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智慧三農論壇 開啟智能化農業發展新篇章
近日,由中國三農集團•中國數字農村網主辦的“美麗中國•智慧三農”發展論壇取得了圓滿的結束。國務院參事、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會會長、東中西部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任玉嶺,在此次論壇中發表了重要的演講報告,并對針對我國與發達國家農業現狀對了作出了詳細的對比與分析,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還處于中等水平,農業科學化滲透率較低,如何加強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及智慧農業新型人才的培養,成為了目前我國智慧農業化進程中寇待解決的兩個首要問題。

美麗中國•智慧三農論壇 開啟智能化農業發展新篇章
■淺析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各方面政策利好產業發展
1.政策方面
我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我國農業的發展,先后出臺了《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全國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1-2015)》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的發展。
最新發布的《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透露,物聯網技術有望在農業部確定的20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獲得農業部和財政部資金補貼。并先行先試重點開展3G、物聯網、傳感網、機器人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該區域的先行先試,推進資源管理、農情監測預警、農機調度等信息化的試驗示范工作,完善運營機制與模式。將據悉,按照《規劃》要求,今后五年,農業農村信息化總體水平將從現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農業農村信息化從起步階段向快速推進階段的過渡。具體指標包括:農業生產信息化整體水平翻兩番,達到12%;農業經營信息化整體水平翻兩番,達到20%;農業管理信息化整體水平達到60%;農業服務信息化整體水平達到50%等。
2.技術方面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目前,RFID電子標簽、遠程監控系統、無線傳感器監測、二維碼等技術日趨成熟,并逐步應用到了智慧農業建設中,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管理效率、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農業的建設步伐。
3.應用方面
目前,利用[FS:PAGE]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采集農業生產信息,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使農業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并可遠程控制。
■智慧農業穩步推進物聯網應用于精準農業! 保證食品安全
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的中國而言,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精確的獲取農田土壤信息以及它們的地理分布信息成為智慧農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精準信息的確定有助于更加精確地投放農業生產資料,更有助于提升我國農田管理水平和農業生產效能,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精準管理、推進耕地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1.節約農業生產資源
物聯網可以準確采集地溫、室溫、濕度、葉溫、風向、風速、土壤含水量、二氧化碳濃度以及作物生長狀況等參數,并將室內溫、光照、水份、肥料、氣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和智能控制,使其達到最佳狀態,可有效節水、節肥和節藥,使整體資源消耗顯著降低。
2.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據相關資料表明,在可自動控制室內的溫度、濕度、灌溉、通風、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的溫室中,作物產量的相比露地栽培能成倍提升,并且具有更高的質量。
3.保障農業食品安全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追溯模式得以實現,在提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證食品信息的準確性,保障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當前全社會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非常契合。
4.農業作物多樣化發展
物聯網對溫室生產環境的改善,可以使得對環境要求較高的作物實現正常生長,并為新品種作物的培育提供良好的條件,這將有利于推廣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提升單位面積的農業經濟產值提高,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本次“美麗中國·智慧三農”發展論壇將推出高效育林項目,一方面讓農民通過運作項目獲[FS:PAGE]得高額的收入,另一方面也通過育林完成景觀建設、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一系列功能,此外,企業還將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引入農業產業鏈各環節,改變目前中國農業低效、分散、依賴人工的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科技的普及。

中國三農集團副總裁、中國數字農村網首席文化官陳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了“美麗中國”的提法,表明了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家農業型企業,中國三農集團和中國數字農村網更加有義務把我們的農村建設得更美,讓我國的農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相關文章
智慧農業物聯網 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機械化農業向智慧農業穩步邁進,現代科技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了傳統的農業生產中,借助多光譜相機、雷達等傳感器,便可以通過管控中心遠程對農業生產進行全程精準感知、精細控制和優良管理,使農業更具“智慧”。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
智慧農業:農業的發展大趨勢
如今,圍繞工業物聯網和大數據如何全面改變行業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農業也不例外。在全球人口迅速增長的推動下,農業部門不得不尋找創新的方法來跟上不斷增長的人口需求。此外,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農業部門不得不采用...
北京房山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助力“菜籃子”穩產保供
驚蟄過后,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在北京房山,當地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全方位保障菜籃子供應。張志遠是北京市房山區一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一大早,他就接到了客戶發來的訂單,張志遠說,從春節開始,訂單就比平常增加...
科技創新助力智慧農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依靠科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智慧化,正在悄然改變著農業生產方式,智慧農業正...
廣西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智能化大數據應用已走進廣西的田間地頭。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以廣西農業云平臺和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3S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