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鋪就行業智慧路
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針對各行各業信息化需求,度身定制符合特性的信息化產品,政務、民生、公安、教育、交通、醫療、旅游、農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無不綻放著璀璨的移動信息化之花。
政務信息化助建高效政府
信息時代,充分利用通信技術打造高效、親民、以人為本的服務型政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江蘇移動與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深入合作,聯合構筑了12345政府服務熱線、城市應急指揮系統、數字城管、電子政務、權力陽光等信息化應用平臺,有力提高了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一個政通人和、和諧發展的新江蘇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無線智慧城市構架智慧江蘇。江蘇移動在全省積極推進無線智慧城市建設,先后和全省13個地市政府簽訂了無線智慧城市合作協議,推進相關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商務模式創新、運營服務的“落地”。無線智慧城市平臺匯聚了政務、便民、交通、就業、教育、醫療、旅游、金融、購物等十大應用群,截至2012年12月底,已累計上線824項應用,整體建設進度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未來,江蘇移動會努力將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物聯網結合到無線城市的發展當中,積極創造新的增長點,為打造智慧江蘇貢獻一份力量。
12345政府熱線架起民生溝通橋。隨著百姓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社會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趨勢也越來越強。江蘇移動在全省各地市為政府積極打造12345政府服務熱線,整合以往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的政府對外服務電話,變成一號牽頭、多線聯動、24小時受理、一站式公共熱線服務體系。利用手機,通過12345熱線、12345政府公共服務網、WAP網站、短信、Email等,可直接向政府部門咨詢、求助、投訴和建議。作為政府與市民的溝通橋梁,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已經成為百姓傳遞民意、政府知曉民意并提供各類服務的重要渠道。
環保信息化打造綠色家園
一年一度的“兩會”正在召開,央視網就“百姓最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展開的調查中,環保問題投票最多,名列第一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百姓最關注、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江蘇移動多年來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的“碧水藍天”工程,加強環保領域信息化建設。他們與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合作建設“移動執法監察平臺”,將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與移動執法功能有機結合,利用移動終端的便捷性,增強了現場監察執法的能力;牽頭建設“基于TD-SCDMA的面向太湖藍藻爆發監測傳感器網絡”,實現太湖富[FS:PAGE]營養化及藍藻水華分布動態實時智能監測;在泰州、鹽城、無錫等地市與環保部門合作建設污染企業及生態污染整治視頻監控項目……攜手政府用科學和智能手段進行環境保護,營造一個山清水秀的綠色家園。
“移動監察執法管理平臺”,隨時隨地環保執法。江蘇移動與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合作建設的“移動監察執法管理平臺”,融合環境監察、應急指揮、在線監控、移動執法、綜合查詢等多種功能。通過移動終端,環保執法人員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詢污染源審批進程、排污許可證資質、排污口監測等情況,遠程觀看污染源監控點視頻信息,現場完成環境執法信息的動態采集和綜合應用。這不僅緩解了環保部門“人手少、任務重”的矛盾,更大大提高了綜合執法效率。
“環境保護視頻監控”,每時每刻環境監控。江蘇移動為泰州建設了環境保護視頻監控系統,是覆蓋整個泰州市的集成式、多功能、綜合性大型IP網絡監控系統,被檢測點的實時數據可以疊加在對應畫面上進行瀏覽和存儲,后端大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實時對前端監控情況進行反饋,實現事件監控處理、集中錄像、視頻轉發、電子地圖、報警處理、云臺控制等功能,有效減免了污染物超標排放。
“智慧交通”助力出行無憂
江蘇移動以實時交通信息為核心,通過開發關鍵業務、疏通服務通道,構建了城市智慧交通云平臺。平臺收集整合了來自公共交通、客運系統、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等領域第一手交通運輸信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的語音、短信、POC、WAP網站、手機導航等方式直接將交通信息推送給企業和公眾。為企業提供優質信息服務,如在線調查,車輛調度,視頻監控等;為公眾提供便利出行服務,如車務通、一號叫車、電子站牌等,破解城市交通擁堵困擾。
