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殺入 “四網”融合?
近日,國家電網(下稱國電)和中國電信在京簽署協議,雙方將在電網和通信領域開展合作,以共建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為著力點,合作開展智能電網建設。
該協議共有六個方面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資源合作、應急電源和應急通信支撐優先保障、智能電網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降低通信成本和運營成本等。
據悉,國電計劃于2020年在全國基本建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現代電網。而在今年,國電將在14個省公司的20個城市進行電力光纖試點建設,共覆蓋約4.7萬用戶。
其實,國電涉足三網融合是老生常談,國資委以及國電的部分領導已經在不同場合談到應該加強智能電網的建設。而國電與中國電信選擇在“三網融合”試點公布的第二天簽約,據說也是“為了等待一個時機”。
國家電網首批三網合一住宅試點小區已經在沈陽開工,首批81套住宅全部接入電力光纖入戶系統。
有國電管理層表示,20個國電試點未來的新住宅小區都將接入該系統。
電信運營商苦苦追求的“光進銅退”似乎豁然開朗,通過在入室電路中接入光纖,就可以實現“光纖入戶”。
有專家認為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復建設,但智能電網除了能夠實現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的功能外,還兼具物聯網的特性。通過它,能遠程采集電表、水表、煤氣表等信息,并進行用電分析,從而實現能源、信息的綜合配置和資源共享,并且大大促進節能減排。
因此,有媒體稱中國將進入“四網融合”時代。但通信專家小刀馬并不認同該觀點:“國電未來只會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因為它不同于廣電和電信,擁有互聯網和電視網的內容資源。而電網只是個通路,國電只是想盡可能地發揮光纖的作用,無論是內容,還是互聯網的東西,都不具備。所以,它如果想深入介入,只能選擇合作。”
廣電總局和工信部“對峙”了六稿,才最終把試點方案定下來,國電的加入使得局面更加膠著。
通信專家付亮認為“三網融合”監管問題將因此更加亟待解決,“如果管理機制不改變,電力上網很難有健康發展的環境。”
在他看來,解決這一問題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重新調整“三網融合”的監管機構。“形成內容監管(除了電影、電視、廣播,還包括新聞、出版等)+網絡競爭監管(包括電信運營商寬帶、廣電有線電視網、電力寬帶網等)兩個分工合作的監管機構,及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構成的競爭市場。只有這樣,內容監管和網絡監管機構[FS:PAGE]才可能獨立、公正地行使監管權,從而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最終消費者、政府、企業才都是受益者。”
“國電并不能改變什么,三網融合主要還是工信部和廣電總局之間的制衡。”小刀馬坦言,智能電網的推動還需要依靠國家力量。
相關文章
國家電網江蘇公司建成新能源及智能配網實驗室
1月5日,在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新能源及智能配網實驗室,工程技術人員對風光儲一體化發電系統的光伏電站進行低光照下組件性能檢測。這是該公司推進新能源發展的舉措之一。
國家電網北京公司智能化變電站改造啟動
12月13日,國家電網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左安門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方案確定。改造后,將提高左安門變電站智能化水平,全面實現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這是北京公司探索常規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的一次全新嘗試。
國家電網甘肅公司智能電網建設完成階段性目標
1月11日,記者從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了解到,甘肅電網建設重視科技創新利用,不斷拓展電網智能化建設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甘肅電網智能化建設,努力提升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國家電網投資30億實現電動車一卡通
“四網融合”標志國電將成物聯網運營商
近日,國家電網首批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小區在沈陽開工建設。該小區首批81套住宅接入電力光纖入戶系統,標志著國家電網的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建設全面啟動。電力光纖到戶可滿足智能電網用電環節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需求,并可實現電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