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軟件如何借云突圍
近幾年“核高基”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與用戶的期望仍然存在著差距。從基礎軟件來看,如果我們的發展還按照原來的思路,很難超越國外的技術和市場壁壘。國外基礎軟件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地位,是與用戶需求緊密互動的持續累積。如果按照原來的技術架構,中國基礎軟件企業沒有時間和機會與用戶需求互動,先機已經失去。阿里云總裁王堅認為要想真正突破,必須抓住云機會,真正到云上去研發。
這幾年,筆者采訪過許多中國的基礎軟件企業,他們都與王堅持有相同的觀點,即云計算是中國基礎軟件實現更大突破的機會。所以很多基礎軟件企業開始嘗試用云思路、云架構來進行基礎軟件的研發。但從目前來看,中國基礎軟件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邁向云間的步伐依然有差距,這個差距與研發投入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研發思路和研發理念的差異。很多企業都沒有意識到,基礎軟件要想真正“云”化,必須到真實的云環境和云需求中進行互動和聯合研發,滿足真實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方之熙曾經對筆者坦言,要想做好物聯網研發,需要真實的環境、真實的需求,如果是實驗室模擬再到真實環境放大,結果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英特爾把物聯網研究院放到了中國,并選擇與北京市、中科院合作,這兩個合作方正好有關鍵的資源:需求資源和技術資源。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再到阿里云當總裁的王堅,有深厚技術背景。他坦言,云計算的研發同樣必須基于實踐、基于運營,只有運營起來才能真正知道問題所在、挑戰所在。他特別希望阿里云這樣的平臺、環境、用戶需求資源能夠為中國的基礎軟件企業所用,加速中國基礎軟件、云計算產業的突圍,無論是聯合投入還是聯合研發,哪種形式都行。
IT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融合創新的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模式已不再是在實驗室研發,然后拿到市場上去檢驗。今天信息技術創新的關鍵,并不在于個別芯片技術或者算法的創新,而在于如何應用和組合已經成熟的技術,結合具體地區、具體行業情況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云計算的發展正是體現了這樣的特征。
參與IBM沃森研發的科學家曾向筆者透露,沃森中所用的幾大核心技術全部是采用人類已經成型的科技成果,沃森計算機答題成功率從10%上升到80%直到99%,就是IBM科學家們不斷將這些關鍵技術在一個系統中進行不同的組合配置、調優而實現的。它的核心是系統技術創新,而不是單個技術上的突破。沃森的突破再一次驗證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定律。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