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聯 帶動產業科技進步
[ 導讀 ] 物聯網在各行各業都相繼投入應用,為我們的生活模式也帶來變化,推動社會生活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它將在城市體系、社會交通等方面提供全新的體驗。
物聯網的到來,直接將使我們的生活發生改變,它通過打造一個物物相聯的互聯網絡,使社會生活智能化的概念得到進一步落實。
1、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創新驅動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各種智慧應用開啟智能生活新模式,智慧社區將會成為主流。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生態。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資源,導致成本和能源的節約,改進服務交付和生活質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支持創新和低碳經濟。實現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以人為本持續創新,完成從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躍升
2、車聯網創新,創造行車新生活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各大車廠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車載系統并不斷創新完善,從行車安全、娛樂、信息服務各個方面改變我們以往的行車習慣。
車聯網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車輛進行數字化管理,包括實時跟蹤、監管車輛運行狀況等。如同物聯網一樣,車聯網的基礎與是傳感器,加強傳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將交通信號、攝像頭、擁堵路段報告、天氣情況等信息融合起來,從而形成汽車與道路的“互聯”。通過個道路、技術管理部門的溝通配合,實現汽車、道路、人的有機結合,真正形成車聯網。
截至2011年末,全國已有超過50萬輛新車預裝車載信息服務終端。前瞻網預計到2015年,將至少有4000萬汽車移動互聯網服務技術用戶。按照平均每個用戶每年1000元的消費額度來計算,車聯網行業到2015年的市場空間大約在400億左右,帶動相關產值將高達1000億元,而中國也有望發展為全球車載信息服務業最大的市場。
3、智能交通推進,讓交通更順暢
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城市交通又迎來了一次全新的升級。基于物聯網等現代通信技術的智能交通到底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簡稱ITS)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ITS可以[FS:PAGE]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
2012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包含智能公交、電子警察、交通信號控制、卡口、交通視頻監控、出租車信息服務管理、城市客運樞紐信息化、GPS與警用系統、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和交通指揮類平臺等10個細分行業的項目數量達到4527項;市場規模達到159.9億元,同比增長21.7%。
但是,相比于國外智能化和動態化的交通系統,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前瞻網數據顯示,智能交通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在美國的應用率達到80%以上,2010年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525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為750億美元、車載設備為3500億美元、服務等領域為2000億美元。歐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產生了1000億歐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4、智慧農業遇機遇,關注食品安全
智慧農業是今年活動的新增版塊。將以慧三農、聚萬物為主題,以感知、傳輸、控制、應用等技術將集中展示農業信息數字化、農業生產自動化、農業管理智能化。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1、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創新驅動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各種智慧應用開啟智能生活新模式,智慧社區將會成為主流。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生態。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資源,導致成本和能源的節約,改進服務交付和生活質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支持創新和低碳經濟。實現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以人為本持續創新,完成從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躍升
2、車聯網創新,創造行車新生活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各大車廠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車載系統并不斷創新完善,從行車安全、娛樂、信息服務各個方面改變我們以往的行車習慣。
車聯網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車輛進行數字化管理,包括實時跟蹤、監管車輛運行狀況等。如同物聯網一樣,車聯網的基礎與是傳感器,加強傳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將交通信號、攝像頭、擁堵路段報告、天氣情況等信息融合起來,從而形成汽車與道路的“互聯”。通過個道路、技術管理部門的溝通配合,實現汽車、道路、人的有機結合,真正形成車聯網。
截至2011年末,全國已有超過50萬輛新車預裝車載信息服務終端。前瞻網預計到2015年,將至少有4000萬汽車移動互聯網服務技術用戶。按照平均每個用戶每年1000元的消費額度來計算,車聯網行業到2015年的市場空間大約在400億左右,帶動相關產值將高達1000億元,而中國也有望發展為全球車載信息服務業最大的市場。
3、智能交通推進,讓交通更順暢
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城市交通又迎來了一次全新的升級。基于物聯網等現代通信技術的智能交通到底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簡稱ITS)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ITS可以[FS:PAGE]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
2012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包含智能公交、電子警察、交通信號控制、卡口、交通視頻監控、出租車信息服務管理、城市客運樞紐信息化、GPS與警用系統、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和交通指揮類平臺等10個細分行業的項目數量達到4527項;市場規模達到159.9億元,同比增長21.7%。
但是,相比于國外智能化和動態化的交通系統,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前瞻網數據顯示,智能交通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在美國的應用率達到80%以上,2010年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5250億美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為750億美元、車載設備為3500億美元、服務等領域為2000億美元。歐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產生了1000億歐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4、智慧農業遇機遇,關注食品安全
智慧農業是今年活動的新增版塊。將以慧三農、聚萬物為主題,以感知、傳輸、控制、應用等技術將集中展示農業信息數字化、農業生產自動化、農業管理智能化。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等技術使智能物聯網的安全性增強
智能物聯網出現之后,與之相關的安全問題就沒有消停過。不過,近年來像“黑客入侵心臟起搏器”“黑客攻破車聯網”這樣能引發好萊塢式炸裂場面的事故新聞,已經不怎么讓大眾心潮起伏。而替代它們的,則是一些不斷于細微處考驗用戶心理承受能...
01月10日 14:09RFID世界網(創業邦)
聯想推出四大智能物聯設備,攜手瑞芯微芯片打造智能化轉型的“新引擎”
近日,瑞芯微第五屆開發者大會在福州舉行。會上,瑞芯微發布了RK3588、RK3568等十款全新芯片方案。聯想作為瑞芯微的首發產品合作伙伴,在大會現場推出了搭載瑞芯微ARM芯片的全新四大智能物聯設備——云終端計算機TCA-E...
12月03日 16:53聯想
智能物聯網展現未來生活,兩巨頭自研硬核科技
隔著墻網速也能達近千兆的路由器、為老人孩子設立家庭電子圍欄、無需微信就能與來訪的陌生人視頻的智能門鈴……在近日聯合創建AI聯合創新實驗室后,記者3月23日獲悉,中興通訊與中國電信共同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搭載了最新硬核科技的智能家庭...
03月26日 15:16北京日報
雷軍:智能物聯網技術賦能 災害預警體系建設大有可為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記者溫婷○編輯徐銳帶著新鮮出爐的4份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走進了今年全國兩會現場,這是他履職的第八個年頭。作為來自科技一線的企業帶頭人,雷軍在關注小微企業生存環境、...
05月28日 09:57上海證券報
邊緣人工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如何提高業務績效?
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是當今數字世界的技術,它們將更深刻地改變企業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由于大多數企業將其主要資源集中在產品、應用軟件或系統的設計上,這些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它們的性能方式。隨著企業尋求從聯網設備收集...
08月13日 15:02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