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運算邁入新紀元 催生IT架構革命
在技術演進與海量數據的催生下,”智能運算”將邁入新紀元,機器認知系統能分析信息,從中得出對企業有用的洞察。在此趨勢下,將云端、數據分析、安全等機制升級,才能有效策動企業轉型。
全球化讓整個世界快速連動、相互影響,”前端轉型(Front-office Transformation)”是全球現正共同經歷的變革之一,社群媒體、手持裝置和移動力改變了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模式,值此同時,物聯網、電視、網絡通訊的三網合一,更掀起了新革命。
根據IBM 2012全球CEO調查報告指出,71%的CEO認為直至2015年,”科技”都將是推動變革的首要動力;換言之,全球的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景氣循環,更需要有結構性的改變,而IT基礎架構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驅動了智能運算全新紀元的來臨。
備妥要件 邁向認知運算紀元
回顧IT基礎架構在智慧運算的發展歷程,第一紀元是”基礎運算時代”,當時的IT基礎架構以自動化為主,無法根據需求做任何改變;接著第二紀元是”可編程計算機(Programmable)時代”,雖可調整架構,不過是由人來決定該如何調整,也是目前普遍可見的作法。而已經到來的第三紀元,是”認知運算(Cognitive)時代”,其特色是智能及互動,機器有學習能力,會因環境而產生不同結果,例如目前被應用于醫療協助、銀行風險控管的華生超級計算機(Watson)。
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總經理黃維德表示,企業自身的IT基礎架構能否順利邁向認知運算,成為變革的助力,主要取決于幾項條件:讓所有應用程序及資源發揮最大效能;協助提供豐富且可執行的洞察力;運用移動、社群、云端等新科技,在每個接觸點提供絕佳的使用體驗。對此,云端建置、數據分析與信息安全,是三大必備的落實條件。
一、云端建置:調查機構IDC指出,多數企業目前仍將70%的IT預算用于系統的日常營運與維護,但未來卻有高達80%的新應用程序將透過云端傳遞,顯見企業正面臨基礎架構轉型的關口。云端運算是開發企業創新與價值源頭、改善速度與靈活性,以及高效能與擴充性基礎架構的基石。而IBM在2011年的CIO調查中也發現,有60%的受訪CIO將”云端運算”列為前瞻計劃里的優先要務,比2009年的33%倍增。
&nbs[FS:PAGE]p; 二、資料分析:分析機構Forrester表示,到了2020年,全球互聯裝置將增至220億臺;IDC則認為,數字內容將在2015年突破8ZB(zettabytes),其中有90%是非結構式信息,善用海量數據將有助于提供有用的洞察力;數據分析基礎架構必須跨越辦公室環境,與真實的商業世界結合,才能展現共享值得信賴的信息、提供營運信息可操作的洞察力、降低商業營運風險等效益。
三、信息安全:IBM研究顯示,IT基礎架構每天平均遭遇6萬次攻擊,對此,基礎架構必須能保護數據并降低風險,這包括確保信息安全與完整、可信賴的身分與存取管理、以最低經常開銷達到法規遵循要求。
升級設備 省下支出以投入創新
IBM依據智能運算概念,推出關鍵級企業系統的大型主機System z Power Systems、專家整合系統PureSystems、智能儲存系統,以及企業入門級系統(System x、入門級Power Systems,與入門級Storage系統)。IBM已利用智慧運算進行全球基礎架構轉型,有效降低了25%的IT支出,將資源轉投資在更多轉型和創新,IBM伙伴與客戶也有同樣的成功經驗。
意大利的解決方案供貨商ZUCCHETTI以IBM SmartCloud建置私有云,服務器數量由原先的700臺遽降至16臺,能源成本節省高達97%,所能支持的工作負載量卻是舊架構的20倍。德國汽車產業公司FleetBoard則對10萬輛卡車的現況與位置進行實時追蹤,結合信息分析及駕駛人員訓練,提升物流流程效率與時間管理,能源消耗降低了5%至10%。
IBM持續推動”智慧的地球”愿景,而智慧運算不僅是IBM在創新與持續轉型的驅動力量,亦將成為企業的最佳助力,以更符合需求、效益及目標的IT設備與系統,突破重重的營運挑戰與激烈競爭,取得致勝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