知道,并且了解貨物在哪個位置。”在新產品發布會上卓序說,“物流行業發展由簡單無序到整齊規范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僅需要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更需要新的行業合作機制,有效地分工合作,強強聯合才能使企業在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
相關文章
兩部委發布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最新名單,智慧物流網逐漸鋪開
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計22個。按照地區劃分,東部地區8個、中部4個、西部地區9個、東北地區1個,涵蓋了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確認的陸港型、港口型...
骨干物流企業盡遣戰“疫”奇兵智慧物流建設再迎窗口期
驛站、智能柜、無人車、無人機……疫情期間,各大快遞企業以及電商平臺在末端配送上不斷探索嘗試,尤其是加快推廣和使用的無接觸配送以及智慧物流終端,成為保障高效物流的戰“疫”奇兵。以戰“疫”為契機,我國正加足馬力推動智慧物流建設...
菜鳥聯手杭州機場,開辟國際貨運新航線 打造國際航空智慧物流樞紐
2022年6月28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以下簡稱“杭州機場”)與菜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浙江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葛建娟,杭州機場公司黨委書記蔣福敏、總經理金勝昔,菜鳥國際出口物流事業部總經理劉歆楊、跨境包裹業務部總經理巫曼等參加簽...
疫情下線上消費推動快遞業升級 智慧物流呼之欲出
歷經一個多月的防控,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情況正逐步好轉,但對于每一個受到疫情影響的人來說,“無事不出門”的生活方式還沒有完全改變。除了上班族外,學生、中老年人等多數人仍需“宅”在家里。雖然“宅”在家里,但“網購”卻讓百姓生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