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初步建成數字化教學資源庫 基本實現班班通
2012年至2015年,昆明市教育信息化將實施5大類35項重點工程,所有項目已編制完成并上報市發改委作為爭取國家橋頭堡建設重點項目庫備案。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昆明將實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和“一網、一庫、一平臺、一中心”的建設任務。計劃在昆明市范圍內建成昆明市教育專網,改造完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的信息化網絡基礎。同時,高標準完成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昆明市中小學實現生機比分別達到小學15:1、初中10:1、高中5:1;昆明市小學和初中學校中,50%以上的班級要擁有多媒體設備;高、初中和小學100%要實現“班班通”。
屆時,還將建成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庫,資源庫容量達到20T,資源總數超過50萬條。基本實現資源開放共享,并與社會資源交互使用。與此同時,完成包括云計算和云存儲的昆明教育云的構建,基于統一平臺,承載包括學校綜合管理、校園一卡通、學生在線學習平臺、高中新課改平臺、教師培訓平臺的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到2015年,將進一步完善昆明教育云計算中心建設,達到“西部一流、國內領先”的目標。此外,還將組建昆明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以及遠程教育集團,建成的昆明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將是昆明市教育城域網的中心樞紐和數據中心。
目前,昆明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得到極大推動和發展,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初見成效,初步建成了能夠體現昆明特色和水平的市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經過努力,昆明昆明市生機比基本縮小至12:1,師機比平均小于5:1的水平,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多媒體設備“班班通”。
會上,各縣區分別就此作了交流匯報,其中,五華區建議,“教學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各個管理系統的構建不可能縣區各行其是,建議昆明市盡快出臺此方面的規范要求,并建立教育信息化實名認證的安全運行保障機制。。”盤龍區則表示,目前部分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意識還不夠強,尤其是年齡大的教師,習慣于“一支粉筆一堂課”的模式,觀念轉變較慢,中小學校計算機教師專業技術人員水平不高,還需增加培訓。
相關新聞
[FS:PAGE]10所學校將試點“電子書包”
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電子書包”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今后,許多學生不再需要背著重達數公斤的書包,隨手拎一個“電子書包”即可輕松上課。今年4月召開的昆明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就透露,計劃在昆明主城區中小學校及條件成熟縣區學校逐步試點“電子書包”項目,為學生沉重的書包進行減負。
使用了“電子書包”是否取代紙質課本?是否會導致傳統文化迷失?是否會影響學生學習,促成網癮?
6日的交流推進會后,記者就此采訪了市教育局副局長馮皓,他表示,“電子書包”并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書包,摒棄紙質教學的模式。“一些家長和同學對‘電子書包’存在誤解。”馮皓說,“電子書包”并不是狹義的筆記本或者ipad,使用“電子書包”并不單純意味著孩子帶著筆記本電腦就去上學。“電子書包”其實是一種學習載體,它可以是學校里的臺式機、可以是筆記本電腦也可以是ipad,只要能用于網絡資源共享,讓優質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的載體都有可能是“電子書包”。
“推行‘電子書包’的初衷是希望激發同學們互動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電子書包”的推出不會替代紙質教學資源,而是紙質教學資源的補充。”他表示,之所以在部分學校試點,就是希望摸索出“電子書包”和紙質教學資源的最佳結合模式。
此外,馮皓認為,目前已經進入電子時代,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文化的流失,很多經典文化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得到承襲,比如電子書寫板就能糾正學生的書寫筆畫順序。同學們通過電子設備也能欣賞經典詩詞、歌賦和音樂作品。
馮皓介紹,昆明即將在有條件的10所學校選擇有條件的班級試點推行“電子書包”,為了消除家長擔心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上癮的顧慮,會考慮使用有網絡瀏覽限制功能的設備,僅供學生學習使用。
據了解,試點的“電子書包”以學校投入為主,隨著推行,將逐步做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