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副市長羅群:智慧南京有多遠
[ 導讀 ] 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傳統思維已經被打破,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成為新的發展目標。目前,南京聚集了170多家物聯網企業,其技術涵蓋多個領域,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已經被應用到南京的城市建設中。例如RFID身份識別技術在海關的廣泛應用,智慧醫療在一些社區和醫院得
問題是,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往往以相對好入手的項目為主,這使得眼前的“智慧南京”與國外智慧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對于南京來說,“無線城市”很近,但“智慧城市”還很遠。
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傳統思維已經被打破,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成為新的發展目標。目前,南京聚集了170多家物聯網企業,其技術涵蓋多個領域,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已經被應用到南京的城市建設中。例如RFID身份識別技術在海關的廣泛應用,智慧醫療在一些社區和醫院得以聯網實施,在農貿方面,南京也建立了農副產品溯源跟蹤系統。
目前南京正在利用已經相對成熟的物聯網技術開發一系列市政項目應用,以此逐步打造智慧城市。在已經相對成熟的項目之外,南京還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換代,對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升級,將智能應用拓展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政務數據中心、市民卡、車輛智能卡等項目的逐步推進,這座歷史名城在信息化時代里打造著屬于自己的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浪潮中,南京并非孤例。在當今全球信息化趨勢的推動下,智慧城市發展模式成為全球范圍內城市現代化的戰略途徑。在國內,隨著寧波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目標,包括南京在內的眾多城市也陸續推出相關規劃或行動方案。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總數超過150個,投資規模預計超過1.1萬億元。
問題是,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往往以相對好入手的項目為主,這使得眼前的“智慧南京”與國外智慧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從單一項目到系統整合,這是智慧南京無法回避的障礙。
基礎建設
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加快了全球城市化進程,這一趨勢在中國尤其明顯。要想抓住未來,就必須投資于未來的城市化建設。但問題在于,投資城市不同于做生意。城市建設更加復雜,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智慧南京初步設想的提出是在2006年。隨后,在南京舉辦的“智慧產業發展與城市創新”高層論壇上,一批專家學者圍繞發展智慧產業、構[FS:PAGE]建智慧城市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隨著“智慧地球”新理念和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對智慧城市的研究也在不斷向前推進。200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推進智慧南京建設的構想,并將其作為加快城市轉型升級,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確立領先優勢的戰略舉措。
南京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巨大。“十一五”期間,南京已經成為國家“兩化融合先行試驗區”、“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中國軟件名城”,這些都為智慧南京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IBM江蘇和安徽地區總經理黃慧因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南京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城市,一方面這個城市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有追求創新和發展的精神。在過去一年當中,南京在智慧城市的規劃和項目進程上,做了不少實實在在的事情。”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以光纜為主體、數字微波和衛星通信為輔助手段的大容量干線傳輸網絡,規模、容量、技術等方面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已建成擁有100多萬公里光纜、500G出口鏈路的城域網,實現城區20M接入、農村8M全覆蓋,為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同時南京的電子制造業與軟件產業并駕齊驅,在加快“兩化融合”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南京市副市長羅群曾公開表示:“我們的責任是盡最大的努力讓每一位市民都體會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智慧城市是龐大的體系,需要不間斷地傾注力量、改善優化。智慧城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近期來看,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方面的計劃和應用實施,完全可以讓老百姓享受到人類智慧與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便捷。遠期來看,智慧城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進程,即使我們短期內解決了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社會智能化的要求也會不斷提升。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方便。”
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國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一些城市的建設目標很宏偉,但既缺乏可操作的總體規劃,也不具備基本的要素資源和支撐能力。
IBM“企業全球精英志愿服務隊”南京項目團隊(以下簡稱ESC)成員之一,IBM客戶解決方案總經理DeanKuroff對本刊記者表示:“南京市政府希望在智慧城市[FS:PAGE]建設的各方面都能夠加速發展,這需要很大投入。另外,政府管理以及人才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以華盛頓為例,它有一個很好的政府管理模式,通過這個模式可以關注多個領域,這是南京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值得借鑒的。”
在智慧城市項目的推進中,有些城市缺乏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最終只是簡單地將各部門自己擬建的信息化項目打包,再貼上智慧城市的標簽就算是智慧化了,如此帶來了低下的投入產出率。
在DeanKuroff看來,整合對于南京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智慧城市的建設初期應該有一個城市架構藍圖,這個藍圖會關注包括交通、醫療、水資源、能源在內的幾大重要的城市構成要素。IBM希望能夠將各個領域中的最佳做法應用于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并且利用這些來進行整合。
