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亮教授:我國云計算產業仍處在過熱期
“我國云計算產業剛剛起步,處在過熱期的頂峰,實施過程中還暴露出某些盲目性。因此,研究和探索云計算的實施策略,既要有國際和國內的宏觀視野,又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務實的精神。
如果信息通信企業不緊扣企業效益、運營效率、用戶體驗以及節能減排這四個目標,那么發展云計算便是跟風和盲從。
當前,實施云計算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跟風和不計成本的傾向,這違反了需求驅動的基本原則。按國外成功實施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經驗,首先要進行云計算成本核算和投資回報分析,做出是否啟動及如何實施的決策。
云計算的規劃過程包括三個連續的階段,這三個階段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企業云計算架構的演進策略和建設藍圖。”
2012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35億元,這是不久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公共云服務發展調查報告》中的一個數據。“這一數字只是日本的五分之一、美國的三十分之一,還不及亞馬遜一家企業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朱其亮告訴《人民郵電》報記者。對此,他做出判斷:“我國云計算產業剛剛起步,處在過熱期的頂峰,實施過程中還暴露出某些盲目性。因此,研究和探索云計算的實施策略,要有國際和國內的宏觀視野,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務實的精神。”
推動ICT企業轉型
朱其亮認為,通過云計算的實施可以推動信息通信企業的轉型。這種轉型的目標要瞄準企業效益、運營效率、用戶體驗以及節能減排。他強調:“如果信息通信企業不緊扣這四個目標,那么發展云計算便是跟風和盲從。”
對于這四大目標,朱其亮做了進一步的說明:信息通信企業的效益和投資回報率有著直接的關系。企業運營效率,簡而言之是企業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和更加自動化的方式完成運作流程。用戶體驗則表現為,企業為用戶提供能自主選擇的服務,更為清晰準確的計費,更高的服務質量和安全性,并降低用戶獲得服務的成本。而節能減排,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企業通過虛擬化的數據中心來降低能耗。
那么,云計算如何幫助這些目標的實現呢?朱其亮認為,實施云計算后,通過虛擬綜合服務臺、服務商品化目錄、服務資費、優惠規則等措施,促進企業的服務轉型。在IT設備投資上,企業可以按照使用量進行規劃,并可以通過更多的委托承包,以及開發公有云資源來增加投資回報率,促進投資的轉型變革。企業還可以通過業務成本核算和業務參與方的評估與分成、計費模式的改變,去引發業務模式的轉變。而流程自動化,執行流程的[FS:PAGE]效率,IT資源整合、調度、虛擬化,將引起IT組織架構、制度和運營模式的變革。這些轉變所帶來的核心是自主、高效、安全、綠色的用戶體驗。
在具體做法上,朱其亮指出,可以對企業現狀進行評估,確定所要提供的服務,對云計算架構進行優化,并改善運營支撐系統,在此基礎上形成服務策略和業務策略。
分析投資回報率
“當前,實施云計算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跟風和不計成本的傾向,這違反了需求驅動的基本原則。”朱其亮指出,“按國外成功實施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經驗,首先要進行云計算成本核算和投資回報分析,做出是否啟動及如何實施的決策。”
朱其亮把這一過程總結成“三部曲”,即建設成本分析、運營成本分析和估算投資回報。
如何算出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首先,朱其亮對建設中需要考慮的要素進行分析,這些要素包括土地成本,土建成本,電力電源設施,基礎網絡、網絡安全設施建設,空調及消防設施建設,機房內飾、網絡布線及機架建設,以及用戶專區、監控專區及外圍設施建設等。他強調,此外還應考慮另外兩個要素,即IT設備采購和建設(含網絡設備),以及系統層面的建設,如虛擬化軟件、云計算管理系統及相關系統的建設。在此基礎上設定參數后,建立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建設的成本模型,再算出建設投資成本。
云計算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的計算也和上述方法如出一轍。先對運營要素進行分析,朱其亮指出,其中的運營成本包括電力費用、帶寬費用、人工成本、營銷成本、宣傳成本、管理成本及其他隱性成本。業務收入包括云主機業務、云存儲業務及彈性私有云業務。在一定條件下,如果云計算數據中心維護能力足夠強的話,可以實現若干SaaS層的應用收入。然后,在設定參數的基礎上,建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模型,算出運營成本。
最后,在兩個成本的基礎上,分析盈利模型,估算出若干年內的投資回報,提出具體的建設和運營的建議。
制定產業整體規劃
“要跟蹤國際和國內規范,強化云計算的整體規劃。”朱其亮介紹,現在,云計算國際標準化工作正在進行,在云服務管理、云互操作、云安全、云的可移植性以及能耗管理等方向上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除了上述國際標準,我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于2012年4月13日正式發布了我國云計算白皮書。他強調,認真學習規范,做好云計算的整體規劃,減少盲從性,是保證我國云計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那么,如何對云計算進行整[FS:PAGE]體規劃?朱其亮表示,云計算規劃的過程通常包括三個連續的階段,這三個階段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企業云計算架構的演進策略和建設藍圖。第一個階段是現狀評估,通過企業戰略和云服務方向,以及業務對IT服務能力的需求,分析出企業當前的IT環境。在評估企業現狀和分析云計算需求后,進入第二階段,即確定云計算構架演進方向,通過云計算的服務商務能力,以及云計算的業界最佳實踐,形成企業IT和業務對云計算架構的需求。此后,便進入第三階段,即制定云計算的實施藍圖,在企業未來云計算構架的基礎上,考慮相關業務的順序、相互關系和風險,制定出云計算構架的實施藍圖。只有這樣,我國云計算的實施才能步入理性的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