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湖南”建設開啟“智慧”新生活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三網融合、智能醫療、數字家庭、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工程日漸走近普通百姓,湖南大地開啟以數字化為特征的“智慧”生活新時代。
“辦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鍵通’、學習工作‘一網通’、在線服務‘一點通’”、“到十二五末,信息產業成為先導性支柱產業,數字湖南基本建成”。這是全年12月23日頒布的《數字湖南建設綱要》描繪出的生活圖景。為推進數字湖南建設,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發展先機,推出一系列重要舉措。
“十一五”期間,湖南信息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3.8%,“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關鍵設備等一批標志性信息技術科研成果顯著;省、市、縣統一政務服務平臺形成;長株潭3市電話區號升位并網,并成為國家首批“3網融合”試點地區。這些都為加快全省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為助推數字湖南建設,國家在湖南布點超算中心;3G網絡向全省覆蓋,4M以上寬帶進入所有城區,100%的鄉鎮和89%的行政村通寬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三網融合”試點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政策措施、資金、技術、人才、項目密集落點湖南;寬帶湖南與無線城市建設、重點領域基礎設施智能化、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等重大工程相繼開工,數字湖南的畫卷徐徐展開。
在長沙經開區的廣汽菲亞特工廠焊裝車間內,232臺高集成焊裝機器人活動自如。一臺機器人92秒內即可完成一輛車身的焊接;投產初期該車間自動化率即達到65%。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屆“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成果展”上,三一重工推出的智慧礦山操作平臺引來眾人圍觀:井下瓦斯濃度、人員位置、掘進尺度等196類數據,均通過無線信號實時傳輸到操作平臺;參觀者還可體驗虛擬井下環境行走的感覺。
近5年來,全省共有300多家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有力推動了生產制造過程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助推產業價值鏈高端化。尤其是一批工業設計、控制軟件、嵌入式軟件等工業應用軟件,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冶金、石油化工等領域,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全省工業“智慧”水平。
目前湖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綜合指數”已達0.512,開始邁入深度融合階段。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藍思科技、富士康、臺達電子等知名企業在湖南落地生根、快速成長,推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大跨越,成為全省工業領域第八個千億產業。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基地和手機[FS:PAGE]支付平臺落戶湖南,覆蓋上海、南京、長沙等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并在全國形成先發優勢。中國聯通數字閱讀基地正式落戶湖南。其他軟件開發、終端及機具制造、應用服務提供等相關產業競相聚集湖南。
數字湖南建設加速了社會信息資源的整合,數字化生活方式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長株潭以及全省其他主要城市,不論是購物、吃飯,還是乘坐公交出行,或是繳納水、電、氣費用,甚至去醫院看病掛號,人們都可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動動手指即輕松搞定。用手機刷卡消費、查看即時交通、翻閱電子書庫等日漸成為人們生活習慣。
在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指揮中心,技術人員通過監控電腦,進入“平安城市”系統,打開路面監控設備,路面方圓50米左右一覽無余。技術人員點擊鼠標調整焦距,路邊停靠車輛的車牌號清晰可辨。據介紹,過去民警辦案時,常常因為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而無法及時取證。有了這套監控設備后,通過視頻監控,可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也可查看以往監控錄像,為市民構筑了一道堅實的“平安防線”。
長沙、株洲、湘潭、張家界相繼開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各地在智能環保、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領域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不僅在城市,“數字湖南”的觸角也在加速伸向廣闊的農村。依靠政府搭建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農信通”、“供銷通”等手機服務平臺,農民可發布農資、農產品、日用品等供求信息及求職信息,通過手機實現在線交易。
信息改變世界,數字創造未來。數字湖南建設,正成為湖南經濟增長的“支撐點”、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統籌城鄉發展的“助推劑”。
“辦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鍵通’、學習工作‘一網通’、在線服務‘一點通’”、“到十二五末,信息產業成為先導性支柱產業,數字湖南基本建成”。這是全年12月23日頒布的《數字湖南建設綱要》描繪出的生活圖景。為推進數字湖南建設,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發展先機,推出一系列重要舉措。
“十一五”期間,湖南信息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3.8%,“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關鍵設備等一批標志性信息技術科研成果顯著;省、市、縣統一政務服務平臺形成;長株潭3市電話區號升位并網,并成為國家首批“3網融合”試點地區。這些都為加快全省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為助推數字湖南建設,國家在湖南布點超算中心;3G網絡向全省覆蓋,4M以上寬帶進入所有城區,100%的鄉鎮和89%的行政村通寬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三網融合”試點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政策措施、資金、技術、人才、項目密集落點湖南;寬帶湖南與無線城市建設、重點領域基礎設施智能化、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等重大工程相繼開工,數字湖南的畫卷徐徐展開。
在長沙經開區的廣汽菲亞特工廠焊裝車間內,232臺高集成焊裝機器人活動自如。一臺機器人92秒內即可完成一輛車身的焊接;投產初期該車間自動化率即達到65%。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屆“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成果展”上,三一重工推出的智慧礦山操作平臺引來眾人圍觀:井下瓦斯濃度、人員位置、掘進尺度等196類數據,均通過無線信號實時傳輸到操作平臺;參觀者還可體驗虛擬井下環境行走的感覺。
近5年來,全省共有300多家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有力推動了生產制造過程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助推產業價值鏈高端化。尤其是一批工業設計、控制軟件、嵌入式軟件等工業應用軟件,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冶金、石油化工等領域,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全省工業“智慧”水平。
目前湖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綜合指數”已達0.512,開始邁入深度融合階段。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藍思科技、富士康、臺達電子等知名企業在湖南落地生根、快速成長,推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大跨越,成為全省工業領域第八個千億產業。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基地和手機[FS:PAGE]支付平臺落戶湖南,覆蓋上海、南京、長沙等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并在全國形成先發優勢。中國聯通數字閱讀基地正式落戶湖南。其他軟件開發、終端及機具制造、應用服務提供等相關產業競相聚集湖南。
數字湖南建設加速了社會信息資源的整合,數字化生活方式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長株潭以及全省其他主要城市,不論是購物、吃飯,還是乘坐公交出行,或是繳納水、電、氣費用,甚至去醫院看病掛號,人們都可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動動手指即輕松搞定。用手機刷卡消費、查看即時交通、翻閱電子書庫等日漸成為人們生活習慣。
在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指揮中心,技術人員通過監控電腦,進入“平安城市”系統,打開路面監控設備,路面方圓50米左右一覽無余。技術人員點擊鼠標調整焦距,路邊停靠車輛的車牌號清晰可辨。據介紹,過去民警辦案時,常常因為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而無法及時取證。有了這套監控設備后,通過視頻監控,可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也可查看以往監控錄像,為市民構筑了一道堅實的“平安防線”。
長沙、株洲、湘潭、張家界相繼開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各地在智能環保、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領域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不僅在城市,“數字湖南”的觸角也在加速伸向廣闊的農村。依靠政府搭建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農信通”、“供銷通”等手機服務平臺,農民可發布農資、農產品、日用品等供求信息及求職信息,通過手機實現在線交易。
信息改變世界,數字創造未來。數字湖南建設,正成為湖南經濟增長的“支撐點”、發展方式的“轉換器”和統籌城鄉發展的“助推劑”。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