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概念全面解析
華夏物聯網訊:物聯網的熾熱雖然耀眼,但它只是我們看到的一處遠遠的火光。想要借它“取暖”,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物聯網,一個需要十幾年來實現的遙遠目標。
信息化,一條行走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漫漫旅程。
當兩者在交叉路口相會,它們該如何“殊途同歸”?企業信息化的領導者又該如何為未來的物聯網應用做好什么準備?在沸騰的概念面前,人們最需要深沉的思考。
在采訪了物聯網概念的提出者、反對者,物聯網應用的先行者,乃至企業用戶和咨詢機構之后,《CIO INSIGHT/信息方略》發現物聯網將會,甚至已經是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又一個“新伙伴”;在未來20年左右的時間里,企業的信息化過程都將與未來的物聯網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與物聯網一起“在路上”。
物聯網來了
物聯網來了。在中國,它的勢頭從一開始就很猛。
8月的太湖氣候宜人,水面上微風吹拂,此時的湖邊總少不了悠然的垂釣者和游客。2009年8月,太湖附近的一個“建議”,使得一個概念在中國炙手可熱,也使得一個新的產業逐漸浮出水面。
做出這個建議的人,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而“建議”的內容就是“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
幾乎在同一時刻,互聯網搜索引擎中,“物聯網”這個詞匯的搜索量出現井噴,并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一個高位上。
如果你通過Google趨勢搜索“物聯網”這個詞,你就會發現,對“物聯網”的搜索量從無到有,搜索指數從0到100發生突變,而起點就是8月7日溫家寶考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提出“感知中國”這個時間點開始的。
此后,8月24日,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在臺灣的一次演講中公開提及“物聯網”的概念;以及9月11日,“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成立大會暨‘感知中國’高峰論壇”在北京的舉行,都讓這個新概念以一種近乎爆發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眼前。
環抱著太湖的無錫市,是中國第二個被確定為國家微電子高技術產業基地的城市,這里云集了超過100家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自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提出“感知中國”概念后,這個城市也獲得了一股新的活力。
2009年11月23日下午,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中國電信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在無錫市成立,標志著中國第一個“物聯網城市”在無錫啟程。
就在中國電信與無錫市簽訂協議后不久,中國聯通也與無錫市簽署類似協議。與此同時,[FS:PAGE]“物聯網”在中國的股市上也帶動了一系列概念股價格的不斷飆升。被稱為“最純粹RFID概念股”的遠望谷(002161)、國內惟一掌握二維碼核心技術的廠商新大陸(000997)、專注于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產品的廈門信達(000701),以及國內規模最大的國有控股智能卡供應商東信和平(002017)最近在股市均表現不俗。
這不僅讓人感嘆,“物聯網”來了。在中國,它的勢頭從一開始就很猛。(文/馮磊)
物聯網不是技術,是個愿景
物聯網的英文名字叫做“Internet of Things”,這個詞,最早在1999年由ITU(國際電信聯盟)在一系列會議上被提及。而2005年,ITU則把“The Internet of Things”定為了其年度互聯網報告的主題。
在這份僅摘要就長達28頁的報告中,ITU深入探討了物聯網的技術細節及其對全球商業和個人生活的影響,著重呈現了新興技術、市場機會和政策問題等信息。報告由ITU戰略與政策部撰寫,而當時在ITU戰略與政策部門任職的Lara Srivastava則參與了撰寫過程。
目前,Lara負責監控分析信息與通信技術、政策以及市場結構的趨勢,尤其聚焦于移動及無線通信領域。在她看來,物聯網并不是某種特定的技術,更像是一種愿景,一種對未來世界的描述。而這種描述并非海市蜃樓,Lara說,物聯網必然會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而這個過程已經開始了。《CIO INSIGHT/信息方略》記者采訪了Lara,以下是編輯過的的對話。
CIOI:現在對物聯網概念本身,人們還有很多爭論。作為《物聯網》報告的作者之一,你是如何看待物聯網這個概念的?
Lara Srivastava:我覺得物聯網并不是一種特定的技術,也不是一個具體的平臺,其實它是一種愿景,是未來網路改變世界的一種景象。要知道,網絡剛剛興起的時候,它只是被用來傳輸文件。但是現在,它將我們的電腦、手機等設備都連接了起來,現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網絡都可以服務于人的溝通需要。但是在更遠的未來,網絡將發展為服務于任何物品的溝通。到那個時候,人類將只是整個網絡用戶中的少數部分。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未來的物品將是環境感知的。
CIOI:RFID是實現物聯網的重要技術,你覺得還有哪些技術是實現物聯網的關鍵?
Lara Srivastava:RFID確實是實現物聯網的關鍵性技術之一,它帶來了實時捕獲個體物品信息的可能性。其實RFID只是自動識別技術家族的一部分,這整個家族都是促進物聯網的關鍵性技術,但是并不僅僅只有它們而已。
除了自動識別技術之外,另外一項很重要的技術是傳[FS:PAGE]感器,因為需要有一項技術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如果房間里有一個物品,其中是有RFID的,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是告訴我們有這樣一個東西是在那里的,但是更具體的信息我們并不知道,比如說,我們可以知道房間里有一把剪刀、一包牛奶,但是我們并不知道那包牛奶是否已經過期了,或者它是否被污染了,在這些方面就是傳感器起作用的地方。傳感器不僅僅能夠告訴我們物品的存在,還能夠告訴我們物品所處的環境,它所包含的物質等等。
CIOI:你覺得物聯網將會給未來的商業模式帶來什么變化?
