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交通


傍晚,湖濱北路堵車
今天的我們,可以預知明天的天氣。
此時的我們,能否預知20分鐘以后的路況?很快就可以了。
昨天,廈門交警“試營業”5天的“廈門智能交通控制中心(ITCC)”,對外揭開神秘面紗,導報記者成為首批探秘者。
據悉,“廈門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應用了一系列國內乃至國際上最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今后將擴展到全市。
7種方式及時發現堵車信息
堵車了,快告訴警察吧。
1.自動采集。仙岳路(西段)、湖濱北路、湖濱南路、禾祥路、廈禾路、嘉禾路(南段)、湖濱東路、湖濱中路、市府大道、湖濱西路、鷺江道等道路及“四橋一隧”進出島通道,已建設安裝了160套交通流量自動采集設備,覆蓋島內主干道的21%。
這些道路的擁堵信息及交通數據,將通過檢測設備自動采集,一旦發現交通擁堵,立即報警。
2.視頻監控。目前,廈門交警已實現和110指揮中心及部分橋隧管理中心的聯網聯控,可查看島內外主次干道的各類視頻監控983個,及時發現道路交通擁堵點。
3.微信上報擁堵。市民說的每句話、輸入的每段文字、拍攝的每張照片、選擇的每一個位置,都能實時傳送給智能交通控制中心。
4.微博上報擁堵。市民發現交通擁堵,也可以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上@“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
5.電話語音上報擁堵。市民在出行中如碰到交通擁堵,可撥打路況服務平臺(電話:5866212)進行報警。
6.110交通事故警情。路況信息服務平臺已實現與市公安局110接報警系統的銜接。
7.其它單位通報堵情。如110指揮中心、各公安分局指揮中心、公路局橋隧管理中心等。
6個渠道告訴你哪里堵車了
出門前,上路了,想知道哪里堵車?有辦法。
1.交通屏告訴你。交警已在島內外共建設各類交通信息屏49座,其中一種是以LED光,帶紅、黃、綠顏色,告知駕駛員前方道路通行情況。紅色表示擁堵,黃色表示緩行,綠色表示暢通。
2.網絡告訴你。你可以打開相關網站,點擊“實時路況”,地圖也用紅、黃、綠三色,每三分鐘刷新一次。
今后,還可以查看2分鐘前的視頻探頭畫面截圖,或直接觀看路口監控探頭實時播放。
3.微信告訴你。加入“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微信平臺,市民只需點擊微信下方“+”號里面的“位置”,微信平臺就會通過文字與圖示,把路況告訴你。直接輸入道路名稱,便可知道所在道路情況。
4.微博告訴你[FS:PAGE]。“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在新浪和騰訊的官方微博,每半小時自動播報全市交通路況信息,無需人工。重大節假日及交通突發事件,微博平臺將全程跟蹤播報。
5.普通手機告訴你。非智能機用戶輸入“LK+道路名稱”至相關號碼,系統將自動回復道路通行狀態及擁堵信息。
6.廣播電臺告訴你。
下一步,交警將開發用于路況服務的專業手機應用軟件,開通路況查詢熱線,允許車載GPS接收實時路況信息等。
3種手段警察遠程處理擁堵
車子刮了,路堵了,警察怎么還不來?今后,智能交通有多種手段排堵,警察不一定要到現場。
1.紅綠燈遠程控制。全市61個路口,一旦發現道路擁堵,交警可對紅綠燈實現遠程控制,調整時間,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今后,當有一輛救護車正載著重傷人員趕向醫院時,可向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求助,通過控制部分綠燈放行。
2.交通事故遠程處置。發生小車禍,通過高清視頻,系統可自動識別車牌號,調取車主聯系方式;民警通過視頻回放,判定事故責任,打電話遠程對事故進行調解,對不自行撤離交通事故現場,造成堵塞者進行處罰。
交通事故的責任判定結果和事故處理方式,將通過系統自動發送到司機的手機。
3.交通事件全程跟蹤。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已經和“110接報警系統”、民警的“掌上事故處理系統”對接,可以預估交通事故的處置結束時間,發布交通擁堵消散時間。
3種預報讓你選擇走哪條路
天氣可以預報,堵車是否也能預知?答案是肯定的。
堵車有兩種:周期性堵車,在同一地點和相同時間重復出現的擁堵;非周期性,往往由交通事故等偶然事件造成。
今后,通過歷史海量數據和數學模型,結合廈門海島型特殊的地理位置,交警可對堵車進行預測預報。
1.目前,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建立了一個城市道路的態勢分析圖表,可實時查看某條道路的“24小時道路速度趨勢”、“24小時道路流量趨勢”、“24小時路段擁堵次數趨勢”等,以及和上一周同一天(或同一節假日)的比對分析,可實時查看進出島車輛的比對和交通狀態等級的比對圖表,實時查看擁堵道路排名。
2.在不久的將來,市民出門之前,可以通過交警網站,查詢到2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之后的路況預報,以決定選擇哪條道路。
3.今后,當你打開電子地圖,選擇要去的地方,地圖將有望給你指出一條最不堵的路線。
回顧
我們見證道路越來越堵
截至去年12月份,廈門[FS:PAGE]機動車突破90萬大關,小汽車達到51萬輛。
一場小雨、一次博餅、一場車禍、一個節日、一個施工,都可能成為脆弱交通不能承受之重。隨著軌道交通即將全面啟動,“大堵偶爾有,小堵天天有”將成常態,“堵車時代”真正來臨。
導報一直把緩解交通難作為平時重點。早從2010年起,導報就敏銳地嗅到“全城大堵車”的氣息,幾年來,我們一直在交通報道中捕捉堵車現象,見證道路越來越堵。
我們常常在報道中觸及堵車原因,提出解堵對策,和民主黨派、專家、交警部門一起,呼吁建立智能交通系統,并跟蹤智能交通工程的進展。
相關文章
智慧停車離得開物聯網的支持嗎?智能交通/NB雙模地磁
智慧停車的“智慧”就體現在:“智能找車位+自動繳停車費”。服務于車主的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后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線下智慧化體現為讓停車人更好地停入車位。一是快速通行,避免過去停車場靠人管,收費不透...
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綜述
2010年1月至3月,我國智能交通市場項目數量560個,同比增長7.6%,市場規模約14.1億元。回顧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發展,主要印象有以下幾個關鍵詞:上市;ETC;智能公交;北京、深圳。
物聯網真正起作用的是:智能交通
近年來,在全球城市和地區嘗試的許多物聯網創新中,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從試點轉向推廣,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荷蘭現在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它依靠數百個智能交通信號來識別駛來的車輛,這有助于救護車安全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并為卡車司機提供關...
千億智能交通市場,為何沒有誕生百億巨頭?
要說過去5年智慧城市大盤下哪個場景最火,交通絕對算一個。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規模從420億元增長至1658億元,并且以年化約20%的增長率擴張。AI的風,引爆了一個千億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