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城建投資八成用于城市路網等交通建設
據悉,近年來包括城市“微循環”、人行過街設施等涉及交通的話題一直為市人大代表廣泛關注,全市城建計劃項目約70%來自人大代表建議或與建議高度一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金芝、肖常谷參加通報會。
投資94億元打通“斷頭路”
針對三鎮內部主干道系統的不足,我市將進一步打通斷、堵頭路,增加干道網絡密度。2009年至2011年,將投資94億元,實施34項主次干道建設。這些工程將在今明兩年內陸續完工,有效改善我市中心城區交通狀況。
———漢口地區:重點解決路網受鐵路分割的問題,新改建5條、續建6條跨鐵路或張公堤通道,分流現有進出城通道交通壓力。目前,解放大道上延線綜合整治工程正抓緊推進,計劃今年12月完成。到2011年,漢口地區將新增主次干道項目12項。
———武昌地區:重點完善武珞路———珞喻路沿線區域道路系統。
———漢陽地區:重點建設濱江大道、四新大道、四新南路、四新北路、龍陽湖東路、芳草路,形成“三縱五橫”總長86公里的骨架干道網系統。
33億元投向70項“微循環”工程
次、支路“微循環”對提高現有道路通行率作用明顯,今年將重點圍繞道路交通擁堵區域和大型項目施工區域,配套開工建設70項“微循環”道路工程,計劃用兩年時間基本建成,總投資約33.3億元。
為實現人車分流,今年還將開工建設60座人行過街設施,其中今年完成30座,明年全部完成。
新華路長途客運站年底外遷
會議透露,為減少市外交通對市內交通的干擾,加快推進市中心長途汽車客運站的外遷工作,今年底將完成新華路長途客運站的外遷工作。
與此同時,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今年7月28日,軌道1號線將建成運營。到2012年,公交線路規模將從現在的266條增加到305條,并規劃建設武珞路———珞喻路等10條公交專用道走廊。
18條道路自行車道“提檔”
據調查,目前武漢市民步行方式出行占40.52%,自行車出行占20.45%,慢行出行方式仍占交通出行主導地位。為此,市建委制定了主城區非機動車道改善實施方案,除對在建、待建市政道路按標準建非機動車道外,將對既有道路非機動車道進行改造。
今年計劃先期對中心城區18條道路非機動車道進行高標準改造,總[FS:PAGE]投資4088萬元,計劃11月底完成。同時今年還將新增300個新型智能自行車站點。
今年完成1萬個公共停車位建設
為緩解停車難,計劃今年完成1萬個公共停車位。目前,國際博覽中心停車場正加快建設,計劃年底完工;精武路停車場、歸元寺立體停車場、江漢二路立體停車場等5個項目已納入今年城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