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物聯網發展現狀
[ 導讀 ] 在2012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650億元,比上年增長38.6%,現在從我國物聯網的快速增長,來看看全球其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物聯網發展情況。
物聯網被認為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能夠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越來越重視該產業的發展,也把其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的著力點。主要國家政府和地區均發布技術開發服務草案,以此為手段來提升國家競爭力,發展本地區物聯網產業。
美國物聯網:
美國非常重視物聯網的戰略地位,在國家情報委員會(NIC)發表的《2025對美國利益潛在影響的關鍵技術》報告中,將物聯網列為六種關鍵技術之一。美國國防部在2005年將"智能微塵"(SMARTDUST)列為重點研發項目。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全球網絡環境研究"(GENI)把在下一代互聯網上組建傳感器子網作為其中重要一項內容。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總統簽署生效的《2009年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中提出在智能電網、衛生醫療信息技術應用和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這些投資建設與物聯網技術直接相關。物聯網與新能源一道,成為美國擺脫金融危機振興經濟的兩大核心武器。
美國現在仍在草案討論階段。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為了制定相關法規,已經招集蕊片、模組、終端、通信等企業召開共同會議。國家信息委員會已將物聯網選為2025年前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革新技術(DisruptiveCiviLTechnology)”之一。
美國在物聯網的發展方面再次取得優勢地位,EPCglobal標準已經在國際上取得主動地位,許多國家采納了這一標準架構。并且,美國在物聯網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RFID技術最早在美國軍方使用,無線傳感網絡也首先用在作戰時的單兵聯絡。新一代物聯網,網格計算技術等也首先在美國開展研究,新近開發的各種無線傳感技術標準主要由美國企業所掌控。在智能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開發方面,美國也領先一步。例如,佛羅里達大學和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開發的低功耗、低成本的MEMS運動傳感器、Rutgers大學開發的多模無線傳感器(MUSE)多芯片模塊、伊利諾斯州Urbaba-Champaign大學開發的熱紅外(IR)無線MEMS傳感器等,這些技術將為物聯網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國家層面上,美國在更大方位地進行信息化戰略部署,推進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重組,鞏固信息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在爭取繼續完全控制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根服務器的同時,在全球推行EPC標準體系,力圖主導全球物聯網的發展,確保美國在國際上的信息控制地位。
歐盟物聯網
歐盟的政策則更加細致。將以“第七次架工作大會”為契機,進行對物聯網的進一步研究。同時,為應對物聯網中[FS:PAGE]有可能發生的安保問題以及隱私侵犯問題做出應對計劃,計劃發布14個行動案。歐盟現在已經開始收集有關方面的意見,用來建立相關的工作構架。
2009年6月,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及地區委員會遞交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以確保歐洲在構建物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2009年10月,歐盟委員會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對外發布了物聯網戰略,提出要讓歐洲在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基礎設施發展上領先全球,除了通過ICT研發計劃投資4億歐元,啟動90多個研發項目提高網絡智能化水平外,歐盟委員會還將于2011-2013年間每年新增2億歐元進一步加強研發力度,同時拿出3億歐元專款,支持物聯網相關公司合作短期項目建設。
中國物聯網
在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進行基礎構架。2020年“中長期科技發展計劃”中就包含物聯網。現在,中國為成立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正在籌集產業基金。也準備在北京構建集中開發區。并提出到2015年,要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重要領域中的規模示范應用,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安保能力將有明顯提高。
不過和美國相比,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完善度上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和中興華為這一類的系統設備商都已是世界級水平,但是其他環節相對欠缺。物聯網的產業化必然需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移動運營商等上下游廠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國發展物聯網,在體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強廣電、電信、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統的建立。加快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進程。產業鏈的合作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
日本物聯網