問題是,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往往以相對好入手的項目為主,這使得眼前的“智慧南京”與國外智慧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在城市化的漫長歷程中分散建設了各類城市系統,現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將城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重新審視。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智慧城市愿景》白皮書中寫到:“城市已依托眾多不同的系統建立,涉及了公共服務、交通、醫療、政府、通信、水資源、能源、商業等多個領域。這些系統運轉的效率其實取決于城市整體能否高效運轉,因此這些城市系統不應該再被分散建設。”
南京的未來
南京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9月21日,ESC向南京市政府領導匯報了關于南京智慧城市建設、軟件產業發展戰略規劃、IT驅動產業轉型、制定社交媒體戰略提升市民體驗等幾個方面的調研成果,以及戰略愿景和行動方案。IBM副總裁、大中華地區政府與公眾事業部總經理范宇在匯報會上表示:“IBM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擁有大量成功的實踐案例,IBM將積極投入,助力南京成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范本。”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則表示:“早在2009年,南京市政府就正式提出了打造智慧南京的重大構想,到現在為止已經取得一定成就。智慧南京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我們歡迎像IBM這樣的跨國企業貢獻智慧,把全球經驗帶到本地,與我們協作創新,運用[FS:PAGE]先進的科技和解決方案加速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同時推進包括軟件產業在內的南京市產業升級。”
DeanKuroff對本刊記者表示:“目前在交通以及醫療行業,南京已經是一個世界領先的展示城市了,但在國際層面上智慧城市的部署非常巨大,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讓南京的其他領域也成為世界領先,從而對其他城市起到示范幫助作用。”
根據DeanKuroff的分析,南京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中已經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同時南京市政府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斥資巨大。這說明南京市政府希望通過智慧南京的建設來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從而讓人民更加滿意。
智慧南京構想所提出的愿景至今尚未完全實現。下一步南京首先需要綜合應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智慧數據系統,提高南京市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將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發展為綜合運營中心,實現投資回報,為南京市民帶來切實好處;此外,在完成現有目標的同時,建立下一階段目標。
針對如何從單項目建設過渡到整個城市的“智慧化”,DeanKuroff認為最方便的辦法就是通過社交媒體。“在世界范圍內,社交媒體正在不斷改變政府的應變模式。在美國,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美國政府也在包括政府競選等活動中更廣泛地利用社交媒體。在商業世界中,一些企業也利用社交媒體來提高業務效率,同時提高各合作方的滿意度。如果政府能夠有效利用社交媒體,那么也有利于快速提高政府服務水平。”
據DeanKuroff介紹,目前南京已經開始利用微博來分析一些網民的發言。比如通過微博,政府相關人員可以知道目前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然后迅速協調相關部門到場。這能夠很好地展示政府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去提高服務水平和應變能力。但DeanKuroff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政府網絡和網民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大透明度,同時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來深入挖掘所采集的信息和數據,從而發現潛在的問題。”
DeanKuroff建議南京可以以“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契機,推動社交媒體的應用和發展,改善市民體驗,幫助市民更好地享受智慧南京已經取得的建設成果。與此同時提升政府利用社交媒體與市民互動、溝通的能力,使市民可以積極參與到城市管理中,分享智慧與意見,而不再是城市管理的被動接受者。
對于南京來說,“無線城市”很近,但“智慧城市”還很遠。
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傳統思維已經被打破,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成為新的發展目標。目前,南京聚集了170多家物聯網企業,其技術涵蓋多個領域,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已經被應用到南京的城市建設中。例如RFID身份識別技術在海關的廣泛應用,智慧醫療在一些社區和醫院得以聯網實施,在農貿方面,南京也建立了農副產品溯源跟蹤系統。
目前南京正在利用已經相對成熟的物聯網技術開發一系列市政項目應用,以此逐步打造智慧城市。在已經相對成熟的項目之外,南京還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換代,對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進行信息化升級,將智能應用拓展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政務數據中心、市民卡、車輛智能卡等項目的逐步推進,這座歷史名城在信息化時代里打造著屬于自己的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浪潮中,南京并非孤例。在當今全球信息化趨勢的推動下,智慧城市發展模式成為全球范圍內城市現代化的戰略途徑。在國內,隨著寧波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目標,包括南京在內的眾多城市也陸續推出相關規劃或行動方案。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總數超過150個,投資規模預計超過1.1萬億元。
問題是,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往往以相對好入手的項目為主,這使得眼前的“智慧南京”與國外智慧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從單一項目到系統整合,這是智慧南京無法回避的障礙。
基礎建設
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加快了全球城市化進程,這一趨勢在中國尤其明顯。要想抓住未來,就必須投資于未來的城市化建設。但問題在于,投資城市不同于做生意。城市建設更加復雜,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智慧南京初步設想的提出是在2006年。隨后,在南京舉辦的“智慧產業發展與城市創新”高層論壇上,一批專家學者圍繞發展智慧產業、構[FS:PAGE]建智慧城市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隨著“智慧地球”新理念和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對智慧城市的研究也在不斷向前推進。200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推進智慧南京建設的構想,并將其作為加快城市轉型升級,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確立領先優勢的戰略舉措。
