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引領城鎮化及城市建設轉型
隨著新型城鎮化推進的腳步漸進,多位發改委官員證實,由于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而人口聚集勢必給交通、醫療和建筑帶來壓力,因此需要更為合理的資源調配和布局,智慧城市正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轉型。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實行低碳、生態、綠色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如何有效解決交通擁堵、城市規劃的問題,更好地利用清潔技術燃料等都需要智慧城市的管理,即運用現代的高科技技術管理手段和軟管理方法,更好地運用到城市的治理過程中。
李鐵強調,智慧城市的普遍做法是將高科技運用到城市管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朝著數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也使硬件設施全面改善,但是在改善硬件設施的同時要防止智慧城市成為形象工程。
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介紹,根據測算,如果將傳統的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改變成智慧城市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和治理的話,城市的紅利能增加三倍。
“未來信息化將是引領城鎮化和城市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喬潤令稱。
140城市角逐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有望近日面世
智慧城市正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樣本。
在年初已經公布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第二批試點城市也即將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日前表示,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在RFID(無線射頻識別)和智能IC卡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在此基礎上,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促進我國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指導意見》也有望于近日下發。
第二批試點待出
按照專家的解釋,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
我國所有的一線城市、50%以上的二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在今年1月底住建部確定的90個“智[FS:PAGE]慧城市”試點中,包括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其中二、三線城市占據絕大多數。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將在下半年公布,數量在50個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對整個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初步預測,“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將超過7000億元。”
相關文章
物聯網技術推動安防信息化
當前,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走向安防監控市場,智能網絡監控發展很快,如何把握住網絡監控市場的機遇,還需要集成商和行業渠道商認真思考。
關于舉辦“2010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相關企業: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
江蘇省南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公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要求,根據南通市“十二五”教...
物流信息化:“政策年”里加速度
2013年也是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年”。對我來說,接連出爐的行業新政,似乎有些應接不暇。各細分領域都迎來了諸多利好政策,為物流信息化企業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