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博山供電安全生產4520天
01月24日訊 再次歷練了近幾日冰雪、低溫和冬季用電高峰的考驗,博山電網運行安然無恙。截至2013年1月22日,實現連續安全運行4520天。這成績的取得,源于國家電網淄博供電公司博山供電中心大力加快建設智能電網,扎實做好電力保障工作,確保客戶安全可靠不間斷供用電的結果。
智能電網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和先進的控制方法、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運行。
去年以來,博山供電中心不斷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使一批重點電力工程項目落地開工。其中,220千伏石馬變電站于上年4月27日投運,提升了博山南部電網供電能力。110千伏海眼變電站目前已經開工建設,投運后將全面提升博山北部電網供電能力,滿足開發區工業園及白塔地區用電需求。完成110千伏中石變電站選址以及110千伏白塔變電站擴建的初設、環評等工作。配網方面,積極籌措資金對全區配電線路實施智能化改造,已經完成57條配電線路智能化改造任務,安裝分段及拉手開關117臺、分界開關620臺,計劃今年對剩余25條線路實施智能化改造,全區配電線路將全部實現智能配網,配電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全面提升。完成良莊站新建線路和10千伏峪口線、蛟龍線等線路改造等八項配網工程項目。
新建10千伏線路7.63千米,改造10千伏線路30.18千米,新增公配變壓器23臺,容量20585千伏安,有效解決了簸箕掌線、峪口線等線路過負荷狀況。為解決佶締納仕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用電需求,新建10千伏線路一條。城鄉中低壓電網建設加快實施,全面完成3050萬元農網提升改造工程,對四個鄉鎮24個村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新建配電室13座,敷設電纜87.79千米,架設絕緣導線48.13千米,提高農村電網的絕緣化率和供電電壓質量。完成10個電氣化村建設,已建成2個電氣化鎮,237個電氣化村。不斷加快實施城市“一戶一表”改造,去年完成改造9772戶、安裝智能表16.39萬只,用電信息自動采集覆蓋率達到93.52%。先后對汽車四隊、力航化工、云霓制釉、天博鐵路物資等5個老舊小區17棟宿舍樓進行改造。
圍繞客戶用電需求,對預建、在建、投產的省市區重點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全力以赴做好項目配套電力建設。先后完成35千伏晶鑫晶體專線、10[FS:PAGE]千伏魯橋專線、10千伏鈦白I、II線專線、10千伏智立檢測專線、10千伏高速I線等重點工程建設工作。全年新增高壓客戶141家,新增變壓器容量72770千伏安。
博山供電中心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突出抓好隱患排查治理。供電設備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為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