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中移動互聯網戰略新支點
[ 導讀 ] 隨著3G網絡和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成為大數據應用的主戰場。與此同時,企業客戶越來越看重供應商的整體解決方案交付能力,而處于數據交換中心位置的運營商具有先天優勢。
隨著3G網絡和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成為大數據應用的主戰場。與此同時,企業客戶越來越看重供應商的整體解決方案交付能力,而處于數據交換中心位置的運營商具有先天優勢。
撬動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支點
在2012年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提出:構筑“智能管道”、搭建“開放平臺”、打造“特色業務”與提供“友好界面”,這十六字方針可看作是移動互聯時代中國移動的新戰略定位。
早在2007年,中國移動就以企業信息化業務跨入互聯網。當時作為“觸網”試點的廣東,占據全國1/5用戶量,擁有16.5萬家集團客戶,企業信息化業務需求潛力很大。中國移動招募100家左右企業信息化營銷伙伴,與中國移動一起開拓企業信息化市場。為其后在企業信息化業務拓展上占得先機。
近年來,隨著企業信息化業務的旺盛需求。中國移動利用在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等眾多技術與應用的集合等優勢,為企業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僅融合通信這一2012年新商用的業務,當年10月收入就達3.21億元,市場份額高達64.7%,客戶廣泛覆蓋政府、教育、金融、電力、制造、公安、酒店等重點行業。
此外,針對企業客戶的需求,中國移動以搭建平臺、創新網絡等方式,吸引更多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發展,打造現代信息服務產業鏈。大批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營銷代理商等集合到中國移動的支撐平臺上,聚集起巨大的整合效應和能量,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化服務。
信息化服務能力源于綜合實力
近年來,中國移動企業信息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除了電話會議、視頻會議、專網專線服務、無線寬帶接入、集團V網、IDC數據中心等基礎通信服務外,移動辦公、會議助理、企業一卡通、移動財務等辦公管理服務,移動400、商戶管家、移動CRM等營銷服務,M2M應用、視頻監控、車務通等生產控制服務,均應中國移動獨特的能力和優勢而出。企業信息化背后,體現的是一個企業強大的網絡、技術、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在基礎網絡方面,隨著視頻應用、移動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企業客戶對接入帶寬的需求在飛速增長,運營商基礎通信網絡傳輸能力也在飛速提升。管道越來越智能化,能夠智能識別用戶需求與場景,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精確化的傳輸能力。在專線接入服務方面,中國移動提出了 “十百千”目標,即在個人接入能力達十兆以上,家庭接入能力百兆以上,企業客戶接入能力千兆以上,且重要客戶均采[FS:PAGE]用“雙物理路由”方式接入,并實現100%預覆蓋,最終完成由光纖到基站向光纖到大樓、進大院的網絡部署方式轉變。
信息采集與智能處理則更為顯著地體現了中國移動在大數據時代的獨特優勢。隨著監管任務的擴大,需要采集更多的信息,比如違章建筑、水文實時監控、環境污染源監控等。高清視頻、大數據信息的采集傳輸,可利用4G網絡輕松實現。而對于小數據流量的采集與處理,尤其是惡劣環境下的信息采集,就要用到物聯網技術。目前,使用物聯網終端已超過2000萬臺,廣泛服務各行各業,比如水文氣象、環境噪音、網絡發票等。
在信息安全保障設施方面,中國移動為實現信息的安全處理和存儲建設了數據中心,為企業信息化提供安全可靠的容災備份服務。在全國31省建設了IDC機房,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建設了高等級機房,IDC等信息化基礎設施能力在同行業中居于領先地位。在廣州,建設了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南方基地;在北京,建有建筑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的國際信息港,形成南北備份。在位于北緯44-46度之間,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的黃金維度的哈爾濱和呼和浩特,正在規劃建設2大超級綠色節能數據中心。
在信息化應用方面,中國移動的融合通信解決方案支持多種終端接入,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通過任何終端輕松溝通,使企業辦公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中國移動企業信息化系列產品已經得到270萬家企業客戶的認可,廣泛應用于金融、交通、物流、IT、制造等領域。企業信息化服務正成為其重要的戰略支點。
撬動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支點
在2012年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提出:構筑“智能管道”、搭建“開放平臺”、打造“特色業務”與提供“友好界面”,這十六字方針可看作是移動互聯時代中國移動的新戰略定位。
早在2007年,中國移動就以企業信息化業務跨入互聯網。當時作為“觸網”試點的廣東,占據全國1/5用戶量,擁有16.5萬家集團客戶,企業信息化業務需求潛力很大。中國移動招募100家左右企業信息化營銷伙伴,與中國移動一起開拓企業信息化市場。為其后在企業信息化業務拓展上占得先機。
