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是“智慧無錫“與“感知中國“基石
[ 導讀 ] 當前從全國的范圍內而言,大家一致都在搞智慧城市建設,但是真正以智慧城市概念融入的城市還很少。當時我們提出的是感知城市,那么要建好感知城市也好,建好智慧城市也好,其本質的含義都是一致的,都需要在最快的時間之內迅速解決相關問題,所以要想建好智慧城市,就必
當前從全國的范圍內而言,大家一致都在搞智慧城市建設,但是真正以智慧城市概念融入的城市還很少。當時我們提出的是感知城市,那么要建好感知城市也好,建好智慧城市也好,其本質的含義都是一致的,都需要在最快的時間之內迅速解決相關問題,所以要想建好智慧城市,就必須對城市的發展形態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對這個問題,我認為在當前情況下,中國的城市發展,有它特定的軌跡。從城市角度來講,是人類社會的主要成分,中國的社會形態是創造文明以來,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城市的模式發展應該來說也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個是古代城市,一個近代城市,一個是現代城市,不管是數字城市也好,智能城市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感知城市也好,這都是在現代城市的范疇,或者叫當代城市,還存在一個未來城市到底怎么發展,延伸一下城市的信息交換方式,在古代最顯著的特定是飛馬傳信,口耳交流;近代城市最顯著的特點是電話、留聲機;現代城市是移動通信,互聯網,物聯網,下一代移動通訊網,云計算。
應該來說在現代城市發展中,正在思考怎么樣使城市進一步更智慧化,怎么樣城市進一步智能化,所以就引發了下一個階段,關于信息城市、數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怎么樣建設,也有人在描繪著未來城市的藍圖,未來城市是不是最終定位為智慧城市,那么我們還在不斷的探索中。從古代城市特點來講,它是建立在手工基礎之上,所以當時各個朝代的統治中心都是軍事重鎮,政府為了更好的維護統治,對城鎮軍民進行商業活動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并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制度,紡織制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城市信息工具主要是口耳相傳,城市的管理水平相對比較落后,近代城市是建立在機器大生產基礎上,其規模遠遠超過了古代城市,隨著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的不斷完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不斷親密,而古代城市是孤立的,也就是孤島城市,近代城市加強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相互聯系,水電、電報由此產生,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城市管理水平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現代城市20世紀以來,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進入了以現代城市為主的發展階段,現代城市與前兩種城市形態、架構都不同,主要特征是較強的經濟功能,良好的公共設施合理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以及先進的管理制度,為什么進行現代城市管理模式的思考?那是因為,到底未來城市的走向是一個什么樣的軌跡,它使用的技術支撐到底是哪[FS:PAGE]些?現代我們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有哪一些技術支撐,哪一些理念思考?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數字城市的興起也是由現代城市發展而來,它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大規模存儲技術為基礎,以寬帶網絡為紐帶,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測、仿真-虛擬等技術,對城市進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的三維描述。我認為智慧城市是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處理的能力,一句話,迅速解決事情的城市就是智慧城市,另外現在的概念比較多,要真正從字面上理解一大推概念的話,比較難,其實你能夠做好事情,做成事實,這個城市功能相對來講,不管是對政府也好,對社會也好,對老百姓也好,那就是值得稱道的事情。
·世界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形勢
要推進無線智慧城市建設,還必須去思考現在世界各地智慧城市到底是怎么建設的,目前全世界有600多個城市正在進行智慧化城市建設,我認為不管是美國也好,歐洲也好,韓國也好,日本、臺灣、新加坡,在智慧城市推進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美國智慧城市,我覺得到前面追溯應該是和IBM提出智慧地球是必然相連的,至從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后,美國就把智慧城市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提出了把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廣泛的信息網絡,然后將其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智慧"形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該來說也有自己的發展形態,也不能夠與說從哪一個點開始,早就有一個智慧城市雛形的孕育,中國智慧城市明確的提出09年8月7號溫家寶總理到無錫吹響物聯網的號角,在物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那么城市朝哪一方面努力,所以智慧城市由此而生,它是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和云計算技術,實現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醫院、食品藥品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充分發揮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和示范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日本也有一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總體上就是--"i-Japan2015",韓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就是通過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FS:PAGE]打造未來廣播通信融合領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術強國"的目標。臺灣將"智慧臺灣"作為發展政策主軸的重點,在安全防災、醫療照護、節能永續、智慧便捷、舒適便利、農業休閑等六大領域開展智慧生活科技創新應用的服務示范。
·物聯網產業支撐無錫智慧城市建設的概況
無錫的智慧城市建設的宗旨是:"強政、興業、惠民",主題是:"感知中國智慧無錫"在這個大的主題背景之下,往下的一些示范應用工程的名稱都是"感知無錫智慧XX",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問題上,我們考慮智慧城市到底建設如何,應該考慮四個度,一個是感知度,二是參與度,一定要有老百姓的參與;三是智慧度,四是幸福度。整體架構上,我們叫"共性平臺支撐 應用子集牽引 云計算依托 基礎設施融合 信息安全保障",還有一個軟環境配套。
