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智慧城鄉更新生活
[ 導讀 ] 益普索(Ipsos)2012年的24國調查顯示,18到34歲的受訪群體中,有48%的人表示更傾向于網上購物,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這一比例為58%。在中國的受訪者中,一半的人更愿意通過電腦上網購物,這一比例是24個受訪國家中占比最高的。
借助智慧的城鎮化,城市更像鄉村,鄉村更像城市,創意性創造活動異彩紛呈。
益普索(Ipsos)2012年的24國調查顯示,18到34歲的受訪群體中,有48%的人表示更傾向于網上購物,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這一比例為58%。在中國的受訪者中,一半的人更愿意通過電腦上網購物,這一比例是24個受訪國家中占比最高的。
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2012年度突破1萬億元,吸收的直接間接就業人員,已經超過1000萬人。
社會信息化可能使中國城鎮化趨勢出現變化。以往農民順著“鐵公雞”(鐵路、公路和機場)往大城市跑,因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網民現在已有1.46億,會順著網線往家鄉走。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1年,在農民網商中,有3/4都是回鄉打工者。調查顯示,從事電子商務,使農民提高了尊嚴感。這與31省農民調查顯示進城后農民的尊嚴感下降,形成鮮明反差。有了電子商務,鄉村生活也可以更美好。
新型的城鎮化,將具有越來越多城鄉一體化的特征。由于有了發達的信息化條件,到1997年,50%以上的美國人已住在城市之外。以梅特卡夫法則聞名的3COM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梅特卡夫, 44歲的時候離開了城市,定居在青山綠水的卡姆登。他說:“我喜歡這里人煙稀少的時候。”喬爾·科特金在其論著《新地理:數字經濟如何重塑美國地貌》中指出,數字經濟會從地貌上改變一國的特征。使城市更像鄉村,使鄉村更像城市。例如,60%以上紐約人住在郊區。一項針對紐約郊區員工的調查顯示,有3/4的人聲稱他們的生活幾乎不受發生在紐約的任何事情的影響。
城里人的日子是不是就沒法過了呢?也不是,因為大數據會使城市變成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中,生活的一個明顯改變是,在家上班將成為潮流。
據研究機構家庭實驗室一號預言,80后90后將在十年內投身SOHO浪潮,成為我國在家辦公第一代。報告發現:18歲以上的無收入者(在校大學生)和30歲以下參加工作不久、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對在家辦公的信心,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與在家辦公相伴而生,美國現在正在興起創客(MAKERS)浪潮,就是通過DIY(自己動手)加3D打印的新制造方法,個人在家中利用電腦就可以從事創意性的制造活動。美國人希望利用這種被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方式,從中國人手中奪回制造業。但中國人如果抓住這個機會,可以借助智慧的城鎮化機會,利用信息化平臺共享創造(創意加制造)平臺,支持鼓勵在家辦公的新一代勞動者,創業兼就業,使“中國[FS:PAGE]制造”變為“智慧制造”。與在家辦公同時出現的,還會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社區、電子學習等新事物。
人際交往的變化也將是明顯的。以微信為例,它的組織功能不在中心,而是在每個節點上。每個節點上存儲關系人,并且動態調整關系人。節點與節點之間交換和分享彼此的關系人,形成強關系或弱關系,只需要六層關系,就可以把全世界想聯系的人找到。這不是很神奇嗎?
數字點擊
據國外統計機構Backgroundcheck.org統計,2012年全球網民總數為23億,較2011年增長8%,其中中國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其次為美國、印度、俄羅斯、印度尼西亞。
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互聯網網民規模達到5.5億人,普及率達到41.1%。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較2011年底增加了約3270萬人。
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609億元,增幅達34.5%。截至2012年6月底,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1億,網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較2011年底用戶增長8.2%。
益普索(Ipsos)2012年的24國調查顯示,18到34歲的受訪群體中,有48%的人表示更傾向于網上購物,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這一比例為58%。在中國的受訪者中,一半的人更愿意通過電腦上網購物,這一比例是24個受訪國家中占比最高的。
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2012年度突破1萬億元,吸收的直接間接就業人員,已經超過1000萬人。
社會信息化可能使中國城鎮化趨勢出現變化。以往農民順著“鐵公雞”(鐵路、公路和機場)往大城市跑,因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網民現在已有1.46億,會順著網線往家鄉走。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1年,在農民網商中,有3/4都是回鄉打工者。調查顯示,從事電子商務,使農民提高了尊嚴感。這與31省農民調查顯示進城后農民的尊嚴感下降,形成鮮明反差。有了電子商務,鄉村生活也可以更美好。
新型的城鎮化,將具有越來越多城鄉一體化的特征。由于有了發達的信息化條件,到1997年,50%以上的美國人已住在城市之外。以梅特卡夫法則聞名的3COM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梅特卡夫, 44歲的時候離開了城市,定居在青山綠水的卡姆登。他說:“我喜歡這里人煙稀少的時候。”喬爾·科特金在其論著《新地理:數字經濟如何重塑美國地貌》中指出,數字經濟會從地貌上改變一國的特征。使城市更像鄉村,使鄉村更像城市。例如,60%以上紐約人住在郊區。一項針對紐約郊區員工的調查顯示,有3/4的人聲稱他們的生活幾乎不受發生在紐約的任何事情的影響。
城里人的日子是不是就沒法過了呢?也不是,因為大數據會使城市變成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中,生活的一個明顯改變是,在家上班將成為潮流。
據研究機構家庭實驗室一號預言,80后90后將在十年內投身SOHO浪潮,成為我國在家辦公第一代。報告發現:18歲以上的無收入者(在校大學生)和30歲以下參加工作不久、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對在家辦公的信心,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與在家辦公相伴而生,美國現在正在興起創客(MAKERS)浪潮,就是通過DIY(自己動手)加3D打印的新制造方法,個人在家中利用電腦就可以從事創意性的制造活動。美國人希望利用這種被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方式,從中國人手中奪回制造業。但中國人如果抓住這個機會,可以借助智慧的城鎮化機會,利用信息化平臺共享創造(創意加制造)平臺,支持鼓勵在家辦公的新一代勞動者,創業兼就業,使“中國[FS:PAGE]制造”變為“智慧制造”。與在家辦公同時出現的,還會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社區、電子學習等新事物。
人際交往的變化也將是明顯的。以微信為例,它的組織功能不在中心,而是在每個節點上。每個節點上存儲關系人,并且動態調整關系人。節點與節點之間交換和分享彼此的關系人,形成強關系或弱關系,只需要六層關系,就可以把全世界想聯系的人找到。這不是很神奇嗎?
數字點擊
據國外統計機構Backgroundcheck.org統計,2012年全球網民總數為23億,較2011年增長8%,其中中國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其次為美國、印度、俄羅斯、印度尼西亞。
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互聯網網民規模達到5.5億人,普及率達到41.1%。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較2011年底增加了約3270萬人。
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609億元,增幅達34.5%。截至2012年6月底,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1億,網民使用率提升至39.0%,較2011年底用戶增長8.2%。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慧城鄉:城市更像鄉村,鄉村更像城市
借助智慧的城鎮化,城市更像鄉村,鄉村更像城市,創意性創造活動異彩紛呈。據研究機構家庭實驗室一號預言,80后90后將在十年內投身SOHO浪潮,成為我國在家辦公第一代。報告發現:18歲以上的無收入者(在校大學生)和30歲以下參加工...
01月07日 16:32人民網
姜奇平:大數據時代,中國仍可能落后挨打
01月10日 17:10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