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物聯網領域風云人物
華夏物聯網訊:2009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在面向科技界發表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正式將物聯網定位于我國五大新型戰略產業之一。這距離他親臨無錫,在劉海濤領銜主導的“感知中國”中心考察的日子,過去不到三個月。
而劉海濤和他的同仁們,在這一天到來前,已苦干了十年。而今,劉海濤正在經歷著人生中另一個重要階段——由一名科技工作者向一名企業家角色的蛻變,他稱,“這是我的使命”。

自信:“感知中國”比“智慧地球”更深遠
“整個物聯網作為一個產業領域去研究推進,始于1999年,那時候我們團隊是跟國際同步,甚至比國際還要早一些開始推進。”劉海濤談到此點,自信與豪情溢于言表。
迄今為止,信息產業已經歷了兩次浪潮革命,分別以PC機和通信網絡為代表。在這兩波浪潮中,中國都未占優勢。值得欣慰的是,在以物聯網為代表的第三波浪潮中,中國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占據了制高點。2008年,國際傳感器網絡標準化首屆大會在上海召開,本屆大會上,物聯網的發展方向、技術體系、產業架構等,都由我國提出。“這標志著我國在信息領域,擁有了難得的國際話語權。”
自從溫家寶明確提出要在中國建立“感知中國”中心后,很多人將其與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發展戰略相提并論。劉海濤卻直言:“我個人認為‘感知中國’要比‘智慧地球’更高、更深遠。因為我們立足于更透徹地感知,而這是處理的前提。”
談未來:物聯網與百姓生活并不遠
物聯網雖然在學界很熱,但在普通市民中,了解它的人并不多。那么,物聯網又怎樣在中國眾多新興產業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劉海濤表示,物聯網生活的全面到來尚需時日,“因為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工程”,但相關產品的推廣工作已經在做。比如目前運用最多的安防系統,在無錫機場、世博會場乃至一些小區安保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望前景,物聯網的明天無疑是美好的,但劉海濤在樂觀中也流露出幾點憂慮。他認為,目前而言,中國整個物聯網產業還處在一個小、雜、散、低的狀態,亟需攻克規模產業化的瓶頸,打通產業價值鏈。
此外,劉海濤認為,自身還存在著由一名科技工作者向企業家轉型的困難。這也是中國諸多科技工作者遇到的普遍困難。他現在正在努力適應這種轉變,未來的理想是以無錫為支撐,逐步把物聯網產業做大做強,真正實現“人人相通、物物互聯”的美好世界。作者:劉浩浩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