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時代來臨 “福州特色”成樣板案例

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益民為“數字福建 中國福州智慧城市高峰論壇”總結致辭

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現場演示“市民融合服務平臺”

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神州數碼CEO林楊答記者問
昨日,全國首個“市民融合服務平臺”在福州正式發布,該平臺聚合了針對市民提供的全社會服務資源,包括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商業便民服務以及網絡信息服務。這也是神州數碼切入智慧城市項目以來,與政府合作的最全面的案例。
打造“市民融合服務平臺”
伴隨著現代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社會公共服務和商業便民服務體系已不能滿足大眾綜合性、特色性、便捷性和參與性的需求。因此,政府和市民都迫切需要一個能夠聚合與市民工作、學習、生活、休閑和商務息息相關的全社會服務資源的平臺,使人人皆可通過各種近在身邊的渠道,隨時、隨地、隨需地輕松獲取各類社會服務。對此,神州數碼給出的解決之道是市民融合服務平臺。而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楊給出的建議是:“每一個城市的建設都是不同的,神州數碼可以給出不同的定制化解決方案,但總體的思路是‘總體規劃、分布實施、政府掌舵、企業劃槳’”。
據悉,福州市民融合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市民為核心,將市民的城市生活需求整合為四類服務:我的生活、我的政府、我的支付、我的聲音。其中,“我的政府” 整理、梳理了福州市政府目前已擁有的九大類服務,包含政務資訊、辦事導航、政民互動。此外,支付是該應用平臺的一個重要內容,市民可通過“我的支付”進行電費、水費,信用卡等支付。“我的聲音”中則包括了調查天地、咨詢投訴。
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表示,只要會說話,就能夠享受城市服務。在操作層面上,平臺市民端以市民為中心整合了政府各個部門的城市管理服務和城市商業服務。市民可以通過互聯網、智能終端、語音電話、有線電視、市區服務站等多種渠道,隨時獲得城市服務,這些不同的城市服務獲取通道、既滿足了善于使用互聯網的市民,也滿足了不會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覆蓋了最大范圍的人群。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服務平臺的另一端,政府將獲取海量真實的城市運行數據,充分了解[FS:PAGE]市民的需求,從而做到快速反應,科學決策。
“福州特色”助力“智慧福州”
本次發布的市民融合服務平臺還具有鮮明的“福州特色”。首先,它面向服務對象實施實名制,基于實名制,服務體系能實現“可信、可控”;其次,它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服務和信息模型與標準,將隨著市民需求的不斷變化而調整,根據城市的不斷發展而演進;再次,它是彈性、漸進發展的系統支撐平臺,該平臺采取了漸進演化的方式,使用多種最新IT技術與理念,使得整個系統具備“可成長性”。
福州市民融合服務平臺是福州市創新社會管理的一次重要實踐。近年來,福州市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在健全完善全市信息化項目管理的基礎上,著重構建“中國福州”門戶網站群、市直黨政部門辦公自動化系統(OA系統)、便民呼叫中心12345系統、網上審批及效能監察系統等四位一體的行政權力陽光運行平臺、空間地理基礎數據庫、社會保障卡(市民卡)等一批電子政務平臺,促進電子政務從重建設、輕應用向注重深化應用轉變,從信息網絡分散建設、獨立運行向資源整合利用、互聯互通轉變,從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電子政務逐漸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走在了全省前列。
福州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省會城市,作為開放之州,在全面建設智慧城市領域發揮優勢先行先試。 “市民融合服務平臺”在福州的首發,將全方位帶動福州智慧城市建設,共同推動“智慧福州”的建設進程。
“智慧城市”時代的來臨
以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設,是當前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IT熱點,國內諸多的城市都已經提出或者正在制定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目前,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從模糊理論形成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以民生幸福、經濟發展和服務提升為出發點的智慧城市,已成為中國城市管理者的普遍創新實踐。
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師單志廣透露,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國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總數量已經達到了154個,計劃投資規模超過1.1萬億元。而在“十二五”規劃或政府報告中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地級以上城市共有41個,其中副省級城市10個,直轄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FS:PAGE]了智慧城市建設。
11月22日,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據業界估算,“十二五”期間用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可能高達5000億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帶來2萬億元的產業機會。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