南京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巨大。“十一五”期間,南京已經成為國家“兩化融合先行試驗區”、“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中國軟件名城”,這些都為智慧南京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IBM江蘇和安徽地區總經理黃慧因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南京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城市,一方面這個城市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有追求創新和發展的精神。在過去一年當中,南京在智慧城市的規劃和項目進程上,做了不少實實在在的事情。”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以光纜為主體、數字微波和衛星通信為輔助手段的大容量干線傳輸網絡,規模、容量、技術等方面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已建成擁有100多萬公里光纜、500G出口鏈路的城域網,實現城區20M接入、農村8M全覆蓋,為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同時南京的電子制造業與軟件產業并駕齊驅,在加快“兩化融合”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南京市副市長羅群曾公開表示:“我們的責任是盡最大的努力讓每一位市民都體會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智慧城市是龐大的體系,需要不間斷地傾注力量、改善優化。智慧城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近期來看,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方面的計劃和應用實施,完全可以讓老百姓享受到人類智慧與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便捷。遠期來看,智慧城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進程,即使我們短期內解決了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社會智能化的要求也會不斷提升。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方便。”
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國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一些城市的建設目標很宏偉,但既缺乏可操作的總體規劃,也不具備基本的要素資源和支撐能力。
IBM“企業全球精英志愿服務隊”南京項目團隊(以下簡稱ESC)成員之一,IBM客戶解決方案總經理DeanKuroff對本刊記者表示:“南京市政府希望在智慧城市[FS:PAGE]建設的各方面都能夠加速發展,這需要很大投入。另外,政府管理以及人才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以華盛頓為例,它有一個很好的政府管理模式,通過這個模式可以關注多個領域,這是南京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值得借鑒的。”
在智慧城市項目的推進中,有些城市缺乏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最終只是簡單地將各部門自己擬建的信息化項目打包,再貼上智慧城市的標簽就算是智慧化了,如此帶來了低下的投入產出率。
在DeanKuroff看來,整合對于南京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智慧城市的建設初期應該有一個城市架構藍圖,這個藍圖會關注包括交通、醫療、水資源、能源在內的幾大重要的城市構成要素。IBM希望能夠將各個領域中的最佳做法應用于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并且利用這些來進行整合。
問題是,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往往以相對好入手的項目為主,這使得眼前的“智慧南京”與國外智慧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在城市化的漫長歷程中分散建設了各類城市系統,現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將城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重新審視。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智慧城市愿景》白皮書中寫到:“城市已依托眾多不同的系統建立,涉及了公共服務、交通、醫療、政府、通信、水資源、能源、商業等多個領域。這些系統運轉的效率其實取決于城市整體能否高效運轉,因此這些城市系統不應該再被分散建設。”
南京的未來
南京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9月21日,ESC向南京市政府領導匯報了關于南京智慧城市建設、軟件產業發展戰略規劃、IT驅動產業轉型、制定社交媒體戰略提升市民體驗等幾個方面的調研成果,以及戰略愿景和行動方案。IBM副總裁、大中華地區政府與公眾事業部總經理范宇在匯報會上表示:“IBM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擁有大量成功的實踐案例,IBM將積極投入,助力南京成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范本。”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則表示:“早在2009年,南京市政府就正式提出了打造智慧南京的重大構想,到現在為止已經取得一定成就。智慧南京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我們歡迎像IBM這樣的跨國企業貢獻智慧,把全球經驗帶到本地,與我們協作創新,運用[FS:PAGE]先進的科技和解決方案加速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同時推進包括軟件產業在內的南京市產業升級。”
DeanKuroff對本刊記者表示:“目前在交通以及醫療行業,南京已經是一個世界領先的展示城市了,但在國際層面上智慧城市的部署非常巨大,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讓南京的其他領域也成為世界領先,從而對其他城市起到示范幫助作用。”
根據DeanKuroff的分析,南京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中已經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同時南京市政府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斥資巨大。這說明南京市政府希望通過智慧南京的建設來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從而讓人民更加滿意。
智慧南京構想所提出的愿景至今尚未完全實現。下一步南京首先需要綜合應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智慧數據系統,提高南京市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將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發展為綜合運營中心,實現投資回報,為南京市民帶來切實好處;此外,在完成現有目標的同時,建立下一階段目標。
針對如何從單項目建設過渡到整個城市的“智慧化”,DeanKuroff認為最方便的辦法就是通過社交媒體。“在世界范圍內,社交媒體正在不斷改變政府的應變模式。在美國,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美國政府也在包括政府競選等活動中更廣泛地利用社交媒體。在商業世界中,一些企業也利用社交媒體來提高業務效率,同時提高各合作方的滿意度。如果政府能夠有效利用社交媒體,那么也有利于快速提高政府服務水平。”
據DeanKuroff介紹,目前南京已經開始利用微博來分析一些網民的發言。比如通過微博,政府相關人員可以知道目前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然后迅速協調相關部門到場。這能夠很好地展示政府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去提高服務水平和應變能力。但DeanKuroff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政府網絡和網民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大透明度,同時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來深入挖掘所采集的信息和數據,從而發現潛在的問題。”
DeanKuroff建議南京可以以“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契機,推動社交媒體的應用和發展,改善市民體驗,幫助市民更好地享受智慧南京已經取得的建設成果。與此同時提升政府利用社交媒體與市民互動、溝通的能力,使市民可以積極參與到城市管理中,分享智慧與意見,而不再是城市管理的被動接受者。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