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無需排隊 “智慧醫療”服務今年將惠及孩子
1月18日,夏女士到市中醫院去看望一個病人,走進門診大廳,被一排紅白相間的機器吸引住了,旁邊有個易拉寶上寫著“診間付費,免排隊趕緊開通市民卡‘智慧醫療’吧”。
“智慧醫療”是什么東西?“診間付費”又是什么意思?
夏女士詢問了服務臺的工作人員,才知道這是杭州市衛生局推出的一項新服務,市民卡開通“智慧醫療結算”功能后,看病時不用再一次次去窗口排隊了,系統會自動將藥費扣除。
市中醫院診療服務臺的護士說,1月18日下午4點時,當天已有200多人來開通這項功能了。
目前,這項服務已經在市一、市三、市中醫院、市紅會醫院四家開通。
結算端口開到醫生電腦
開藥時錢也付掉了
都說看病難,到了醫院,最煩的是什么?
等待!真正看病的時間,反而用不了多長。
除了掛好號等待醫生,還得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排隊。
掛號排一次隊,醫生開化驗單付錢排一次隊,醫生開藥還要去排一次隊,拿藥有時還得排一次隊,算下來,一般情況下,去次醫院至少得排四次隊,這還不算上有時驗完血還要去做個B超什么的。
有時看著窗口那長長的隊伍,令本來為生病煩惱的病人更加心煩了,而且要耗費大量的等待時間。
為了縮短這個時間,有些病人就采用了人海戰術。一次看病,三四個人出動,醫生在看病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在窗口排著了,等到化驗單開出來,排隊那人也快輪到了。
“智慧醫療”結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杭州市衛生局與市人力社保局、市經信委及市民卡公司多次協調,去年10月20日,作為以市民卡結算的“先診療后付費”服務試點醫院,杭州市紅會醫院正式啟用市民卡智慧醫療結算功能。
去年11月26日,杭州市一醫院在部分科室試點運行。
去年12月,市三醫院、市中醫院開始試點運行。
根據計劃,今年1月底前,所有市屬醫院都會推廣實行。
據杭州市衛生局技術人員介紹,市民卡智慧醫療診間結算是通過技術手段,把市民卡的結算端口開到了醫生的電腦上。市民卡上有兩個賬戶:醫保卡賬戶和市民卡賬戶,市民開通智慧醫療結算功能后,病人的市民卡賬戶上只要有足夠的錢,醫生在開藥、開化驗單、開檢查單的時候,錢就已經付掉了,該走醫保的走醫保賬戶,該自付的通過市民卡賬戶支付掉了,不用一次又一次地到窗口排隊了。
針對沒有醫保的自費病人,市中醫院、市三醫院與部分銀行聯合,推出了“快醫通”和“銀醫通”,功能和市民卡賬戶類似,就是把自費的診療和[FS:PAGE]藥費,通過和綁定的銀行卡支付,當然,前提是銀行卡里得有足夠的錢。這種方式,和信用卡綁定還款類似。
近萬人已經開通智慧醫療賬戶
老年人用的還不多
邊看病,邊付費,這幫助病人擺脫了多次排隊的難題。
截至今年1月13日,在四家醫院開通“市民卡智慧醫療結算功能”的用戶已近1萬人,用戶交易筆數1.5萬多筆,交易金額達46萬元。在市三醫院,“銀醫通”結算方法也受到歡迎,已有16934人次使用“銀醫通”。
另外一個數據,目前杭州市持市民卡人數為700多萬人,其中杭州市區300多萬人,市民卡用戶在杭州各市屬醫院的就醫病人數量中占80%左右的比例。
這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市民卡沒有開通“智慧醫療”結算功能。
據市衛生局分析,這可能是新的服務推出來后,市民還沒有熟悉,也沒想到要去專門開通,偶爾去一次醫院,也覺得還要專門去開通一下太麻煩,還不如按照老習慣去窗口排隊。其中,老年人開通的比例更加低了。
為此,市民卡開通“智慧醫療”結算功能的地方,除了醫院門診服務臺外,市民卡所有服務網點及銀行代辦服務網點目前均可受理開通、充值業務。充在市民卡賬戶上的錢在醫院看病之后如有結余的話,既可以存在卡里用于下一次就診,也可以在開通了市民卡應用的商場、超市(除聯華)用于購物和加油站加油付費。
開通到底麻煩不麻煩,昨天,記者到市中醫院實地體驗了一番。
在市中醫院的自助機邊,有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在指導,在她的幫助下,一步步點擊進入開通界面,插入市民卡,掃描二代身份證,一兩分鐘時間,開通成功。可以說,如果開通還是很方便的。
針對開通人不多的問題,夏女士建議,市衛生局應該多到社區去推廣一下,最好活動現場就能開通,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人特別是老年人知道這項服務了。
沒有市民卡的孩子
可以跟大人的市民卡賬戶綁定
大人排隊的問題解決了,可是,有孩子的家長提出來了:沒有市民卡的孩子怎么辦?
