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食品安全信息化菜可追溯肉可監控
[ 導讀 ] 區域商業的活躍是一座城市繁榮的象征。五年間,大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17.3%的速度遞增。在暢通農副產品流通環節的同時,大連市“菜籃子”工程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肉菜流通追溯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構建起從產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線。
區域商業的活躍是一座城市繁榮的象征。五年間,大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以17.3%的速度遞增。在暢通農副產品流通環節的同時,大連市“菜籃子”工程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通過建立肉菜流通追溯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構建起從產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線。
今年進駐CBD打造“便民午餐網點”
食品安全是當今社會最引人注目的熱點民生問題。 2010年大連市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10個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城市。從去年開始,本市按照“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全程可監管”的標準,加快建設以追溯管理平臺為中心、批發零售市場為終端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市服務業委副主任尼松發介紹,已完成50個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的子系統安裝任務。
同時,大連已建起了全市畜禽屠宰企業遠程監控系統,在全市20個重點定點屠宰企業安裝現場監控設備,對生豬進廠查驗、檢疫檢驗、無害化處理、肉品出廠等環節實行遠程監控;建設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檢測系統,及時準確反映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狀況,提高市場運行監測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
近年來,大連實施城市社區“菜籃子便利工程”、“早餐工程”,通過建設改造社區菜店、改造標準化城鄉農貿市場、建設果菜配送中心、開辦周末菜市場,逐步探索“菜籃子”便利工程建設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的新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個性和便利化綜合消費。
同時,大連加快社區便民店、早餐點的建設,推進“早餐工程”向區市縣發展,逐步實現城鄉全覆蓋,并于今年首次提出便民午餐網點建設,著力解決本市CBD商務區商務人士午餐就餐難問題。累計在全市發展了350個“早餐工程”網點和13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較好地解決居民吃早餐難的問題;創建了30家市級農家休閑餐飲示范點和11個農家休閑餐飲成片發展區,促進了本市餐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
大連“萬級”商場已達150余個
五年來,大連啟動建設20個中心鎮商業,引進了大型超市等現代業態。對30個農村超市進行現代化改造,增強鎮級商業中心的輻射、服務功能,釋放農村市場消費潛能;積極推進了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對50余家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了標準化改造。
引進麥德龍、宜家等世界五百強商業企業和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羅森便利店等新型商業業態,加快全市商業業態多樣化發展;建設了以時代廣場、新世界名店坊為代表的國際化高端商業項目,推進恒隆廣場、奧特萊斯等10個大型商貿項目建設,提高商業現代化水平;高標準推動了[FS:PAGE]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都市漁港等10個大型骨干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壯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輻射功能;對市內四區的七七街、延安路、錦華日本文化街、漁人碼頭、俄羅斯風情街等特色商業街進行了改擴建,全市商業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達到150多個。
截至目前,僅中山、西崗、沙河口3個區就擁有商務樓宇200余座,入駐企業達10000余家;培育出單座年稅收超億元的樓宇6座。中山區樓宇經濟聚集了全區80%的企業,貢獻稅收占全區稅收70%以上;西崗區現有商務樓宇58座,其中45座的入駐率達到了80%以上,2011年貢獻區級財政實現2.3億元之多。
5家周末菜市場打造“農產品大集”
2008年以來,大連每年組織各種形式的商農對接活動10次以上,舉辦“現代超市趕大集”、“鄉村大集遷進城”等城鄉商品互惠流通的活動;在市內四區開設5家周末菜市場,進一步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開通了“大連-朝陽蔬菜直通車”,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了產銷對接。扎實做好家電下鄉推廣工作,健全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適時擴大銷售品種,保證及時兌付補貼,確保家電下鄉政策惠及全市農民。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累計銷售家電167.5萬臺,拉動銷售51.6億元。汽車以舊換新和老舊汽車補貼12000多臺,補貼1.5億元。
近年來大連年均開展各類促銷活動數百場,極大活躍了市場氛圍,拉動了假日經濟增長;借助大連會展資源優勢,組織舉辦了櫻桃節、紅酒節、美食節、茶博會等一批專業性展會,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自2011年主辦了兩屆大連國際食品博覽會,現場交易額近5億元;2012年舉辦香港時尚購物展,共吸引超過29.5萬人次進場參觀,吸引近200家大連的百貨店、超市、連鎖店和貿易公司派代表參與;組織了全省72家大型商貿企業參加2012遼寧(大連)臺灣名品博覽會大型采購對接洽談會,20家商貿企業參會,共促成近1.65億美元商機。
今年進駐CBD打造“便民午餐網點”
