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人駕駛汽車成功挑戰高速公路
11月24日9時30分,一輛黑色越野車從京津高速公路臺湖收費站出發向天津駛去。85分鐘之后,它出現在天津東麗收費站,全程114公里。路上的其他司機完全沒有注意到,這是一輛無人駕駛智能汽車,駕駛座上的司機只是以防萬一,真正的“駕駛員”躲在后備廂里。
在今年的“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軍事交通學院改裝過的這輛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取得了總成績第一名的成績。11月24日,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第三方專家的見證下,它完成了首次智能駕駛試驗。
智能車創新團隊成員、軍事交通學院副教授袁一全程坐在駕駛座上。為確保安全,車上裝有應急控制裝置,緊急情況下可立即實施人工強制干預。但袁一全程沒有動過應急按鈕。
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工程系軍用車輛教研室主任徐友春教授也在車里監控。同行的還有一支保障觀摩車隊,車隊的乘客中僅院士就有好幾位。
徐友春說,測試要求智能車在高速公路的所有車道上完成行駛,包括匝道。主要測試科目是循線行駛、跟車行駛、自主換道、鄰道超車、自主超車、人工指令行駛6個部分,跟真人駕駛并無不同。
全程114公里,這輛車行駛了85分鐘,平均時速79.06公里,最高時速105公里。根據記錄,它完成了自主超車12次,被動超車21次,換道36次,油門操作1816次,剎車操作30次,轉向操作11812次。
徐友春說,只有在通過收費站時,需要人力完成取卡、繳費環節。
這些操作都是由藏在后備廂里的“駕駛員”完成的。它由計算機、傳感器、路由器組裝而成。軍事交通學院副教授劉洪泉告訴記者,通過衛星導航、攝像頭等設備,汽車可以像人一樣認路,識別停車線、信號燈等常見的標準交通標識。
24日,這輛無人駕駛智能車正式通過了高速公路測試。
事實上,此前它已經跑過一萬多公里,沒有出過任何事故,在城市和鄉村環境道路上都表現穩定。今年7月就上過高速公路。
這并非軍事交通學院研發的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該校是全軍唯一培養國防交通、軍事交通運輸、車輛裝備保障和軍用物資儲運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院校,正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下開展智能車研究。
見證這個試驗的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說,智能車技術的應用可大大提高車輛駕駛的安全性能,而且[FS:PAGE]可以輻射到無人駕駛裝甲車、無人船艇等軍事應用領域。
相關文章
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夢想,為何正在慢慢破滅?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關于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的定義已經成為定義自動駕駛車輛的全球行業參照標準,用以評定自動駕駛技術。其中,L5級是完全自動化,由無人駕駛系統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一些專家認為這將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另一...
給力!國內首臺無人駕駛鐵水運輸車在寧鄉下線
近日獲悉,由長沙凱瑞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瑞重工”)生產的國內首臺無軌高溫物流領域的無人駕駛鐵水運輸平臺車,日前正式在寧鄉經開區生產基地下線。凱瑞重工成立于2000年,在寧鄉經開區建設了占地100畝的冶金物流裝備工...
【前沿】這家公司成為首個獲美國加州全無人駕駛載人牌照的中國公司
AutoX成為首個獲加州全無人駕駛載人牌照的中國公司近日,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官方宣布,無人駕駛技術平臺公司AutoX獲得全球第二張加州無人駕駛測試可載人牌照,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該認證的公司。據蟻客筆記獲悉,此次AutoX...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加速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應用
就在不久之前,滴滴無人駕駛出租車在上海落地,這一事件標志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同時應用了中低速無人駕駛技術的四足機器人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蔚藍公司發布了一款采用了先進的軟硬件技術架構、機械設計、智能算法和運動控制算法等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