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寶藏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推動產業生態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跨界競爭的挑戰日趨嚴峻,產業融合的空間前所未有。在日前舉辦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ECTE)新年學術沙龍上,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融合時代的信息服務業”展開深刻探討,碰撞出許多智慧的火花。記者梳理出其中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助理呂廷杰:
大數據分析具有重要價值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助理呂廷杰認為,分析大數據背后的關系會產生重要的產業機會。他舉例說,北京的一家公司擬為北京市政府做一個數據分析。由于該公司掌握著運營商基站中的數據,政府要求他們和運營商達成協議,用這些數據分析北京各條環線和主干道上汽車流量的流向與時間分布,以及所有地鐵線路的人流時間分布。這會對北京市的交通規劃產生重大影響,一旦形成商業模式,很多城市都會效仿。然而,用戶的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所以協議應明確規定公司只能分析群體數據,不能分析個人數據。
呂廷杰總結了2012年信息服務業的五大特點。
一是三網融合促進了視頻業務的發展。最典型的事件是中國電信天翼視訊基地在上海成立。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提出,為了讓更多的合作伙伴參與到視頻業務的創作中,不向提供視頻業務的服務商收取流量費。這將大大促進視頻業務的發展。
二是隨著大量的數據應用和3G用戶的普及,通信業被迅速地管道化。因此,流量經營和智能管道的概念被討論得很多。呂廷杰認為,智能管道就是把合適的信息傳給需要的人。
三是社交網絡強占即時通信的商機。呂廷杰說,在微信用戶超過3億的同時,東南沿海某些運營商的短信業務收入卻縮水近20%,彩信業務收入縮水近40%。這個問題引出了“去電信化”的話題。呂廷杰認為,“去電信化”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減少運營商對管道的生產形態的依賴,另外一個是傳統的電信思維進入到IT思維是極其不適應的。運營商老想著做自有業務是不對的,要做好孵化平臺。GSMA曾說過,全球的電信運營商都在做兩個平臺,一個是電子健康平臺,一個是電子學習平臺。
&[FS:PAGE]nbsp; 四是產業鏈的高端正在融合。 如今,其他行業想進入電信行業,電信行業自身也想突圍,這使得產業鏈的相關方產生業務上的融合。過去,設備商和運營商是處在產業鏈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一端,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終端服務商上升到產業鏈的高端。目前,許多移動互聯網的內容服務和終端正產生融合。
五是智能終端引領后PC時代ICT產業的發展。
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部高級顧問張明天:
服務用戶應做到方便、快捷、互動、分享
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部高級顧問張明天在分析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如何改進客戶服務時表示,今天,服務用戶與過去相比有很大的差別,其特點可歸結為“方便、快捷、互動、分享”八個字。
張明天認為,服務用戶最重要的是做好感知,但這點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運營商有極大的差距。她說:“如今,三大運營商要么幫別人賣硬件,要么幫別人賣軟件。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里?就拿最基本的用戶交費的方便和快捷來說,運營商的感知服務都做得很不到位。有不少用戶曾向我反映,寬帶包年到期想要續包,必須到營業廳辦理,為何不能在家上網辦理?”
張明天說,除了快捷和方便,互動和分享是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相比最缺乏的服務意識。她曾經要求運營商把網上營業廳與微博一鍵互動,可相關部門認為,微博一鍵到網廳是可以的,但網廳一鍵到微博沒有任何必要。經常玩微博的人都知道,騰訊推出一些小工具或應用后,都會附帶一句話:“是否一鍵到微博?”點擊后,微博馬上顯示:“我剛剛用了一個小工具,很方便,你也可以試一試。”這就是互動與分享的最直接體現。張明天建議,運營商也可以讓用戶在網廳交完費之后一鍵到微博,起到宣傳效果。
2012年11月11日光棍節,淘寶的營銷策略引發了熱議,可12月12日,淘寶又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嘗試。那就是,所有的淘寶用戶登錄賬號后,系統都會彈出一個框,上面詳細記錄了用戶8年來的購買記錄:第一次登錄是哪一天,第一次購買的東西是什么,寄給了誰,這些流逝的美好回憶使許多用戶感觸很深。張明天說,這就是互聯網企業善于服務用戶的最典型的例子,可是運營商至今連賬單都時常讓用戶看不懂[FS:PAGE],運營商真正做好管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