別急,市衛生局已經在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這個問題了,這個問題,也會在今年得到解決。
市衛生局工作人員介紹,孩子的問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上小學及以上的,他們有學籍卡,可以在學籍卡里開通市民卡賬戶功能,預計今年2月起,萬一生病,也可以不用排隊了。還沒上學的,可以用少兒醫保的兒童卡跟家長的市民卡賬戶進行綁定,從家長的賬戶中支付,預計今年4月左右能夠實施。
如果這一切都能按照計劃能實施的話,一種理想的[FS:PAGE]就醫狀態是:病人去醫院的話,可以先在家里用電腦上網或打電話114、12580預約掛號,根據市衛生局推出的分時段診療,病人的預約掛號能精確到具體的時間段,也就是說,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到醫院就可以了,而不用去醫院等著。差不多時間到醫院了,直接到醫生診室門口等候看病。看病時,費用在醫生診室也就付掉了。
民情點評
這樣的智慧
值得期待
人吃五谷雜糧,就免不了要有跟醫院打交道的時候,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萬一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那叫一個煩啊!
看病難,看病煩,這是一個老問題了,比如“三長一短”問題,即掛號、候診、檢查排長隊,而看病時間短。有個熟悉的笑話,排了半天的隊,好不容易看上醫生,最后發現看病原來是自問自答。
杭州市衛生局推出的分時段診療制度和“智慧醫療”結算功能,通過科技手段等硬件設施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百姓看病煩的問題,是一項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
這一步的邁出,如果能達到理想的狀態的話,可以說影響是巨大的。
杭州市衛生局的新政獲得了好評,能做到如此,首先政策制定者要站在被服務者也就是病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人民群眾最需要什么,政府部門就往哪方面努力,這種換位思考帶來的服務,才是實施在人民群眾的心坎上的好服務。
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行業,社會對醫療行業的關注度非常高,排隊只是其中一方面,其他還有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醫患關系處理等等問題,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部門同樣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來思考,來出臺政策。
這樣的換位意識,不僅適用于衛生部門,同樣適用于其他的政府部門。
在民生領域,我們期待著涌現更多這樣的智慧舉措,期待服務于民的意識造福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關文章
智慧醫療醫囑執行解決方案
實現“5R”管理目標最大程度減少醫療差錯在醫療護理中,給藥錯誤造成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往往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醫護人員應當確保正確用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集成了條碼和RFID技術的手持P...
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物聯網+醫療”未來可期
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能遠程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需要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多種技術。面對傳統醫療行業醫療系統碎片化、醫療信息孤島、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等痛點,智慧醫療應運而生。傳統的醫院就診存在著很多痛...
大數據助推智慧醫療發展,萬億藍海下需要注意三點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與追求的不斷提升,使得醫療健康所受到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加速崛起,醫療大數據價值也日益凸顯。根據2016年我國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