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技術:讓生活更便利
[ 導讀 ] 依靠智能電網,即便不在家也可以開關空調、電視,車輛壓過道路的力量能夠轉化為電。在我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所在地天津,智能電網已被嘗試應用于新能源、智能家居、充電汽車等領域。通過實踐加創新,智能電網還在城市用電保障與農網建設中體現出極大應用潛力。
依靠智能電網,即便不在家也可以開關空調、電視,車輛壓過道路的力量能夠轉化為電。在我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所在地天津,智能電網已被嘗試應用于新能源、智能家居、充電汽車等領域。通過實踐加創新,智能電網還在城市用電保障與農網建設中體現出極大應用潛力。
智能家居讓生活更便利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電網中廣泛應用,發展可靠、安全、高效的智能電網已成為電網發展的趨勢。2011年9月,我國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在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投運。
“這一中國擁有完全自主創新技術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經驗,旨在為提高能源效率樹立示范典型。”國家電網總信息師吳玉生告訴記者。
記者到中新天津生態城,在該區智能電網營業廳樓頂看到,智能電網12個子項之一“微網儲能系統”正發揮重要作用。樓頂安置有5張10余米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和6臺直筒狀風機,產生的新能源可儲存在儲能電池中。整套發電系統既可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孤立運行,填補了我國微網分布式電源接入技術和微網控制技術領域的空白。
智能家居在智能電網環境下已成為現實。在生態城嘉銘紅樹灣小區4號樓101室樣板間,業務受理員秦麗潔輕觸手中的平板電腦,就實現電視、空調、加濕器等家居自動開關。秦麗潔說,居民在家中電視屏幕上就能直觀了解各電器的用電情況,從而合理選擇用電方式。
“在實施階梯電價后,用戶還可在用電低谷時段儲存電能,在高峰時段使用,不但提高了電能使用效率,還降低了電費開支。”秦麗潔說。
謝凱是智能家居的用戶之一。他告訴記者,家里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經常半夜吵著要喝熱水。“現在躺在床上用手機就可操縱智能開關燒水了,很方便。”
智能電網的又一子項電動汽車充電站投運一年來進展迅速。據工作人員王靜介紹,生態城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現場16個充電樁可滿足各類電動車型的充電需求。據測算,該充電站每年充電電量將超過100萬度,可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噸。
快速處理故障讓居民安心用電
&n[FS:PAGE]bsp;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建設智能電網示范區和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智能電網穩定、可靠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用天津市電力公司生產技術部副主任郭鐵軍的話,就是“智能電網覆蓋區域的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可以用秒來計算了。”
依據《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天津電力提出了利用2至3年時間,將天津97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地帶建成世界一流高可靠性配電網的目標,屆時將有超過50萬市民受益。
郭鐵軍說,示范區的核心技術是配電自動化。與傳統配電網相比,智能配電網能夠及時檢測出故障并進行糾正性操作,實現自愈與不間斷供電。一旦電網發生故障,智能電網系統會快速診斷出電網故障類別和區域,并自動隔離故障點恢復正常供電。
據城南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劉榮浩介紹,目前已建成有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1套、配電通信匯集型子站16套、配電終端550套,并對區域內518座10kV配電站進行了配電自動化升級改造,鋪設光纖通信電纜300公里,安裝智能電表17.6萬具,實現了電網設備運行狀態可視化管理和在線監測。
技術改造后,智能電網的優勢很快顯現。城南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專責工程師陳沛說,通過自愈,試點區域內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已由之前的小時級縮短為秒級。用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由傳統的90分鐘縮短到幾分鐘。
今年8月占地1.28萬平方米的綜合型智能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海泰綜合充換電站在南開區投入使用。這里每天可為兩路40輛電動汽車充換電。
據天津市電力公司營銷部工程師曲巍介紹,進入充換電站的道路上鋪有金屬板路,這是國內首創的碾壓發電系統。車輛、行人從上面經過會引起系統震動并自動發電,并入電網。碾壓發電產生的電能可為充換電站內的部分路燈提供照明動力。
智能農網編就農村致富路
智能電網還嘗試在天津靜海縣試點建設智能農網,以對應農村用電農灌、機收季節性強、地域范圍廣等特點。
靜海智能農網體系啟動了團泊示范小城鎮配網自動化、滿井子村配網自動化、智能互動及綠色能源接入等10個子項。這一工程還建設了10條線路、120個智能配電臺區,安裝了1萬塊智能電表,可對4.2萬戶低壓[FS:PAGE]用戶進行用電信息自動采集。
此外,還綜合考慮了農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問題,風能、太陽能、小水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分布式發電均能順利接入電網。
靜海供電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寶貴稱,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天津大學等參與其中,攻克技術難關,并實現了申報專利5項、制定技術與管理標準45項。“工程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了農網特性,不但降低了54%的農網線損,而且解決了農村的低電壓現象,使廣大農民兄弟用上了放心電。”
根據農村地域廣、地形復雜的特點,靜海供電分公司開發了農網可視化管理系統。通過衛星定位就能將配網設備圖像實時上傳電腦,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觀察到每處電網和設備的運行情況。當地配網事故率較應用前下降了35%,平均搶修時間縮短了25分鐘。