“電子汽車票”構筑安全、快捷網上購票通道。江蘇移動立足無線智慧城市的優勢,針對目前市民出行購票難的問題,通過二維碼、手機支付、短信技術,打造“電子汽車票”業務,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查詢及訂購省內長途汽車票需求。該應用提供江蘇省內11個城市的汽車票在線預訂、移動支付購票、二維碼電子回執憑證、紙質車票兌換等多種功能,讓用戶無須排隊即可在線輕松購票。電子汽車票應用,打破了傳統售票的形式,有效緩解了長途汽車站的售票窗口的壓力,排解用戶在旅游高峰期購票難的問題。后期,該業務將與“我的周邊”、“酒店查詢”、“旅游頻道”等應用進行結合,增加與其他交通類應用的交互,不斷優化可用性與穩定性,用心打造一款為百姓一站式出行服務的專[FS:PAGE]業應用。
“智能公交”讓百姓輕松在家等公交車。在蘇州,江蘇移動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合作,打造園區智能公交。項目包含運營監控中心系統、運營調度軟件系統、電子站牌系統、市民互動四部分,共覆蓋512輛園區公交車輛、410個電子站牌。主管部門在公交車定位信息的基礎上生成面向公眾的公交服務信息系統、面向公交企業的運營管理系統,并以此統計匯總公交線路總體情況,精確掌握公交乘客的客流分布,合理評估公交線網的運行效率。
醫療信息化構筑“健康長城”
“健康是1,事業、財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組成10、100等N種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了人類與社會的和諧旋律……”著名免疫學專家馮理達的這句名言被廣大百姓認可、傳遞。江蘇移動關注百姓健康,積極打造健康信息化產品,利用自身的網絡、移動終端、物聯網技術等信息化手段,為醫療行業提供預約掛號、無線工作站、專家會診系統等一攬子解決方案,為大眾患者、醫院、公共醫療體系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患者就診,提升醫院及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及公眾形象。
“手機預約掛號”破解看病難痼疾。江蘇移動針對“看病難,首難在掛號”的問題,推出12580預約掛號業務。市民只需撥打12580電話,完成姓名、身份證號、預約門診等基礎信息的錄入,即可享受全省80余家三甲醫院的專家預約掛號服務。成功預約后,12580會發送一條服務短信,依據短信內容即可去醫院就診,不用再忍受排隊苦惱。“手機預約掛號”每日向全網用戶提供預約號源超650萬,已提供預約掛號服務超百萬次。
“遠程會診系統”整合醫院優質資源。江蘇移動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共同打造的“遠程會診系統”由視頻會議中心及視頻會議終端組成,可將手術現場儀器檢測數據、監控音視頻數據、視頻會議系統數據、移動辦公終端數據等,通過高速的傳輸網絡進行有機整合和互聯互通,實現遠程專家共同會診。系統打破了各地醫院信息孤島現狀,減少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分布,使得病人能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專家診療服務。
農業信息化開墾“希望田野”
江蘇移動發揮在移動通信網絡、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構建“農信通”平臺,為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涉農企業和廣大農民之間架起信息交流的橋梁,用戶超過300萬;他們與省農機局合作打造“平安農機通”服務,為全省近45萬農機手提供信息化調度手段;提供農業信息化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從種植環境監控、農產品網上商城、休閑農業到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FS:PAGE]、溯源管理系統等,并在蘇州、南京、鹽城等省內多個地市成功應用,為農民增收、農業轉型增效開墾出一片信息化沃土。
現實版“開心農場”現身鹽城。在鹽城,農場工人坐在家里,動動手指點點鼠標,就能查看田間作物墑情,了解溫度濕度信息,實現翻地、播種、除蟲、灌溉和收獲。“鹽都七星農場智慧農業項目”讓現實版“開心農場”美夢成真。除此之外,智能節水節能灌溉、病蟲害防治預警等功能,讓農產品田間管理變得輕松簡單,農作物產量同比增加,為農民增收帶來了直接助益。
“溯源管理系統”農產品放心消費。江蘇移動以農產品條碼管理作為切入點,將RFID和條形碼技術貫穿于農產品信息追溯中,構建全省農產品條碼管理統一數據查詢系統,建立“養殖-屠宰-加工-交易-流通-消費”完整的產業鏈全程信息追蹤與溯源體系。加大農產品的可信度、增強消費者購買信心、提升涉農企業品牌價值。
相關文章
宏碁特色"無線移動教室" 打造教育信息化典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學校未來主要核心競爭力。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得現代人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人才教育的培養要求也更加的嚴格。
物聯網: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戰略制高點
盡管海內外專家人士也無法一下說清“物聯網”,但與它類似的概念,早在10多年前,就在美國市場流行。而日本6年前也規劃過類似的藍圖。而它雖然至今并未成為主流應用,但它們不遺余力地向全球市場滲透,顯示出這是一場爭奪未來全球信息化浪潮...
物聯網技術推動安防信息化
當前,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走向安防監控市場,智能網絡監控發展很快,如何把握住網絡監控市場的機遇,還需要集成商和行業渠道商認真思考。
關于舉辦“2010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相關企業: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