近年來,隨著企業信息化業務的旺盛需求。中國移動利用在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等眾多技術與應用的集合等優勢,為企業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僅融合通信這一2012年新商用的業務,當年10月收入就達3.21億元,市場份額高達64.7%,客戶廣泛覆蓋政府、教育、金融、電力、制造、公安、酒店等重點行業。
此外,針對企業客戶的需求,中國移動以搭建平臺、創新網絡等方式,吸引更多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發展,打造現代信息服務產業鏈。大批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營銷代理商等集合到中國移動的支撐平臺上,聚集起巨大的整合效應和能量,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化服務。
信息化服務能力源于綜合實力
近年來,中國移動企業信息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除了電話會議、視頻會議、專網專線服務、無線寬帶接入、集團V網、IDC數據中心等基礎通信服務外,移動辦公、會議助理、企業一卡通、移動財務等辦公管理服務,移動400、商戶管家、移動CRM等營銷服務,M2M應用、視頻監控、車務通等生產控制服務,均應中國移動獨特的能力和優勢而出。企業信息化背后,體現的是一個企業強大的網絡、技術、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在基礎網絡方面,隨著視頻應用、移動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企業客戶對接入帶寬的需求在飛速增長,運營商基礎通信網絡傳輸能力也在飛速提升。管道越來越智能化,能夠智能識別用戶需求與場景,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精確化的傳輸能力。在專線接入服務方面,中國移動提出了 “十百千”目標,即在個人接入能力達十兆以上,家庭接入能力百兆以上,企業客戶接入能力千兆以上,且重要客戶均采[FS:PAGE]用“雙物理路由”方式接入,并實現100%預覆蓋,最終完成由光纖到基站向光纖到大樓、進大院的網絡部署方式轉變。
信息采集與智能處理則更為顯著地體現了中國移動在大數據時代的獨特優勢。隨著監管任務的擴大,需要采集更多的信息,比如違章建筑、水文實時監控、環境污染源監控等。高清視頻、大數據信息的采集傳輸,可利用4G網絡輕松實現。而對于小數據流量的采集與處理,尤其是惡劣環境下的信息采集,就要用到物聯網技術。目前,使用物聯網終端已超過2000萬臺,廣泛服務各行各業,比如水文氣象、環境噪音、網絡發票等。
在信息安全保障設施方面,中國移動為實現信息的安全處理和存儲建設了數據中心,為企業信息化提供安全可靠的容災備份服務。在全國31省建設了IDC機房,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建設了高等級機房,IDC等信息化基礎設施能力在同行業中居于領先地位。在廣州,建設了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南方基地;在北京,建有建筑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的國際信息港,形成南北備份。在位于北緯44-46度之間,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的黃金維度的哈爾濱和呼和浩特,正在規劃建設2大超級綠色節能數據中心。
在信息化應用方面,中國移動的融合通信解決方案支持多種終端接入,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通過任何終端輕松溝通,使企業辦公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中國移動企業信息化系列產品已經得到270萬家企業客戶的認可,廣泛應用于金融、交通、物流、IT、制造等領域。企業信息化服務正成為其重要的戰略支點。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工業互聯網安全的未來:讓安全與業務實現協同共生
近年來,在工業制造領域中,工控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其造成的后果與影響正在與日俱增。尤其是勒索軟件攻擊威脅更加劇了工業網絡中的風險等級。而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OT系統的威脅暴露面不可避免地擴大,而OT...
07月13日 11:15至頂網
扎克伯格:元界是下一代互聯網
元界不是產品,而是互聯網的未來。一時間,“元界”這個詞成為了一個流行詞,吸引了所有科技巨頭紛紛建立元界。元界是29年前存在的科幻概念。在吸收了近年來日益成熟的AI、AR/VR、區塊鏈等技術成果后,一下子吸引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目光...
10月21日 16:51智能交通技術
尹浩院士:工業互聯網內外、外網發展趨勢與挑戰
尹浩指出:“目前工業互聯網呈現三個發展趨勢:第一,基于網絡的人機制造全要素互聯。第二,基于網絡的生產鏈全面流程化。第三,基于網絡的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重塑。”工業互聯網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生態加速構建從2012年被提出,工業互聯網發...
08月05日 16:10www.cechina.cn
中國信通院曹薊光:“5G+工業互聯網”將開辟工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總體看,“5G+工業互聯網”是我國最有可能建立國際化競爭優勢的領域,開局良好、發展迅猛、成效初顯。但當前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5G工業芯片/模組/終端等產業支撐力不足,初期建網成本投入大、周期長、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按照《工業...
07月01日 17:21控制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