一個城市如果真正意義上實現智慧,必須要把通訊技術完善,我們把這個通訊技術建設作為一個重點抓手,所以今年我們將重點建設四大工程,無線城市建設工程、寬帶城市建設工程、光網城市建設工程、三網融合城市建設工程。我們從今年開始,也在試圖打造無線、寬帶城市,今年的5月17號,我們開放了29個熱點,29個區域來供市民免費體驗,在明年我們將安排5000個ip地址為市民提供免費wifi,我們起步比較早,但是走的還不是太快,在這里有很多技術問題。在明年的整個架構中,我們將開創9-16個公交系統,但從目前的運營情況看,不管三大運營商也好,還是企業也好,在整體架構體系中都有問題,我專門去臺北去體驗了無線的臺北,他們公交上w技術,從總體上還是實現了部分公交上無線上網,到處都遍布了wifi,我們正在把通信技術建設作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個重要的基礎來打造,物聯網發展同無錫國家傳感網示范區建設,整個規劃的建設為整個無錫物聯網發展插上了可持續發展的翅膀,要是在前幾年當中,我們的物聯網發展,我們的有關智慧城市建設還處在一種概念,一種導論當中,大家還在摸索,國務院正式批復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這個批準標志著現在物聯網發展有了一個明確性的指向。
在無錫,智慧城市建設,物聯網是其很重要的支撐,無錫物聯網發展有了三個很重要的節點,一是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提出迅速在無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第二個是2009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復無錫同意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傳感信息中心)。第三年2012年8月5日,國務院批復《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FS:PAGE]20年)》。歷經了三年的時間,國家也在思考,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來講,到底要怎么樣來發展,我們也在思考,我們也在承擔著一些重要責任,也擔負著一個很重的任務,這個規劃批準以后對無錫來講,壓力更加大。無錫物聯網發展就技術來講,無錫集聚了國內外物聯網重要研發機構32家,其中國家重點科研機構5家、重點高校17所、大型央企7家、跨國公司3家。全市有關單位共承擔各類研發項目近9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9項,省級項目61項;專利授權和申請數分別為571件和70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3件,申請374件。
物聯網產業方面,目前,列入全市物聯網產業統計(年銷售規模百萬元以上)企業有608家。2011年無錫物聯網產值796億元,預計今年將達1000億元,到2015年實現2500億。物聯網標準方面,無錫牽頭和參與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有9項,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19項,并在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WG7中取得了系統架構項目組主編席位和2個聯合主編席位。2010年3月25日,由無錫物聯網研究院遞交的"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標準,成為我國第一個通過國際立項的傳感網標準。目前,共有67項物聯網領域的國際標準化提案獲得正式通過,已經位居全球首位。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在經濟運行、社會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應用,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應用示范項目已達125個,其中國家部委立項的有10個,省有關部門立項的5個。此外我市企業還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城市承建或參建了應用示范工程,推廣物聯網應用。在物聯網人才方面,無錫共引進海歸人才7000多名,引入物聯網高層次人才238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人才24名,省"雙創計劃"人才56名。在物聯網配套方面,出臺了一批規劃。包括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政策意見;建成了一批載體。共41個,面積500萬平米;引入了一批基金。共124個,總規模370億元;打造了一批平臺。服務平臺74個,孵化器38個;成立了"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出版了中國物聯網雜志;開通了中國物聯網網站;組建了物聯網工程學院;設立了新華社物聯網信息中心;開辦了物聯網研究生班。
2012年8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批復指出,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和發展要堅持"創新驅動、應用牽引、重點突破、協同發展"原則,把技術創新作為物聯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以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積極創新商業模式,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先行先[FS:PAGE]試,探索經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充分發揮促進我國物聯網健康、持續發展的示范作用。指導思想明確提出要加強創新發展,攻克核心技術;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產業基地;突出典型示范,推動廣泛應用。也就是無錫不管是要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同時還承擔著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突破,雙重任務使得無錫必須在物聯網領域當中做些探索與研究,更重要的是要讓整個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那么商業模式在哪里,不能說是建立了一些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了,因為它沒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所以這一點無錫必須承擔先行先試的作用,在整個基本原則上,有這么幾條,一個就是堅持創新驅動與應用牽引相結合;2、堅持重點突破與協同發展相結合;3、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4、堅持試點示范與輻射帶動相結合,這四個結合也對無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發展目標上,《綱要》明確指出,到2015年,無錫示范區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結構合理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實現一批重點領域的典型示范與推廣應用,構建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物聯網標準化工作。到2020年,無錫示范區的創新能力、產業規模、從業人員數量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實現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成為具有一流創新能力的技術創新核心區;集聚和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物聯網企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集聚區;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廣價值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應用示范先導區。
