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數據”時代商機無限
不久前,在武漢閉幕的“中國光谷”光電子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隨著社交網絡的逐漸成熟、移動帶寬迅速提升,更多的傳感設備、移動終端接入網絡,產生的數據及其增長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全球“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如何利用這些“大數據”,從而開發出其中的價值,以及“大數據”將帶來哪些領域的繁榮,成為投資者、IT界人士以及政府公共管理部門普遍關心的問題。
智能手機數據蘊含海量商機
在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帶動下,中國移動互聯網也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鄔賀銓介紹說,過去短短的18個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增加了10倍,目前占到全球互聯網流量的10%。
今年7月,全球知名電子商務品牌阿里巴巴集團在管理層設置了“首席數據官”一職,管理“聚石塔”--一個大型的數據分享平臺,它通過共享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淘寶、天貓、支付寶等的數據資源來創造價值。
與此同時,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接入互聯網的移動終端產生海量的個人用戶與位置結合起來的數據,為各種各樣的服務、產品及全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智能手機的使用讓多媒體的產生隨時隨地,用戶的手機接入移動互聯網后,每天消費的數據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不久前發布的全球季度手機跟蹤數據預測,2012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中國市場份額占比達2 6.5%,美國占17.8%,中國將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據調查,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月均數據網絡流量已經接近100M,如此大的流量將為“大數據”的分析提供天然的數據。
作為一種移動終端,手機上網曾經被視為錢多了“燒包”的行為,如今利用智能手機進行通訊、社交、購物等行為已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而事實證明,對智能手機產生的“大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將大有可為。
通過數千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人們已經可以充分利用用戶的位置信息來預測交通擁堵狀況、給常去光顧的餐廳評級以及與好友分享經驗和圖片。總部位于亞特蘭大的AirSage Inc.公司就通過追蹤數百萬手機用戶的移動數據來為全美127個城市提供實時交通信息報告服務。
以目前流行的微博為例,在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近期發布的《2012中國微博藍皮書》中顯示,微博用戶開始大規模向移動端遷移,通過智[FS:PAGE]能手機訪問微博的用戶達到了89.35%,而微博作為社交工具正慢慢釋放出它的價值。Tw itter則通過對用戶產生的“大數據”分析,正式推出廣告自助服務,以許可式、自助式進行廣告獲利。中國的幾大微博運營商也越來越重視智能手機用戶的體驗,積極著手挖掘潛在的數據價值。
“大數據”分析助益醫療水平
“我們醫院這些年一直忙于添置存儲設備。”武漢協和醫院副院長姚尚榮告訴記者:“大型醫院每年的數據增量在數十TB,并且幾乎每年都在成倍增長。”
醫療衛生信息的數據量正在急劇增長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除了開始利用“大數據”的互聯網公司,醫療行業是讓“大數據”分析最先發揚光大的傳統行業之一。
醫療行業早就遇到了海量數據和PACS影像、B超、病理分析等業務所產生的非結構化數據的挑戰,而近年來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醫療信息化發展,這使得很多醫療機構投入大量資金來做“大數據”分析。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研究,排除體制障礙,“大數據”存儲和分析可以幫助美國的醫療服務業一年創造3000億美元的附加價值。
鄔賀銓介紹,微軟的“健康儲存庫”和“谷歌健康”就為廣大病患者提供了個人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在線服務。用戶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健康數據,也可以授權醫護人員上網查看。尤其在急救過程中,迅速獲取個人醫療數據,對于及時護理和救治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而這些只是“大數據”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的冰山一角。在美國有1.5億糖尿病、充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他們的醫療費用占到了醫療衛生系統醫療成本的80%。通過對遠程監控系統產生數據的分析,醫院可以減少病人住院時間,減少急診量,實現提高家庭護理比例和門診醫生預約量的目標。武漢協和醫院目前也已經與市區八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遠程遙控聯系,并在將來提供“從醫院到家”的服務。
姚尚榮介紹,在醫藥公司的新藥研發階段,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確定最有效率的投入產出比,從而配備最佳資源組合。除了研發成本,醫藥公司還可以更快地得到回報。原來一般新藥從研發到推向市場的時間大約為13年,使用數據分析預測則能幫助醫藥企業提早三到五年將新藥推向市場。
公共衛生部門則可以通過覆蓋全國的患者電子病歷數據庫,快速檢測傳染病,進行全面的疫情監測,并通過集成疾病監測和響應程序,快速進行響應,這[FS:PAGE]些都將減少醫療索賠支出、降低傳染病感染率。通過提供準確和及時的公眾健康咨詢,將會大幅提高公眾健康風險意識,同時也將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
“大數據”帶動光網絡大發展
被稱為“中國光纖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指出,“大數據”加速了對網絡寬帶化的需求,流量的飛速增加意味著需要大量光纖傳輸系統。他認為,中國有著良好的光網絡基礎,“大數據”一方面意味著寬帶網絡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卻能助推光網絡的大發展。
在美國,政府已經向國會申請250億美元建設高速互聯網和無線寬帶網絡,目標是到2020年,在一億個家庭普及100M寬帶。歐盟則要在未來10年實施大規模的公共寬帶服務計劃,2020年前保證歐洲境內一半以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30M的高速率寬帶服務。
鄔賀銓指出,在全球迎接“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全面加大光網絡技術創新力度,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也已經成為中國光電領域發展的當務之急。
據業內人士介紹,上世紀90年代,電話線m odem上網實現了最早的互聯網接入,在此基礎上發展出ISDN,并形成中國最初的寬帶產業鏈。90年代末,DSL問世,大多開通寬帶的用戶選擇了512K、1M、2M的速率,而這樣的帶寬越來越難適應數據流量的飛速增加,發展光網絡成為必然的選擇。
從2009年開始,通信運營商開始啟動“光進銅退”戰略,光纖直接入戶,到2011年底,中國光纖到戶覆蓋用戶已到4500萬戶。今年5月份,國務院又出臺相關政策,提出實施“寬帶中國”戰略。
業內認為,普及光纖網絡所帶來的好處遠不止網速的提升和IT企業收入的增長,還將會拉動光纖制造、網絡設備、計算機和家電等相關制造業,形成很強的產業鏈延伸和帶動效應。
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官員預計,未來三年內,中國光纖寬帶投資將超過1500億元。僅今年,基礎電信業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00億元,加上帶動互聯網企業投資,總投入將超過5000億元。
面對美好的前景,趙梓森希望光纖通信行業的運營商、系統制造商以及器件制造商能夠攜手合作,迎接“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記者熊金超陳俊
相關鏈接
我國將成全球“大數據”市場之冠
近日,記者從浪潮集團云海大數據一體機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全球“大數據”產業的重要組成[FS:PAGE],未來中國“大數據”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兩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大數據”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司副司長陳英表示,“大數據”是一個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性產業。“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對隱藏于海量數據中的信息和知識的挖掘和利用,為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決策依據,提高各個領域的運行效率,提升整個社會經濟的集約化程度,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大數據”產業已經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競爭的前沿領域,以美、日、歐為代表的全球發達國家已經展開了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新一輪信息戰略。IT產業競爭從此前的企業間競爭轉變為技術系統、產業體系的競爭,下一步包括浪潮在內的我國IT企業應該加快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增強技術生態系統的競爭力,進一步推進行業化應用。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