日本的“I-JAPAN2015”計劃就是為了構建以人為本的數碼社會。而構建物聯網就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一環。日本總務省已經開始詳細制作計劃,以規范這種新生的商業模式。日本是第一個提出"泛在"戰略的國家。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產業的主管機關總務省(MIC)提出U-Japan戰略。2009年7月日本IT戰略本部提出I-Japan戰略2015,目標是實現以國民為中心的數字安心、活力社會。在I-Japan戰略中,強化了物聯網在交通、醫療、教育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
美國物聯網:
美國非常重視物聯網的戰略地位,在國家情報委員會(NIC)發表的《2025對美國利益潛在影響的關鍵技術》報告中,將物聯網列為六種關鍵技術之一。美國國防部在2005年將"智能微塵"(SMARTDUST)列為重點研發項目。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全球網絡環境研究"(GENI)把在下一代互聯網上組建傳感器子網作為其中重要一項內容。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總統簽署生效的《2009年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中提出在智能電網、衛生醫療信息技術應用和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這些投資建設與物聯網技術直接相關。物聯網與新能源一道,成為美國擺脫金融危機振興經濟的兩大核心武器。
美國現在仍在草案討論階段。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為了制定相關法規,已經招集蕊片、模組、終端、通信等企業召開共同會議。國家信息委員會已將物聯網選為2025年前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革新技術(DisruptiveCiviLTechnology)”之一。
美國在物聯網的發展方面再次取得優勢地位,EPCglobal標準已經在國際上取得主動地位,許多國家采納了這一標準架構。并且,美國在物聯網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RFID技術最早在美國軍方使用,無線傳感網絡也首先用在作戰時的單兵聯絡。新一代物聯網,網格計算技術等也首先在美國開展研究,新近開發的各種無線傳感技術標準主要由美國企業所掌控。在智能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開發方面,美國也領先一步。例如,佛羅里達大學和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開發的低功耗、低成本的MEMS運動傳感器、Rutgers大學開發的多模無線傳感器(MUSE)多芯片模塊、伊利諾斯州Urbaba-Champaign大學開發的熱紅外(IR)無線MEMS傳感器等,這些技術將為物聯網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國家層面上,美國在更大方位地進行信息化戰略部署,推進信息技術領域的企業重組,鞏固信息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在爭取繼續完全控制下一代互聯網(IPv6)的根服務器的同時,在全球推行EPC標準體系,力圖主導全球物聯網的發展,確保美國在國際上的信息控制地位。
歐盟物聯網
歐盟的政策則更加細致。將以“第七次架工作大會”為契機,進行對物聯網的進一步研究。同時,為應對物聯網中[FS:PAGE]有可能發生的安保問題以及隱私侵犯問題做出應對計劃,計劃發布14個行動案。歐盟現在已經開始收集有關方面的意見,用來建立相關的工作構架。
2009年6月,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及地區委員會遞交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以確保歐洲在構建物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2009年10月,歐盟委員會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對外發布了物聯網戰略,提出要讓歐洲在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基礎設施發展上領先全球,除了通過ICT研發計劃投資4億歐元,啟動90多個研發項目提高網絡智能化水平外,歐盟委員會還將于2011-2013年間每年新增2億歐元進一步加強研發力度,同時拿出3億歐元專款,支持物聯網相關公司合作短期項目建設。
中國物聯網
在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進行基礎構架。2020年“中長期科技發展計劃”中就包含物聯網。現在,中國為成立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正在籌集產業基金。也準備在北京構建集中開發區。并提出到2015年,要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重要領域中的規模示范應用,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安保能力將有明顯提高。
不過和美國相比,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完善度上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和中興華為這一類的系統設備商都已是世界級水平,但是其他環節相對欠缺。物聯網的產業化必然需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移動運營商等上下游廠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國發展物聯網,在體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強廣電、電信、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統的建立。加快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進程。產業鏈的合作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
日本物聯網
日本的“I-JAPAN2015”計劃就是為了構建以人為本的數碼社會。而構建物聯網就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一環。日本總務省已經開始詳細制作計劃,以規范這種新生的商業模式。日本是第一個提出"泛在"戰略的國家。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產業的主管機關總務省(MIC)提出U-Japan戰略。2009年7月日本IT戰略本部提出I-Japan戰略2015,目標是實現以國民為中心的數字安心、活力社會。在I-Japan戰略中,強化了物聯網在交通、醫療、教育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