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盼智慧深圳為市民帶來更多驚喜
一個笑瞇瞇的“女交警”,一個大眼睛的“男交警”。這兩個卡通人物,都是“深圳交警”官方微信的頭像。這個官方微信昨日上線,翻開內容,“交警動態”圖文並茂,信息豐富。前日,深圳交警手機客戶端上線,市民可以在手機上繳納罰款,了解全市各主干道、CBD、關口等區域的即時信息,豐富的功能也讓人眼前一亮。在高考即將到來之際,高智能的交通信息系統將為考生與家長發出清晰、有用的道路信息。
相信“深圳交警”客戶端或微博、微信,都會長伴深圳市民左右。選擇最優出行路線,避開繁忙路段,這套高智能交通信息系統都能助一臂之力。不僅如此,高智能交通信息系統能通過及時的信息發布,疏導車流,指揮現場,減緩城市交通堵塞情況。打造“智能城市”,交通智能化被認為是六大衡量標準之一。IMB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國》白皮書如此描述:一個智能化的城市,必然是路路暢通,人人得以分享路權。“深圳交警”客戶端、微信的上線,無疑是交通智能化的重要一步,也為“智慧深圳”添磚加瓦。
科技真的能令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城市公共服務領域上的一些短板,往往能通過科技手段找到破解之道。2010年3月,深圳就已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建設“智慧深圳”,是深圳推進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突破口,將發揮深圳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射頻識別(RFID)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大力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目前,很多領域的公共服務,都走上了智能化道路。比如醫療領域實現了網上掛號、網上查詢,日后還將開辟更實用、更便利的網絡服務平臺﹔氣象部門也開發了微博、短信平臺等,未來正準備開發更及時的氣象信息服務。未來市民生活將更加電子化、便捷化。
下一步,我們期待並樂於見到更多公共服務部門利用好既有平臺,開發更多新的平臺,發布準確科學的信息,讓公共服務更細致更到位。提供信息只是處於智能化的1.0階段,未來2.0、3.0時代的智能化應考慮到如何對用戶開放、增加用戶參與度、優化用戶體驗。有學者表示,智慧城市中的核心價值將是“以人為本”、“協同”、“開放”、“用戶參與”等。因此,我們不能滿足既有的成績,還需不斷升級,大步向智能化2.0、3,0邁進。更多的挑戰還在后頭。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交通智能化已經[FS:PAGE]初現端倪,更多領域的智能建設令人期待。智能化為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供了重要方法,“智慧深圳”必定能為市民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文章
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