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物聯網技術發展現狀分析報告
先來看一組數據:2009年日本軟件業全行業從業人員人數為5863萬人,其中從事與嵌入式軟件相關的人員總數為475萬人,占全行業的8.1%,而2004年到2009年日本投入的嵌入式軟件開發費總額約為4兆2100億日元。這樣一組龐大而夸張的數字是日本對嵌入式技術高度重視的真實寫照,也因此成就了日本物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到下一個十年,中國是否能夠像日本一樣對物聯網技術的投入研發下重金,是否能有一批高、精、尖水準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形成從研發到生產到終端的完美物聯網產業鏈?
日本-國家戰略推動物聯網發展因特網的普及和通信服務的多樣化,不僅改變了日本的產業結構,創造了新的需求,增加了社會效益,也為日本經濟的持續性增長添加了動力。在信息行業日益成為日本支柱性產業的同時,物聯網的孕育和發展則是在信息產業中衍生出的第二次生命。
在日本, 嵌入式產品開發已應用在醫療、工業、建筑、通信、個人信息、教育、電腦、家電等多個方面,其中家電器械所占比例為6.3%,是相對占比較低的嵌入式應用產業;電腦周邊器械占比20.5%,僅次于工業器械行業。相對于大名鼎鼎的Windows操作系統,采用嵌入式系統的電腦擁有更為廣泛的應用空間。
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電腦的出貨量大概有100億臺左右,其中嵌入式電腦占據95%的份額,以坂村健為首的TRON項目所延伸的系統結構在日本占60%,在全世界占30%。可以說,TRON已經成為全世界使用最多的嵌入式電腦系統結構。有業內人士打趣稱,如果坂村健向每位使用其開發的TRON嵌入式系統用戶征收哪怕8美分的費用,坂村健便可瞬間升級為全球首富,將比爾?蓋茨遠遠拋在后面。就在2003年年底,微軟也加入到坂村健領導的TRON陣營,并表示將為“智慧的物聯網社會”共同努力。
相對嵌入式技術、RFID傳感技術而言,物聯網在概念意義上更加寬泛,也是一個涂抹了中國化色彩的外來詞匯。日本人更愿意將其稱為泛在網,以描述未來世界網絡、電腦無所不在的終極形態。日本管理泛在網發展的機構主要有3個,分別是掌管技術的總務省(相當于我國的工信部)、掌管頻率和網絡資源的文部省以及負責產業化的經濟產業省(相當于我國的商務部)。在泛在網發展初期,由于三個部門多頭管理,泛在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得不到文部省批的頻率資源,只能停留在試驗階段。
直到2004年,日本總務省提出U-JAPAN戰略,為泛在網的普及制訂了詳細的發展戰略和規劃,才將日本的泛在網整體布局引上正軌,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泛在”戰略的國家,2004年日本政府在兩期E-Japan戰略目標均提前完成的基礎上,提出了“U-Japan”戰略,其戰略目標是實現無論何時、何地、何物、何人都可受益于ICT的社會。物聯網包含在泛在網的概念之中,并服務于U-Japan及后續的信息化戰略。通過這些戰略,日本開始推廣物聯網在電網、遠程監測、智能家居、汽車聯網和災難應對等方面的應用。
面對2010年,日本總務省制訂了4項具體任務和進度表,對我國的物聯網普及工作極具借鑒意義。第一,建立有線和無線無縫連接的網絡環境,實現所有特別區、直管市和縣政府所在地的無縫連接。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在實現三四級縣市的網絡無縫連接方面還需要投入相當多的資金和精力。第二,在全國范圍內整合寬帶設施,推進地區信息化、數字廣播和競爭政策,消除城市和偏遠地區的數字差距。這也是我國未來信息化建設努力的方向。第三,建立實物間的網絡連接。這也是實現物聯網傳感、傳輸網絡連接的基本目標,但在我國還僅僅是一個起步階段。第四是加強網絡協作的基礎建設。包括開發泛在網絡平臺、確保不同業界網絡間的相互通用、強化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實現2010年日本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