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我國智能交通中的應用
[ 導讀 ] “十一五”期間國家綜合智能交通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以提供人性化交通運輸服務、發展交通系統智能化技術和安全高速的交通運輸技術作為項目研究,重點布置了五個子項目。
示范項目中應用了眾多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可能主流技術。如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綜合系統示范項目中全國首次規模應用交通高清監測技術、提供個性化實時交通信息服務;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術綜合集成系統示范項目中基于手機移動技術采集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基于視頻或激光技術的世博場館客流監測系統、上海虹橋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智能交通系統、上海世博會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都是亮點,也都是首次規模性項目應用。除此之外,國家“863”計劃設立智能交通系統專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動計劃的設立和執行也都推動了產業發展。
智能交通在我國發展已超過10年時間,從最開始的10個國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出發,再到十一五期間的7個具體攻關項目,行業不斷成長并擴大應用領域,涉及交通安全、效率、管理執法、監控調度、信息發布、收費等等諸多領域。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首先是核心技術問題。因為智能交通是一個跨科技行業較多的綜合應用領域,RFID、傳感器、無線通信、GPS芯片等等都高度依賴國外技術和產品。另一個主要方面也就是智能交通建設高度依賴管理需求也就是政府需求,而服務需求也就是商業化對智能交通的拉動作用有限。
伴隨著智能交通的社會認知程度的提高,同時也伴隨著出行方式的大規模轉變以及城市擁堵的日益加劇,智能交通被寄予的希望也越來越高,管理者希望通過智能交通控制和減緩交通擁堵,提高執法和管理效率,而大多數出行者希望智能交通能夠為其出行提供更安全、有效、簡便的服務保障。
目前來看,智能交通已經在一些具體項目或具體領域中展示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比如奧運、世博和即將開始的亞運,比如ETC、GPS運輸車輛監管以及道路監控等,起碼在管理上,智能交通的強大功用已經被驗證,也得到了管理者的信任。服務提供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交通誘導系統在某些重點區域已經相當完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也開始初見雛形,現在很多地圖終端能夠提供實時交通動態信息;GPS更是進入了規模普及階段,離客運物流以及特殊行業的車輛一網打盡的時日已經不遠了。
一些相關的數據
目前我國很多行業都在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以明確今后5年的發展原則、方向、目標等。相信不久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智能交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了,到時候我們再來驗證本期主題的內容有多少與科技部組織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相符合或者相類似。
只是現在我們[FS:PAGE]的跨度是10年,跨越兩個5年規劃,但大致的發展趨勢應該是一致的。我們首先來看有關2020年的有些與智能交通發展的大環境相關的推演數據(當然,最大的前提是我們確信人類和地球能順利挺過2012):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指出,到2008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45.6%,中國的城市人口已達到6.07億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期末,中國的城市化率將超過50%,到2020年城市化率將達到55%,中國城市人口將超過8億,占總人口60%。汽車和商用車輛將在城鎮內部及城鎮間的交通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億輛。
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國家骨架公路網,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預計將達到10萬公里。預計到2010年底,中國公路網總里程將達到395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45萬公里,據估計,到2020年還將增加近百萬的公路里程。
到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提速線路,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36個城市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將達到6560公里。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億元造價計算,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將投入3.3萬億,年均達2700億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迎來黃金十年。
面對當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傳統的交通技術和手段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統是交通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交通事業的一場革命。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計算器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的集成和應用,使人、車、路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新的方式呈現,從而實現實時、準確、高效、安全、節能的目標。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是困擾當今國際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尤其以交通安全問題最為嚴重。采用智能交通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可減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試驗。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從對該系統的研究與測試轉入全面部署階段[FS:PAGE]。智能交通系統將是21世紀交通發展的主流,這一系統可使現有公路使用率提高15%到30%。
智能交通在我國發展已超過10年時間,從最開始的10個國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出發,再到十一五期間的7個具體攻關項目,行業不斷成長并擴大應用領域,涉及交通安全、效率、管理執法、監控調度、信息發布、收費等等諸多領域。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首先是核心技術問題。因為智能交通是一個跨科技行業較多的綜合應用領域,RFID、傳感器、無線通信、GPS芯片等等都高度依賴國外技術和產品。另一個主要方面也就是智能交通建設高度依賴管理需求也就是政府需求,而服務需求也就是商業化對智能交通的拉動作用有限。
伴隨著智能交通的社會認知程度的提高,同時也伴隨著出行方式的大規模轉變以及城市擁堵的日益加劇,智能交通被寄予的希望也越來越高,管理者希望通過智能交通控制和減緩交通擁堵,提高執法和管理效率,而大多數出行者希望智能交通能夠為其出行提供更安全、有效、簡便的服務保障。
目前來看,智能交通已經在一些具體項目或具體領域中展示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比如奧運、世博和即將開始的亞運,比如ETC、GPS運輸車輛監管以及道路監控等,起碼在管理上,智能交通的強大功用已經被驗證,也得到了管理者的信任。服務提供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交通誘導系統在某些重點區域已經相當完善;動態交通信息服務也開始初見雛形,現在很多地圖終端能夠提供實時交通動態信息;GPS更是進入了規模普及階段,離客運物流以及特殊行業的車輛一網打盡的時日已經不遠了。
一些相關的數據
目前我國很多行業都在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以明確今后5年的發展原則、方向、目標等。相信不久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智能交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了,到時候我們再來驗證本期主題的內容有多少與科技部組織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相符合或者相類似。
只是現在我們[FS:PAGE]的跨度是10年,跨越兩個5年規劃,但大致的發展趨勢應該是一致的。我們首先來看有關2020年的有些與智能交通發展的大環境相關的推演數據(當然,最大的前提是我們確信人類和地球能順利挺過2012):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指出,到2008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45.6%,中國的城市人口已達到6.07億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期末,中國的城市化率將超過50%,到2020年城市化率將達到55%,中國城市人口將超過8億,占總人口60%。汽車和商用車輛將在城鎮內部及城鎮間的交通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億輛。
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國家骨架公路網,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預計將達到10萬公里。預計到2010年底,中國公路網總里程將達到395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45萬公里,據估計,到2020年還將增加近百萬的公路里程。
到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提速線路,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36個城市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新增營業里程將達到6560公里。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億元造價計算,2009-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將投入3.3萬億,年均達2700億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迎來黃金十年。
面對當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傳統的交通技術和手段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統是交通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交通事業的一場革命。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計算器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的集成和應用,使人、車、路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新的方式呈現,從而實現實時、準確、高效、安全、節能的目標。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是困擾當今國際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尤其以交通安全問題最為嚴重。采用智能交通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可減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試驗。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從對該系統的研究與測試轉入全面部署階段[FS:PAGE]。智能交通系統將是21世紀交通發展的主流,這一系統可使現有公路使用率提高15%到30%。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05月21日 11:29RFID世界網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07月06日 14:32RFID世界網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04月09日 12:17RFID世界網
RFID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率先在機場、文保單位、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進行建設,此類場所消防工作極為重要,人口集中,且人口流量大,另外像油、電、氣等能源的應用,對消防工作更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
01月14日 15:48千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