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安縣:溫室大棚有了新“管家”
眼下正是深冬時節,寒氣襲人。近日,記者來到青海省平安縣沈家村無公害富硒蔬菜生產基地。走進許正榮的溫室大棚,一派綠意融融之景霎時躍入眼簾。許正榮正在施肥,望著一個個新鮮翠綠、即將上市的菜瓜,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一茬菜瓜長勢非常好,多虧縣農業局給我安裝的這個寶貝疙瘩——‘大棚管家’,今年我可要豐收了!”
沈家村無公害富硒蔬菜生產基地位于平安縣高原富硒現代農業示范園,近年來,平安縣通過現代農業蔬菜發展項目的示范帶動,建設新型高標準溫室150座,種植茄子、番茄、西葫蘆等蔬菜。
“由于菜農很難實現人工精確調節設施農業環境,加上農技人員數量有限,因此往往無法充分發揮設施農業應有的效應。”平安縣菜籃子辦公室主任保延福介紹說,針對這種情況,平安縣農業部門加快設施農業物聯網的應用推廣示范力度,在青海省農牧廳的支持下,與聯通公司合作,在該基地安裝“大棚管家”60套,運用物聯網溫室大棚環境實時監控系統,實時采集溫室內的空氣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數據,通過手機語音短信告知農戶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
“原先管理大棚,全憑經驗、靠感覺。如今,瓜果蔬菜怎樣保持精確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如何實行按需供給?有了‘大棚管家’之后,它馬上就報給你了,通過手機我都能看到,什么時候澆水、通風,這樣一來,心里就有數了。現在坐在家中也可了解大棚內的實時情況,不用天天鉆棚了。”許正榮樂呵呵地說,自從裝上了“大棚管家”,大棚的管理工作輕松多了。
自從有了“大棚管家”,菜農的眼睛多了,手臂長了,通過手機監測蔬菜溫室的運行,就可及時對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度等指標進行調整,從而使農作物始終處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之中,這不僅減輕了菜農的勞動強度,而且達到了增產、改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相關文章
青海初步建成“三維城市管理系統” 讓城市管理更“智慧”
日前,經過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積極開展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服務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已初步建成青海省“三維城市管理系統”。
青海初步建成“三維城市管理系統” 讓城市管理更“智慧”
日前,經過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積極開展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服務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已初步建成青海省“三維城市管理系統”。
“智慧青海”信息產品向公眾展示
12月18日,中國聯通服務“智慧青海”專題論壇暨智慧城市展示活動,在青海會議中心舉行。這是中國聯通與省政府簽署“智慧青海”戰略框架協議后的首次實踐活動。
中聯通與青海共推“智慧青海”戰略合作協議落地
12月18日,省政府在青海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聯通服務“智慧青海”專題論壇暨智慧城市展示活動。此舉是繼半個月前省政府與中國聯通集團簽署《“智慧青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后,政企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協同推進青海信息產業發展的一項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