建設"感知中國"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發展定位和長遠目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建成"感知中國"中心,舉步艱難,但前途光明。"智慧無錫"建設是"感知中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是"智慧無錫"建設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我們將舉全市之力,匯全國之智,聚全球之才,全方位推進。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應該來說在現代城市發展中,正在思考怎么樣使城市進一步更智慧化,怎么樣城市進一步智能化,所以就引發了下一個階段,關于信息城市、數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怎么樣建設,也有人在描繪著未來城市的藍圖,未來城市是不是最終定位為智慧城市,那么我們還在不斷的探索中。從古代城市特點來講,它是建立在手工基礎之上,所以當時各個朝代的統治中心都是軍事重鎮,政府為了更好的維護統治,對城鎮軍民進行商業活動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并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制度,紡織制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城市信息工具主要是口耳相傳,城市的管理水平相對比較落后,近代城市是建立在機器大生產基礎上,其規模遠遠超過了古代城市,隨著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的不斷完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不斷親密,而古代城市是孤立的,也就是孤島城市,近代城市加強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相互聯系,水電、電報由此產生,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城市管理水平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現代城市20世紀以來,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進入了以現代城市為主的發展階段,現代城市與前兩種城市形態、架構都不同,主要特征是較強的經濟功能,良好的公共設施合理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以及先進的管理制度,為什么進行現代城市管理模式的思考?那是因為,到底未來城市的走向是一個什么樣的軌跡,它使用的技術支撐到底是哪[FS:PAGE]些?現代我們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有哪一些技術支撐,哪一些理念思考?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數字城市的興起也是由現代城市發展而來,它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大規模存儲技術為基礎,以寬帶網絡為紐帶,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測、仿真-虛擬等技術,對城市進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的三維描述。我認為智慧城市是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處理的能力,一句話,迅速解決事情的城市就是智慧城市,另外現在的概念比較多,要真正從字面上理解一大推概念的話,比較難,其實你能夠做好事情,做成事實,這個城市功能相對來講,不管是對政府也好,對社會也好,對老百姓也好,那就是值得稱道的事情。
·世界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形勢
要推進無線智慧城市建設,還必須去思考現在世界各地智慧城市到底是怎么建設的,目前全世界有600多個城市正在進行智慧化城市建設,我認為不管是美國也好,歐洲也好,韓國也好,日本、臺灣、新加坡,在智慧城市推進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美國智慧城市,我覺得到前面追溯應該是和IBM提出智慧地球是必然相連的,至從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后,美國就把智慧城市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提出了把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廣泛的信息網絡,然后將其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智慧"形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該來說也有自己的發展形態,也不能夠與說從哪一個點開始,早就有一個智慧城市雛形的孕育,中國智慧城市明確的提出09年8月7號溫家寶總理到無錫吹響物聯網的號角,在物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那么城市朝哪一方面努力,所以智慧城市由此而生,它是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和云計算技術,實現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醫院、食品藥品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充分發揮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和示范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日本也有一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總體上就是--"i-Japan2015",韓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就是通過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FS:PAGE]打造未來廣播通信融合領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術強國"的目標。臺灣將"智慧臺灣"作為發展政策主軸的重點,在安全防災、醫療照護、節能永續、智慧便捷、舒適便利、農業休閑等六大領域開展智慧生活科技創新應用的服務示范。
·物聯網產業支撐無錫智慧城市建設的概況
無錫的智慧城市建設的宗旨是:"強政、興業、惠民",主題是:"感知中國智慧無錫"在這個大的主題背景之下,往下的一些示范應用工程的名稱都是"感知無錫智慧XX",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問題上,我們考慮智慧城市到底建設如何,應該考慮四個度,一個是感知度,二是參與度,一定要有老百姓的參與;三是智慧度,四是幸福度。整體架構上,我們叫"共性平臺支撐 應用子集牽引 云計算依托 基礎設施融合 信息安全保障",還有一個軟環境配套。
一個城市如果真正意義上實現智慧,必須要把通訊技術完善,我們把這個通訊技術建設作為一個重點抓手,所以今年我們將重點建設四大工程,無線城市建設工程、寬帶城市建設工程、光網城市建設工程、三網融合城市建設工程。我們從今年開始,也在試圖打造無線、寬帶城市,今年的5月17號,我們開放了29個熱點,29個區域來供市民免費體驗,在明年我們將安排5000個ip地址為市民提供免費wifi,我們起步比較早,但是走的還不是太快,在這里有很多技術問題。在明年的整個架構中,我們將開創9-16個公交系統,但從目前的運營情況看,不管三大運營商也好,還是企業也好,在整體架構體系中都有問題,我專門去臺北去體驗了無線的臺北,他們公交上w技術,從總體上還是實現了部分公交上無線上網,到處都遍布了wifi,我們正在把通信技術建設作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個重要的基礎來打造,物聯網發展同無錫國家傳感網示范區建設,整個規劃的建設為整個無錫物聯網發展插上了可持續發展的翅膀,要是在前幾年當中,我們的物聯網發展,我們的有關智慧城市建設還處在一種概念,一種導論當中,大家還在摸索,國務院正式批復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這個批準標志著現在物聯網發展有了一個明確性的指向。
