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扮靚山東美麗鄉村 歸國農民不再愁
“現在,咱中國的農村電網并不比發達國家的差,”從日本打工回國的山東省蒙陰縣常路鎮農民工王吉瑞自豪地向記者介紹,現在,村里不僅環境好了,處處都是筆直的線桿和漂亮的臺架式變壓器,一副“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在展開。
王吉瑞是蒙陰縣常路鎮人,兩年前到日本福岡打工,今年年初回到了家鄉。在談起村里的電力變化時,他回想起兩年前的情景,“沒走之前,天孬時,尤其是夏天一打雷就沒法用電了了。玩個游戲,玩著玩著沒電了,等來了電打開電腦還沒等出來畫面又斷了電,等再來電開電腦時開不了了。”王吉瑞談起了兩年前自己村里的用電情況時臉上顯露著無奈。
“現在多好,半年多了一次電也沒停過,就是這些天,暴雨連綿,用電一切都正常”,當小伙子談起現在的農網升級改造后的農村電網時就顯得很興奮,話也多了,一排一排嶄新的線桿子,看著就從心里舒服,這趟出去掙了點錢,就多買電器,反正再也不用擔心電了。
當記者問起日本農村電力時,他說咱中國的線桿有日本的兩個高,電線也比他們的粗,話語中帶著自豪。
今年,“我們常路供電所在農網升級改造的基礎上,又架設了鎮工業園小區、田家嶺鐵業加工小區電力專線,徹底和農村電網分離,這樣更加保證了農村用電不受小工業干擾,農村用電更加可靠”該鎮供電所副所長溫芝杰對記者說。
據了解,蒙陰縣供電公司加大了對電網的建設,超前規劃、服務基層、緊貼民意的農網升級改造工程,使農村電網改頭換面,也把扮靚了新農村建設。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