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
民盟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 黃靜
黨的十八大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并作出了“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的具體部署。這充分反映了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黨中央對信息化的高度重視,必將對今后十年我國信息化進程和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盡管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強勁、發展迅猛,但總體而言,其發展仍然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顯著特征。具體表現為:信息產業基礎不牢,信息應用系統嚴重依賴于國外的核心技術和基礎產品;信息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沒能形成信息技術的創新生態系統;文化實力和競爭力不強,信息內容生產不夠豐富多樣;基礎數據儲備不足,在大數據的競爭中已經處于下風;信息與網絡空間安全形勢堪憂。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后,我國各級政府和企業積極主動抓住危機后面的機遇,紛紛把信息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先后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掀起了一輪輪的投資熱潮。然而,仔細分析這些投資熱點以及投資的效果就會發現,其中的許多投資帶有比較大的盲目性,脫離了國家或者本地區的實際需求和發展階段,大量的建設投資對用戶市場、基礎條件、收益回報、商業模式和技術的成熟度沒有充分和實事求是的論證。
3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委發布了《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給出了我國數據中心特別是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與布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出了“強化政策引導,加強應用引領,夯實網絡能力,落實安全保障,發揮示范作用”保障措施,如果能夠得到落實,對于規范和指導我國數據中心的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里,結合我國現階段的技術與市場發展實際,提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的建議如下:
準確把握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以應用和服務為核心,以業務模式的創新為導向,部署與支持相關的產業基礎能力建設。信息產業的核心不在于建設多少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重要的是“中心”有沒有數據,有沒有建立在數據之上的應用和服務,以及由此產生的商業模式。
扎實推進核心關鍵技術研發。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目前許多產業概念的提[FS:PAGE]出超前于相關的技術發展,特別是這些概念又是由外國人提出來的,我們的技術研發基礎更加薄弱。2009年,中央領導提出了“感知中國”的信息化目標,中國科學院將這一目標細化為“萬億級終端接入,ZB(10的21次方字節)級數據量的處理,2個數量級的能耗降低,端到端的可靠信息傳送與服務保障,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網絡體系結構和安全保障體系能力建設”,這當中包含著大量的科學與技術問題。天睿公司全球合作伙伴計劃首席分析官比爾·福蘭克斯指出,“只有那些能夠充分駕馭大數據的企業,才能從中獲益并得到快速發展。”我們必須沉下心來,老老實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迎頭趕上,在新一輪的產業競爭中不再淪為苦力。
加快培養信息技術人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智力的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的大學要加快師資引進與培養,充分理解信息技術的人才需求,合理安排招生規模,及時更新相關課程;企業除了要面向國內外人才市場,積極參與國際人才競爭,還要注重已有人才的培訓與使用,盡快建成知識層次合理、學科結構搭配、技術水平一流、業務能力精湛的人才隊伍。
把信息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物聯網直接把物理世界與網絡世界跨域連接為一體,云計算把個人的、企業的、政府的數據放到了一個云端的“大筐”里,大數據技術從數據中獲取情報和隱私的能力將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如果我們沒有安全意識,沒有可信、可靠的安全技術,信息化的速度越快,安全的風險越大。
進一步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我國的骨干光纖網絡覆蓋率高,寬帶普及率較高,但多數用戶的數據下載速度還是趕不上高度信息化的需求,平均速度只有4兆字節/秒,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7.4兆字節/秒。
此外,為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公民個人隱私,打破行業之間的封閉與“信息孤島”,減少重復投資與浪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政府應盡快在信息與數據安全、云平臺結構、系統效能比、傳感器等共性關鍵技術方面,組織研究和建立國家或行業標準,統一不同系統之間的軟硬件接口與數據格式,建立技術準入的門檻,以保證信息技術產業的整體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安徽省:2022年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4個萬億產業
2021年1-11月,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兩年平均增長8.1%,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圖片來源:合肥日報2021年,安徽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718戶,新增...
商務智能將緊隨信息技術發展腳步
商業智能(BI)跟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等趨勢在不斷發展,以下是關于2012年商業智能(BI)的六大發展趨勢,內存分析,可視化發現,大數據,移動BI,云計算,社會BI。2012年,依靠各類宣傳,BI市場雖然維持了平衡,但歐洲...
2011(第三屆)中國國際下一代信息技術、無線通訊網絡與物聯網應用展覽會
信息技術產業是運用信息手段和技術,收集,整理,儲存,傳遞信息情報,提供信息服務,并提供相應的信息手段,信息技術等服務的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了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對象,其中信息技術被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
專家:世博將改變世界信息技術格局
雖然世博會所帶來的效應是多方面的,但都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世博會一直被人們稱之為“經濟奧運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科技對社會進步的影響越來越大,或者稱之為“科技奧運會”更為貼切些。“在歷屆世博會的亮點中,創新一直是永恒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