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歷軍:大數據,我們需要一點點時間
曙光的大數據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選擇此時公布大數據戰略?作為一家硬件廠商,如何去做大數據?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參加了前不久曙光在中關村軟件園舉行的大數據戰略發布會和會后采訪,不僅從中找到了上述問題的答案,而且還了解到神秘的曙光XData大數據一體機及其背后的故事。
不做大數據我們無路可走
相信已經有不少人問過關于“曙光為什么要做大數據?”的問題,所以曙光總裁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之前,就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因為我們在做云計算之后,發現其中數據越來越多,成本負擔越來越重,但數據是有價值的,要從中挖掘和分析出來,獲得收益,不做大數據我們就無路可走。于是順理成章地,我們從兩年前開始開發大數據的硬件和軟件產品。”
在他看來,大數據就是要在“垃圾”中尋找金礦。歷軍表示,在大數據的產業鏈中,底層是產生大量應用的智能終端,中間是應用和終端領域,上層是數據加工和深度挖掘,而曙光在這個鏈條中的定位,“在于云計算技術,產生了大量數據處理的領域”。
四年前,曙光開始在國內投資建設云計算中心,同時開發了大量基于云計算的軟件和硬件系統。江西無錫云計算中心,接近200個應用,存儲數據10PB,這些數據能不能為應用提供支撐,是曙光一直在思考的。
“曙光大數據的戰略源于云計算的發展,是曙光從硬件制造商到信息系統供應商轉型的關鍵步驟。在大數據領域,我們還需要一點點時間。”
曙光大數據戰略的第一個層面,是利用大規模分布式并行存儲系統保存數據,經過數據整理和處理在現有系統上快速加載和找出數據,最后形成分析決策。“未來發展方向,首先是數據的“落地”,高效低成本地保存,然后基于數據處理和數據標準化的軟件系統,進行一個分析、簡化、編布,讓數據更有序。”
XData神秘亮相,能否后發制人?
這次發布會最讓記者關注的,是曙光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大數據一體機產品——XData。其實早在發布會之前,就有網友在我們的官方微博@ZDNet存儲時代上展開了關于XData的熱烈討論。
從命名上看,XData和Oracl[FS:PAGE]e的大數據一體機“Exadata”讀音頗為接近,相關工程師解釋說,XData的確在某些技術方面與Exadata走相同的路線,但是在擴展性和某些功能方面要優于Exadata。
事實上,曙光在大數據一體機市場先行者,相比已經為自己一體機產品造足了聲勢的Oracle,的確不占據先聲奪人的優勢。不過在正式發布之前,XData已經在多個行業有了成功部署的案例,其中最大的客戶是某互聯網安全中心,采用了幾百臺Xdata用于輿情搜索和監控。
據介紹,曙光XData大數據一體機采用一種無共享(Shared-Noting)的結構,單一數據處理系統映像,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提供統一訪問,目前曙光在國內成功部署的最大單套海量存儲系統容量達到16PB。
XData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數據存取、數據檢索、數據挖掘,針對通信數據統計,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日志和用戶行為分析,物聯網/傳感器網絡的數據監控和追蹤分析,以及金融交易數據的離線統計和挖掘等眾多行業。
那么曙光為什么會選擇一體機這個方式切入大數據市場呢?曙光副總裁邵宗有解釋說:“在給用戶做咨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不處理大數據問題,云計算就是一句空話。傳統廠商只解決數據落地的問題,但還需要解決數據計算以及數據統一分析平臺。把雜亂無章的數據整合到統一標準的平臺,快速地找到并使用這些數據,這是曙光一體機的核心技術。”
硬件是曙光的根基,在把云計算和大數據作為未來兩大戰略之后,曙光開始加快在軟件上的步伐。在采訪中歷軍透露,曙光馬上就會成立一個單獨運營的軟件公司,“硬件是我們的根基,加大軟件的投入和研發密度,是必由之路。”
“扛著機器去賣,那很辛苦的。還不如機器我們都做好了,在這之上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軟件。如果這一套戰略能夠逐步落實的話,中國IT企業或者計算機供應商,將走出另一條盈利的道路,而不只是給人家扛箱子。
行業用戶如何看待大數據?
當天,記者也從來自金融和電信的用戶那里了解到他們是如何看待大數據產業發展,以及他們如何應用大數據技術的親身經歷。總的來看,他們認同大數據的價值,看到了大數據帶來的變革,但同時也認為讓大數據落地是任重而[FS:PAGE]道遠的:
中國銀聯每天有近600億筆交易,600萬銀行卡交易數量,交易數據達TB級。大數據體現了知識生產力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知識生產力的核心是如何把數據變成資產。
從紙質貨幣到電子貨幣的轉變,也帶動了對數據平臺、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的強烈需求。中國銀聯把原來離線存儲十年的數據,都遷移到云計算平臺上并進行數據分析。
“中國銀聯走過十年光陰,大數據推動了銀行的現代化服務。未來30年是大數據實戰的30年,但這探索、占領制高點的前三年,我們希望走在前列。”——中國銀聯副總裁柴洪峰
“我們對大數據其實很陌生。”作為一個全力支持微小企業和個人金融服務的農村金融機構,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最快需要七到十天,而相比之下,阿里金融推出的小額貸款,快速發放只需幾個。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們不缺數據,缺的是把數據轉變為智慧、及時挖掘數據商業價值的手段。”
于是從2008年,農信中心開始整合基礎資源和應用,接下來開始嘗試云平臺應用和使用分析工具,搭建了金融用云平臺。“在農信中心,大數據還沒有真正落地,只是朝著目標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現在,該中心所有系統都在公共的平臺和渠道流通,大數據的分析提供了條件,所有的應用交易對象,數據流都可以通過數據總線搜集完成。
“我看到了開放平臺渠道的優勢,和數據挖掘帶來的強大競爭性。”——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運行保障部總經理王永剛
電信業受到了如微信等移動互聯網產品的強烈沖擊,這引發了電信運營商對自身應對能力的思考。“大數據是一種資產,開放是一種能力,商業模式決定了產業未來。”
在把大數據作為一項資產運營之后,廣東聯通利用大數據對客戶進行畫像、行為歸類和標簽,提供提供精準營銷和精細服務,甚至建立了衡量成果的評估,例如使用大數據在營銷效率上的提升和客戶推薦成功率是多少。
“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開放至關重要,但最終要取決于商業模式的建立。”——廣東省聯通IDC與云計算中心主任覃和仁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