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智能無所不在 為全人類創造真正價值
隨著計算技術不斷發展,我們身邊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智能和感應能力。由于微處理器或“芯片”、傳感器幾乎能夠置入任何地方,甚至人的皮膚中或跑鞋里,因此,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試想一下,您生活在“一切”皆互聯的家中。當您醒來時,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準備就緒。在這個家中,床知道您何時醒來。它會打開廣播,讓您收聽交通路況、天氣預報或者您喜歡的音樂。它還會讓咖啡機沖泡一壺新鮮的咖啡。當您為新的一天做好準備時,牙刷會通知您該去看牙醫了,并且根據您的日程來安排看牙醫的時間。花灑會根據您的喜好調節水溫。當您去浴室照鏡子時,它會提醒您服用維生素。當您準備穿衣服時,您的衣柜鏡子會根據天氣和您計劃的當日活動為您推薦著裝。當您離開家時,路上的顯示屏會提醒您忘帶錢包了。

現場講述智能行車監測
人類社會正在將大量信息和數據變為知識,從而提升生活質量。在一個可以信賴的環境中,我們的設備正在利用我們的信息,以難以想象的新方式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英特爾公司作為計算創新領域的領導廠商,設計、開發了支持各種計算設備和應用程序的關鍵技術。英特爾創建工具以更簡單、更輕松、幾乎無形的方式利用復雜、互聯的數據和信息,為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甚至重塑世界。
更多的智能設備
在家中、車里和辦公室,到處都有微型智能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捕獲關于主人生活方式和所作所為的數據。智能無處不在也意味著,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有連接性,甚至出現在通常不稱之為“設備”的東西里。一雙鞋、一個袖標或一副太陽鏡都能夠告訴主人去哪里慢跑。或者,手機中、汽車或路牌中的傳感器可以告知每天的環境污染水平。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生活中最平凡事物都能互相溝通,按指令執行任務,提供之前不曾擁有的信息。
因此讓數十億臺設備連接上萬億次,這個過程會產生海量數據。但如果沒有“數字智能”連接這些設備,并讓數據變得有意義,這些信息將會泛濫成災,并且幾乎毫無價值。例如,您去附近公園晨跑。現在是夏天,空氣中有煙霧。公園中的傳感器主動監測空氣質量,但是,如果這些傳感器不能意識到惡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這些數據又有何用呢?進一步講,如果傳感器并不知道您的跑步路線,如果這些傳感器不能通過設備提醒您應考慮其它跑步路線,它對您又有什么幫助呢?
智能無處不在的意義,不只是配備能夠收集數據的設備。它是通過智能芯片以一種有利于用戶的方式,讓設備理解信[FS:PAGE]息,從而改變一切。這是讓設備和環境“具有生命”的智能和連接性的附加價值。
面向可持續發展和智能生活的創新
智能無處不在,這是一個即將發生的現實,有望將人與所擁有的事物相連,為人們節約時間和精力,輕松搞定此前無法實現的事情。
大部分人現在擁有智能手機,其中一些人還有智能電視,在路上也常常看到智能汽車。很快,其它聯網設備就會進入日常生活——可以計算卡路里的智能手表,可以監控飲食的餐具,以及可以根據不同時段而調節亮度的太陽鏡。傳感器可通過編程來做各種事情,感知我們周圍的環境、發送數據,并發布溫度、重量、速度等信息。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智能街道照明。在芬蘭赫爾辛基,這些路燈中包含可以監測環境狀況的傳感器,并根據陽光、天氣等因素而自動變暗或變亮。
智能無處不在最激動人心的一個方面就是:它很快將成為現實生活的一部分。許多設備隨處可見、更加智能——從手表到跑鞋。
每年都有更多日常設備變得智能化。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臺聯網設備,平均一人擁有六臺。
“智能無處不在”面臨的挑戰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聽到關于智能城市的說法。為什么現在還沒有實現呢?實現這一愿景必須具備三大要素。為了普及設施,必須降低成本;傳感器和芯片的能效必須提高;設備必須始終互聯,以便全天候提供信息和相互共享。
到2020年,如果有500億臺聯網設備,這就意味著屆時聯網設備的數量將是地球人口的三倍。在能效方面,世界如何支持所有這些小工具和機器驅動的設備?智能無處不在的愿景意味著聯網設備將會無聲無息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然而,只有當我們不再擔心電池充電問題時,這一目標才真正能夠實現。能量收集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在可能的情況下,設備將從太陽、電視天線、太陽能板或鞋的運動等來源收集點滴能量。
成本方面,將門鎖、調溫器或燈泡連接至網絡需要更多芯片和傳感器,消費者現在得支付高額費用。但是摩爾定律幾乎可以保證,隨著時間推移,嵌入在這些物品中的芯片和傳感器將繼續變得更快、更小、更便宜。此外,數據通信成本不斷下降,創新型的消費者和創業企業發明了各種低成本、智能、標準化的傳感器網絡,從而讓消費者能夠在家中和辦公室中部署大量傳感器。
未來的智能設備,不是簡單提供警告,它們互相無縫連接,并從其它設備接收更新,設置完畢后就不用再管。在智能家庭中已經有這種應用:當家里沒人時,自動關閉燈和暖氣;在智能交通照明中,路燈可對交通擁堵[FS:PAGE]和事故做出反應,以改善交通。
隨著設備和傳感器技術變得更實惠、更小、更高效,智能無處不在的愿景終將變成現實,更多設備能夠連接,讓人們了解更多信息。隨著更多設備具有了智能,它們的力量和潛力將無限增長。這一轉變將有助于連接世界上仍未互聯的事物,為全人類創造真正的價值。
相關文章
【解讀】英特爾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背后:頹勢漸顯,霸主地位遭挑戰
9月22日,英特爾方面證實,公司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此外,有供應鏈公司人士21日晚間透露,英特爾方面向該公司表示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因此該供應鏈公司已在繼續推進華為筆記本項目。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
英特爾將推平板產品實現物聯網式轉型
Douglas Davis透露,2010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將布局四大領域:一是持續關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優化改造;二是內需市場中的汽車消費、零售業等重點領域;三是更加積極地參與3G移動通訊市場;四是抓住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
英特爾將推平板產品實現物聯網式轉型
Douglas Davis透露,2010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將布局四大領域:一是持續關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優化改造;二是內需市場中的汽車消費、零售業等重點領域;三是更加積極地參與3G移動通訊市場;四是抓住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
英特爾提前布局服務家庭戰略迎接三網融合
眾所周知,英特爾在PC市場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但隨著PC市場的逐漸價格透明化,包括利潤稀薄化,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AMD對英特爾構成的壓力等等,英特爾一直希望能夠找到新的打破天花板的版塊為自己突圍。
英特爾IDF:物聯網改變世界
上周IDF的第一天,上午的主題演講剛結束,中午馬上又有一個關于MeeGo軟件的論壇。當中給每人發了一塊三明治和一聽可樂當午餐,大家邊吃邊聽。坐在我旁邊的是云南某家媒體的記者,小伙子身體壯實,三口兩口就把三明治咽沒了,然后勒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