商業模式是大數據真正的推動力
會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作了題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前景》的演講。呂本富認為,大數據是包括數據、工具、平臺和分析系統等內容在內的非結構化數據,它主要和信息化、信息系統相關聯,具有指向性、開放性和動態性。2012年美國政府發布大數據戰略,投資2.2億美元發展大數據,標志著大數據從此登上世界經濟的舞臺。它的價值在于了解大規模社會行為背后的規律,還可對原來的結論進行證實或證偽,通過觀察、感知、計算、仿真、模擬、傳播等行為進行價值預測和精確定位。
呂本富表示,商業模式是大數據真正的推動力,如果沒有商業模式的驅動,大數據可能會成為泡沫。大數據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三種:圈定用戶和針對性營銷、用戶的關聯性分析、完全個性化的定制。圈定用戶并進行針對性營銷需要精確定位。以電子商務為例,傳統電商推薦多是使用協同算法,挖掘不同產品間的關聯度。信息分類從基礎服務形式下沉到推薦引擎框架底層,不直接推薦結果。大數據時代,營銷將會更多地依賴數據,從而更精準地找到用戶。根據來自不同平臺的數據進一步挖掘和分析,找到這些數據相對應的人群,再將這些群體進行個性化的對比,并以此展開個性化的營銷服務。例如發送EDM,或者流量對接,或者跟傳統搜索結合。在用戶的關聯性分析方面,“大數據”的價值就在于:從海量的數據中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則需要數據的深度描述。
呂本富認為,商業模式中最核心的環節是決策。決策是管理的本質,決策產生價值,決策的精確性來自于信息對稱的程度,信息對稱的程度來自于對信息的挖掘和對數據的梳理。他通過介紹時尚公司Zara挖掘數據關聯性、淘寶對商品數據進行深度描述、奧巴馬大選利用大數據分析等經典案例,剖析了大數據引導的商業模式創新。他指出,互聯網承載著太多的信息和信號,大數據的重要趨勢就是數據服務的變革,把人分成很多群體,對每個人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
大數[FS:PAGE]據增強IT核心競爭力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圍繞大數據與移動互聯網表達了四個觀點。
觀點一:HTML5目前在商業模式上還不成熟,但它一旦成熟,就會引起移動互聯網的改朝換代。姜奇平預測,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的巨頭未必是蘋果或谷歌,有可能是百度、騰訊或Facebook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他說,HTML5和大數據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在網絡基礎設施里面嵌入“智能”,將帶來一場新的大革命。
姜奇平把目前移動互聯網的產業機構稱為集中控制模式,也叫“水庫模式”,平臺好比大壩,用戶被攔在水庫里面。但是到了Web APP時代,將形成“水塘模式”,水庫被炸掉,形成分布式的小水坑,應用不再依托平臺,應用與應用之間將直接產生智能感應。這種模式的變遷來源于大數據和下一代移動互聯網之間的重要聯系點。
觀點二:大數據在產業鏈中將增強IT的核心競爭力。姜奇平認為,移動互聯網是ICT,是IT與CT的融合,這兩個行業各有各的核心競爭力,大數據的到來勢必會加強CT,更會加強IT。姜奇平說,目前三大運營商的市值加起來共3000多億元,這將很快會被整個互聯網企業所超越。
姜奇平把CT比作貿易技術,把IT比作加工技術。他認為大數據將影響“貿工技術”結構,將來會從“流量經營”時代慢慢向“分析和服務”時代轉移,價值主要從“分析”中產生。
觀點三:結構變化帶來新的轉型要求。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沖擊,運營商還沒跟上,但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已經迎面而來。HTML5和大數據的數量、結構、時間都是海量數據。要處理的數據不是模擬信號,也不是簡單的流量信息,而是非結構化的數據,具有多樣性、動態性、快速變更性。姜奇平強調,未來有可能不在數據中心處理數據,而是在本地產生數據,即數據本地化,每個終端的數據都可以與中心的數據及時進行匹配,這實質上是“去中心化”的結構。如何把握數據的快聚快散與多變,而且要求一對一的精準,這對小企業來說如魚得水,但對大企業卻不是那么容易。
觀點四:三五年內運營商還面臨三大機會。一是與互聯網企業共贏的機會。姜奇平認為,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是非常完美的生態合作。基于網業分離和網絡中立,釋放[FS:PAGE]一部分權利可以換來更多的收益,何樂而不為!二是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在一些領域存在互補性,比如電子商務、三網融合、OTT等,合作機會還是客觀存在的。三是競爭的機會。互聯網企業目前經營的業務都是面向個人用戶的,而運營商有很大一部分業務是面向企業用戶的。運營商應在信息化的過程中著力為企業服務,和互聯網劃出一條界線。運營商要充分利用各行各業對數據業務的強烈需求,做好原數據的加工和接口的開放。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