食品安全是當今社會最引人注目的熱點民生問題。 2010年大連市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10個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城市。從去年開始,本市按照“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全程可監管”的標準,加快建設以追溯管理平臺為中心、批發零售市場為終端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市服務業委副主任尼松發介紹,已完成50個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的子系統安裝任務。
同時,大連已建起了全市畜禽屠宰企業遠程監控系統,在全市20個重點定點屠宰企業安裝現場監控設備,對生豬進廠查驗、檢疫檢驗、無害化處理、肉品出廠等環節實行遠程監控;建設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檢測系統,及時準確反映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狀況,提高市場運行監測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
近年來,大連實施城市社區“菜籃子便利工程”、“早餐工程”,通過建設改造社區菜店、改造標準化城鄉農貿市場、建設果菜配送中心、開辦周末菜市場,逐步探索“菜籃子”便利工程建設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的新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個性和便利化綜合消費。
同時,大連加快社區便民店、早餐點的建設,推進“早餐工程”向區市縣發展,逐步實現城鄉全覆蓋,并于今年首次提出便民午餐網點建設,著力解決本市CBD商務區商務人士午餐就餐難問題。累計在全市發展了350個“早餐工程”網點和13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較好地解決居民吃早餐難的問題;創建了30家市級農家休閑餐飲示范點和11個農家休閑餐飲成片發展區,促進了本市餐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
大連“萬級”商場已達150余個
五年來,大連啟動建設20個中心鎮商業,引進了大型超市等現代業態。對30個農村超市進行現代化改造,增強鎮級商業中心的輻射、服務功能,釋放農村市場消費潛能;積極推進了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對50余家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了標準化改造。
引進麥德龍、宜家等世界五百強商業企業和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羅森便利店等新型商業業態,加快全市商業業態多樣化發展;建設了以時代廣場、新世界名店坊為代表的國際化高端商業項目,推進恒隆廣場、奧特萊斯等10個大型商貿項目建設,提高商業現代化水平;高標準推動了[FS:PAGE]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都市漁港等10個大型骨干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壯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輻射功能;對市內四區的七七街、延安路、錦華日本文化街、漁人碼頭、俄羅斯風情街等特色商業街進行了改擴建,全市商業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達到150多個。
截至目前,僅中山、西崗、沙河口3個區就擁有商務樓宇200余座,入駐企業達10000余家;培育出單座年稅收超億元的樓宇6座。中山區樓宇經濟聚集了全區80%的企業,貢獻稅收占全區稅收70%以上;西崗區現有商務樓宇58座,其中45座的入駐率達到了80%以上,2011年貢獻區級財政實現2.3億元之多。
5家周末菜市場打造“農產品大集”
2008年以來,大連每年組織各種形式的商農對接活動10次以上,舉辦“現代超市趕大集”、“鄉村大集遷進城”等城鄉商品互惠流通的活動;在市內四區開設5家周末菜市場,進一步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開通了“大連-朝陽蔬菜直通車”,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了產銷對接。扎實做好家電下鄉推廣工作,健全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適時擴大銷售品種,保證及時兌付補貼,確保家電下鄉政策惠及全市農民。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累計銷售家電167.5萬臺,拉動銷售51.6億元。汽車以舊換新和老舊汽車補貼12000多臺,補貼1.5億元。
近年來大連年均開展各類促銷活動數百場,極大活躍了市場氛圍,拉動了假日經濟增長;借助大連會展資源優勢,組織舉辦了櫻桃節、紅酒節、美食節、茶博會等一批專業性展會,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自2011年主辦了兩屆大連國際食品博覽會,現場交易額近5億元;2012年舉辦香港時尚購物展,共吸引超過29.5萬人次進場參觀,吸引近200家大連的百貨店、超市、連鎖店和貿易公司派代表參與;組織了全省72家大型商貿企業參加2012遼寧(大連)臺灣名品博覽會大型采購對接洽談會,20家商貿企業參會,共促成近1.65億美元商機。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大連全面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工作
昨天,大連市召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2013年,全市要著力抓好經濟運行監測、生產要素保障和國內外市場開拓,推進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抓好改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
01月05日 13:41RFID中國網
日立在智能電網家電回收領域與大連合作
日前,記者在日立方面獲悉,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及日立(中國)有限公司近日與大連市發改委,就在資源循環及低碳經濟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一致意見,并于10月24日在東京都千代田區舉行的“第5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簽署了協議書。
10月26日 09:15中國家電網
大連將建設無線遠傳供熱系統監控平臺
從大連市供熱辦召開的加強大連市供熱企業投訴中心建設現場會上獲悉,市供熱辦將建設無線遠傳供熱系統監控平臺,進一步提高供熱服務質量和市民用熱舒適度,同時推進供熱投訴信息平臺建設,暢通同用戶的溝通渠道,及時受理和解決用戶反映的問題,...
03月19日 19:30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