Lara Srivastava:我們非常確定物聯網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但是目前,我們還不確定新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我們一直在談融合,現在看起來融合是越來越重要了。比如說,你可以看到生產運動鞋的企業與手機制造商的合作。
我認為未來商業模式的成功將基于你對各個層次融合的理解,比如企業融合、監管融合,以及技術的融合等。(文/李曉慧)
MIT與物聯網
事實上,在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和確定過程中,還有一方面的重要力量,那就是由撰寫了《數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的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創建并領導的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
Henry Holtzman是MIT媒體實驗室首席知識官。自從20世紀90年代起,Holtzman就一直積極參與物聯網的研究。他認為,聯網物品的消費軟件越來越普遍;他把這稱之為設備生態學(ecology of devices),在他看來,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已經有很多連接到互聯網的物品了,而且正在發揮協調作用。Holtzman把這種趨勢叫做:“消費電子2.0。”他提到了一家MIT孵化的公司——Ambient Devices,該公司的產品之一Ambient時鐘,就是可以和Google日歷連接在一起。
而早在1998年,Henry Holtzman就和他的MIT實驗室同事Andrew Lippman和Michael Hawley教授創建了一家生產物聯網產品的商業公司—Presto科技公司。Presto網絡可以給物品嵌入 RFID標簽,這是物聯網的最初版本。
Presto的愿景是打造一個商業工具,讓產品成為生產廠家的門戶。目前Presto還在運營,其產品之一PrestoPass允許消費者通過晃動卡片、鑰匙牌或者腕表來購買物品。
2005年11月17日,信息會世界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簡稱WSIS)第二階段會議在突尼斯舉行。會上,ITU公布了其有關物聯網的年度報告——《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而同一天,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則發布了著名的100美元筆[FS:PAGE]記本電腦。
什么是物聯網?
然來自ITU的Lara認為,物聯網是一個愿景,但是畢竟愿景要與現實結合起來。對關于“什么是物聯網”的問題,答案并不只有一個。在如今對物聯網的描述中,有以下幾個比較流行。
百度百科對物聯網的解釋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維基百科中文對物聯網的定義是:是把傳感器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以及家用電器等各種真實物體上,通過互聯網聯接起來,進而運行特定的程序,達到遠程控制。
不論哪種定義,這些更切實際的解釋,都把物聯網與我們所生活的現實拉得更近了一些。但是,又有多近呢?
2020年一天的生活
物聯網對未來的居民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讓我們想象一下2020年一位居住在西班牙的23歲學生Rosa一天的生活吧。
Rosa剛剛結束和男友的爭吵,需要一段時間自己一個人靜一靜。她打算開自己的智能Toyota汽車到法國Alps,并在一個滑雪勝地度過周末。但是好像她得在汽修廠停留一會兒了。她的愛車依法安裝的RFID傳感器在告警可能的輪胎故障。當她經過她喜愛的汽修廠入口處的時候,使用無線傳感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的診斷工具對她的汽車進行了檢查,并要求其駛向指定的維修臺。這個維修臺是由全自動的機器臂裝備的。Rosa離開自己的愛車去喝點咖啡。Orange Wall飲料機知道Rosa對加冰咖啡的喜好,當她利用自己的Internet手表安全付款之后立刻倒出飲料。等她喝完咖啡回來,一對新的輪胎已經安裝完畢,并且集成了RFID標記,以便檢測壓力、溫度和形變。
這時機器向導要求Rosa注意輪胎的隱私相關選項。汽車控制系統里存儲的信息本來是為汽車維護準備的,但是在有RFID閱讀器的地方,旅程的線路也能被閱讀。因為Rosa不希望任何人(尤其是男友)知道自己的動向,這樣的信息太敏感了,不能不保護。所以她選擇隱私保護來防止未授權的追蹤。
然后Rosa去了最近的購物中心購物。她想買一款新的嵌入媒體播放器和具有氣溫校正功能的新滑雪衫。那個滑雪勝地使用了無線[FS:PAGE]傳感器網絡來監控雪崩的可能性,這樣Rosa就能保證舒適安全。在法國-西班牙邊境,Rosa沒有停車,因為她的汽車里包含了她的駕照信息和護照信息,已經自動傳送到邊檢相關系統了。
忽然Rosa在自己的太陽鏡上接到了一個視頻電話請求。她選擇了接聽,看到她男友正在請求她的原諒,詢問她是否愿意共度周末。她喜從中來,馬上發布指令要求導航系統禁用隱私保護,這樣男友就能找到她的位置直接過來了。
瞧,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充斥著智能互聯系統的世界,人類的情感還依然是主宰。
——《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摘要
相關文章
物聯網系統依然割裂,智能家居何時才能不“智障”?
從石器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仿佛一直靠著“思考”改變的,而那些“思考”的產物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物聯網是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曾經有一次智能家居熱潮,也是loT第一次在國內成為熱點。但那次熱潮卻尷尬收場。當...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