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驅動山東濱州市向“智造”轉型
濱州市自2010年被省政府批準列入全省“兩化”融合試驗區以來,全面落實“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把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和技術支撐,一大批企業如渤海活塞、亞光紡織、開泰集團、香馳糧油、魏橋創業、華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愉悅家紡、濱農科技、京博控股等等,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裝備、生產過程、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動生產經營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兩化”融合對濱州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和倍增作用日漸顯著。
核心提示:“兩化”融合目標
目標是到2015年,傳統產業信息技術改造的深度和廣度明顯提高,作用效果明顯增強;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產品營銷、企業管理各個環節,企業生產經營實現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協同化;兩化融合對濱州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起到關鍵性作用,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倍增和助推作用顯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為濱州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支撐。
預計到2015年,使傳統產業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計數字化率達到8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所在。
“兩化”融合積極效應凸現
據介紹,“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工作從2011年到2015年,分3個階段推進。目前所有工程正處于試驗建設階段。
“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濱州市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如,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等紡織印染企業在設計過程中采用電腦測配色遠程影像系統、自動滴配料系統、纖維分析系統及耐日曬色牢度測試系統等對采色、配色、對色進行自動控制,使用數字印花設計和織物分色進行紡織面料設計,達到了同行業先進水平。
采用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等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生產過程的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生產控制、質量控制的智能化、精準化,加快了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山東開泰集團有限公司的噴拋丸制造行業信息化改造項目,包括ERP、SCM、MES等應用系統,實現了生產任務可視化排程、上下游產業協同和集團公司高效管控,成為全國鑄造行業“兩化”融合示范工程。
[FS:PAGE]骨干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能級不斷提升,企業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卓有成效,專業化電子商務平臺得到較快發展,帶動了業務流程優化和商業模式創新。如,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的采購招標電子商務平臺注冊供應商超過3000家,可采購的物料明細超過20萬種,實現了網上招投標和供應商管理,節約了采購成本,縮短了采購周期。華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專業鋼鐵交易電子商務平臺——中國鋼鐵超市,現有注冊會員845家,并與中國建設銀行聯合開發了網上“E物通”業務,是國內首創的在線融資模式。
物聯網、云計算、RFID、二維碼、傳感技術、無線網絡技術等應用日益廣泛,促進了智能管控、精細化生產和產品質量追溯。山東華興金屬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基于物聯網的倉儲物流管理系統,通過RFID、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和無線網絡,實現了車輛、出入庫的智能化識別,采用PDA終端設備實現移動實時倉儲管理,形成面向現貨電子交易的金屬物流物聯網集成管理平臺。
著力實施“八大重點工程”
“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濱州市將著力實施“八大重點工程”,即:
行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圍繞實施工業興市戰略,以紡織、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骨干行業為重點,以解決行業共性和基礎性問題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在技術、產品、工藝、設備和業務戰略等方面的融合。
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高、自主創新能力強、信息系統集成好的企業為載體,培育認定信息技術推廣應用中心、數字化裝備制造中心、智能化供應鏈管理中心和能源監測自動化控制中心35家以上,培育行業信息化標桿企業5家以上,推動企業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裝備數字化、經營管理網絡化、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引導企業實施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綠色制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小企業信息化推廣工程。研究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的現狀和需求,組織各通信公司和重點信息服務業企 業,為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設計,開發綜合性、針對性的通訊和信息產品,積極提供先進適用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積極促進中小企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和示范,促進基礎架構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和軟件即服務等云服務類型和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
[FS:PAGE]物流信息化應用工程。推進物流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廣泛應用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發展第三代數字通信技術、可視化技術、貨物跟蹤技術,加大對RFID和移動物流信息服務技術應用的支持力度,積極開發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倉儲管理系統、運輸調度優化系統等運輸領域新技術,提高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建設區域性物流控制中心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
農業信息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實施農業物聯網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項目,研究農業物聯網和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利用物聯網技術探索高效生態產業發展新模式,建設高效生態農業高端研發與現代服務相連接的產業體系,努力打造中國農業物聯網工 程技術研究中心。引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和種養經營大戶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加快農業龍頭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系統、食品安全質量追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
企業電子商務推進工程。支持骨干行業的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密集區建設示范性行業電子商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推動全市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加快推進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示范工程建設,通過應用B2B、B2C等電子商務、遠程技術服務等,連接企業內部物流與企業上、下游及社會物流,實現精益生產與精益物流。建立基于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生產性服務新業態信息化系統。
“兩化”融合服務支撐工程。加快推進“兩化”融合關鍵領域的企業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和研發企業信息化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發展具有高度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信息技術產品和項目。建立“兩化”融合促進中心,產學研結合,集成技術、人才、設備和研發優勢,為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提供支持。組織建立“信息化助企聯盟”,開展“兩化”融合“助企服務行動”,組織信息化專家、通信公司和知名軟硬件提供商面向企業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
新信息產業培育工程。加快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積極引導信息產業發展和傳統企業涉足新信息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制造業,重點發展半導體照明、新型元器件和高性能電子元器件、網絡通信產品、太陽能電池和物聯網等產業。積極培植軟件產業,積極吸引國內外軟件企業和軟件人才落戶濱州,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創辦軟件企業、開發軟件產品[FS:PAGE]。
相關文章
兩化融合創新推動模具產業轉型升級
信息融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是協同利用多源信息進行決策和行動的理論、技術和工具,比僅利用單信息源或非協同利用部分多源信息,提供更準確和更穩健的性能。
兩化融合促進能源行業信息化發展提速
兩化融合:引領智能制造 支撐轉型升級
近半年來,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果展覽會”和兩化融合水平評估、試點示范重點項目的典型引路和帶動下,我國工業各行業兩化融合向更深度拓展,大型企業普遍開展了信息系統綜合集成和產業鏈協同應用,智能技術和智能制造初步發展,工業電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