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鶴院士:大數據成智慧城市建設重要機遇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表示,世界已經從軟件為王轉到了數據為王,大數據呈現出巨大商機。大數據也是中國發展中變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潘云鶴建議,首先我國要抓緊機遇,要有計劃的布局傳感器網,產生重要的大數據。傳感器網產生的數據十分重要,因為它都是真實的重要的數據。
第二,要盡快形成聚集大數據的機制,要打通各方的數據中心和數據庫,使之成為數據海,互相之間發生更多的關系。
第三,要既保障各領域各機構對數據的共享,數據的共享很重要,現在的問題就是各單位進行分割數據,但是又要保障數據的安全。所以這件事情,政府要下手。
潘云鶴表示在物聯網,在智慧城市的運行下,數據量還將擴大,傳感器技術、標識技術,正在迅猛增長。
據IDC發布的關于中國大數據技術和服務市場的首份報告《中國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市場2012-2016年預測與分析》顯示,該市場規模將會從2011年的7760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6.17億美元,未來5年的復合增長率達51.4%,市場規模增長近7倍。
據了解,大數據市場首推數據中心建設,目前,天璣科技(300245.SZ)、銀信科技(300231.SZ)、榮之聯(002642.SZ)等上市公司已經涉足了數據中心的建設。
上述人士是在9月6日在寧波召開的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做出如上表述的。
相關文章
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