在無錫,智慧城市建設,物聯網是其很重要的支撐,無錫物聯網發展有了三個很重要的節點,一是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提出迅速在無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第二個是2009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復無錫同意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傳感信息中心)。第三年2012年8月5日,國務院批復《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FS:PAGE]20年)》。歷經了三年的時間,國家也在思考,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來講,到底要怎么樣來發展,我們也在思考,我們也在承擔著一些重要責任,也擔負著一個很重的任務,這個規劃批準以后對無錫來講,壓力更加大。無錫物聯網發展就技術來講,無錫集聚了國內外物聯網重要研發機構32家,其中國家重點科研機構5家、重點高校17所、大型央企7家、跨國公司3家。全市有關單位共承擔各類研發項目近9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9項,省級項目61項;專利授權和申請數分別為571件和70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3件,申請374件。
物聯網產業方面,目前,列入全市物聯網產業統計(年銷售規模百萬元以上)企業有608家。2011年無錫物聯網產值796億元,預計今年將達1000億元,到2015年實現2500億。物聯網標準方面,無錫牽頭和參與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有9項,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19項,并在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WG7中取得了系統架構項目組主編席位和2個聯合主編席位。2010年3月25日,由無錫物聯網研究院遞交的"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標準,成為我國第一個通過國際立項的傳感網標準。目前,共有67項物聯網領域的國際標準化提案獲得正式通過,已經位居全球首位。在物聯網應用方面。在經濟運行、社會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應用,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應用示范項目已達125個,其中國家部委立項的有10個,省有關部門立項的5個。此外我市企業還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城市承建或參建了應用示范工程,推廣物聯網應用。在物聯網人才方面,無錫共引進海歸人才7000多名,引入物聯網高層次人才238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人才24名,省"雙創計劃"人才56名。在物聯網配套方面,出臺了一批規劃。包括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政策意見;建成了一批載體。共41個,面積500萬平米;引入了一批基金。共124個,總規模370億元;打造了一批平臺。服務平臺74個,孵化器38個;成立了"感知中國"物聯網聯盟;出版了中國物聯網雜志;開通了中國物聯網網站;組建了物聯網工程學院;設立了新華社物聯網信息中心;開辦了物聯網研究生班。
2012年8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的《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批復指出,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和發展要堅持"創新驅動、應用牽引、重點突破、協同發展"原則,把技術創新作為物聯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以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積極創新商業模式,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先行先[FS:PAGE]試,探索經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充分發揮促進我國物聯網健康、持續發展的示范作用。指導思想明確提出要加強創新發展,攻克核心技術;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產業基地;突出典型示范,推動廣泛應用。也就是無錫不管是要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同時還承擔著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突破,雙重任務使得無錫必須在物聯網領域當中做些探索與研究,更重要的是要讓整個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那么商業模式在哪里,不能說是建立了一些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了,因為它沒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所以這一點無錫必須承擔先行先試的作用,在整個基本原則上,有這么幾條,一個就是堅持創新驅動與應用牽引相結合;2、堅持重點突破與協同發展相結合;3、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4、堅持試點示范與輻射帶動相結合,這四個結合也對無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發展目標上,《綱要》明確指出,到2015年,無錫示范區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結構合理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實現一批重點領域的典型示范與推廣應用,構建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物聯網標準化工作。到2020年,無錫示范區的創新能力、產業規模、從業人員數量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實現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成為具有一流創新能力的技術創新核心區;集聚和培育一批國內領先的物聯網企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集聚區;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廣價值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應用示范先導區。
建設"感知中國"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發展定位和長遠目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建成"感知中國"中心,舉步艱難,但前途光明。"智慧無錫"建設是"感知中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是"智慧無錫"建設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我們將舉全市之力,匯全國之智,聚全球之才,全方位推進。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