農網智能化試點使農民得到了實惠。過去因為電壓低,夏天空調、電扇用不了,靜海縣王口鎮村民王愛生曾多次投訴。他告訴記者,智能農網改造后就再沒出現過,而且剩余電費情況通過智能電表一目了然。
智能家居讓生活更便利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電網中廣泛應用,發展可靠、安全、高效的智能電網已成為電網發展的趨勢。2011年9月,我國首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在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投運。
“這一中國擁有完全自主創新技術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經驗,旨在為提高能源效率樹立示范典型。”國家電網總信息師吳玉生告訴記者。
記者到中新天津生態城,在該區智能電網營業廳樓頂看到,智能電網12個子項之一“微網儲能系統”正發揮重要作用。樓頂安置有5張10余米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和6臺直筒狀風機,產生的新能源可儲存在儲能電池中。整套發電系統既可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孤立運行,填補了我國微網分布式電源接入技術和微網控制技術領域的空白。
智能家居在智能電網環境下已成為現實。在生態城嘉銘紅樹灣小區4號樓101室樣板間,業務受理員秦麗潔輕觸手中的平板電腦,就實現電視、空調、加濕器等家居自動開關。秦麗潔說,居民在家中電視屏幕上就能直觀了解各電器的用電情況,從而合理選擇用電方式。
“在實施階梯電價后,用戶還可在用電低谷時段儲存電能,在高峰時段使用,不但提高了電能使用效率,還降低了電費開支。”秦麗潔說。
謝凱是智能家居的用戶之一。他告訴記者,家里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經常半夜吵著要喝熱水。“現在躺在床上用手機就可操縱智能開關燒水了,很方便。”
智能電網的又一子項電動汽車充電站投運一年來進展迅速。據工作人員王靜介紹,生態城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現場16個充電樁可滿足各類電動車型的充電需求。據測算,該充電站每年充電電量將超過100萬度,可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噸。
快速處理故障讓居民安心用電
&n[FS:PAGE]bsp;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建設智能電網示范區和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智能電網穩定、可靠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用天津市電力公司生產技術部副主任郭鐵軍的話,就是“智能電網覆蓋區域的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可以用秒來計算了。”
依據《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天津電力提出了利用2至3年時間,將天津97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地帶建成世界一流高可靠性配電網的目標,屆時將有超過50萬市民受益。
郭鐵軍說,示范區的核心技術是配電自動化。與傳統配電網相比,智能配電網能夠及時檢測出故障并進行糾正性操作,實現自愈與不間斷供電。一旦電網發生故障,智能電網系統會快速診斷出電網故障類別和區域,并自動隔離故障點恢復正常供電。
據城南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劉榮浩介紹,目前已建成有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1套、配電通信匯集型子站16套、配電終端550套,并對區域內518座10kV配電站進行了配電自動化升級改造,鋪設光纖通信電纜300公里,安裝智能電表17.6萬具,實現了電網設備運行狀態可視化管理和在線監測。
技術改造后,智能電網的優勢很快顯現。城南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專責工程師陳沛說,通過自愈,試點區域內故障平均處理時間已由之前的小時級縮短為秒級。用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由傳統的90分鐘縮短到幾分鐘。
今年8月占地1.28萬平方米的綜合型智能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海泰綜合充換電站在南開區投入使用。這里每天可為兩路40輛電動汽車充換電。
據天津市電力公司營銷部工程師曲巍介紹,進入充換電站的道路上鋪有金屬板路,這是國內首創的碾壓發電系統。車輛、行人從上面經過會引起系統震動并自動發電,并入電網。碾壓發電產生的電能可為充換電站內的部分路燈提供照明動力。
智能農網編就農村致富路
智能電網還嘗試在天津靜海縣試點建設智能農網,以對應農村用電農灌、機收季節性強、地域范圍廣等特點。
靜海智能農網體系啟動了團泊示范小城鎮配網自動化、滿井子村配網自動化、智能互動及綠色能源接入等10個子項。這一工程還建設了10條線路、120個智能配電臺區,安裝了1萬塊智能電表,可對4.2萬戶低壓[FS:PAGE]用戶進行用電信息自動采集。
此外,還綜合考慮了農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問題,風能、太陽能、小水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分布式發電均能順利接入電網。
靜海供電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寶貴稱,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天津大學等參與其中,攻克技術難關,并實現了申報專利5項、制定技術與管理標準45項。“工程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了農網特性,不但降低了54%的農網線損,而且解決了農村的低電壓現象,使廣大農民兄弟用上了放心電。”
根據農村地域廣、地形復雜的特點,靜海供電分公司開發了農網可視化管理系統。通過衛星定位就能將配網設備圖像實時上傳電腦,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觀察到每處電網和設備的運行情況。當地配網事故率較應用前下降了35%,平均搶修時間縮短了25分鐘。
農網智能化試點使農民得到了實惠。過去因為電壓低,夏天空調、電扇用不了,靜海縣王口鎮村民王愛生曾多次投訴。他告訴記者,智能農網改造后就再沒出現過,而且剩余電費情況通過智能電表一目了然。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04月22日 16:21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04月22日 15:56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04月22日 14:39工控網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
12月17日 16:45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