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創新實現變電站節能節材
規模:本期建成8萬千伏安主變兩臺,110千伏出線3回,20千伏出線20回
建設投產時間:2011年2月開工,2011年11月28日投產
獲獎關鍵詞:數字化 智能輔助控制系統 三層一網
新生110千伏變電站是國家電網公司第二批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也是浙江首座110千伏智能變電站。該站積極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創新設計方法與理念,構建了一座現代化、可視化、信息化智能變電站。
創新設計方法與理念
新生變電站在設計方法和理念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實現了數字化、三維、多專業協同設計作業,豐富了“節能、環保、集成、整合”的設計理念。
該站提出了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設計的可視化方法,設計人員通過智能變二次設計的可視化手段,實現了變電站二次系統集成設計,清晰展示了二次系統的配置和結構。該站還在變電站光/電纜敷設設計中采用了3D-CAD三維模擬敷設技術。借助三維變電設計平臺,設計人員在搭建標準化模型后,系統自動錄入光/電纜敷設清單,生成優化后的三維敷設圖紙和詳細電纜清冊,施工人員可以清晰地看到變電站光/電纜敷設的最優路徑和精確長度。
站內構建了并網不上送型變電站光伏發電系統,其供電能力約占所用電源的40%,成為變電站所用電的有益補充。提出針對110千伏電壓等級智能變電站的合并單元與智能終端、保護與測控、故障錄波與網絡分析集成裝置設計方案,間隔內裝置數量減少50%,二次屏柜數量減少20%。其中,“110(66)千伏智能終端、合并單元一體化裝置的應用”新技術已被納入公司基建新技術推廣應用實施目錄。
打造全景全息的信息平臺
新生變電站不斷深化智能輔助控制系統。該系統組建站內傳感網絡,全站安裝了近十類總計400余個傳感器,通過與各應用系統信息交互,實現對站內設備的全面感知與智能控制,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變電站的應用。“基于RFID標簽的變電站電/光纜標識管理系統”和“變電站智能安全工器具柜的改良系統”兩項技術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該站建立變電站內建筑、電氣化設備、室內環境設施等虛擬三維模型,通過對站內各種監測數據的三維展現方式,實現變電站的全景全息展示。在此基礎上,搭建具有智能建筑、運行輔助、檢修輔助、資產管理等功能的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與監控系統的數據交互與共享,為變電運行、檢修人員提供重要輔助支撐。該系統還將進一步與國家電網公司SG-ERP、調控一體化等系統對接,并不斷深化應用,最終實現電網潮流、信息流、業務[FS:PAGE]流完全融合。“智能變電站輔助控制系統”已被納入公司基建新技術推廣應用實施目錄。
優化網絡結構和保護方式
全站采用“三層一網”網絡架構,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網絡合一。設備狀態可視化、智能告警與分析決策等高級應用均基于統一的數據通信平臺,而一層網絡結構則進一步完成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實現全景數據多維優化交互。交換機利用VALN、優先級等技術手段合理劃分網絡數據流量,交換機數量同比減少三分之一。在運維安全、高效的前提下,智能設備“接口在減少,流量在提升”。
該站開創性地應用了層次化保護的先進技術,形成就地保護、站域保護、廣域保護三層結構,實現設備保護功能、系統保護功能、電網穩定控制功能的層次化協同控制。站內配置了浙江省首套站域保護裝置,采用不停電處理間隔保護裝置缺陷、一次設備故障定位、站域備自投策略和廣域保護數據接口等技術,經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的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基于繼電保護狀態信息的智能識別技術,屬國內首創,國際領先。
相關文章
專訪安心加云聯周鵬:推動地產智能化發展,驅動行業升級革新
2021年9月29日,由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OFweek物聯網承辦「OFweek2021(第六屆)物聯網產業大會”暨“維科杯·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大會上,安心加云聯營銷總監周...
智能化物流提質增效強化“肌肉”,李寧華東智慧物流中心啟用
近年來,李寧公司一直積極推動創新技術的應用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通過對自身物流系統的全方位智能升級,運用智能技術打造智慧零售型的物流管理平臺,完善集團整體物流倉網布局。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制造業駛入創新“高速路”
近年來,江西省豐城市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引導企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助力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圖為豐城市某公司車間內的機器手臂在自動作業。周亮攝(人民圖片)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