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云計算之東風 推動CSST安防之勢
——專訪CSST首席戰略官 曹國輝
進入云時代,彷佛什么都被拿來與云相組合。云計算的爆發,也為眾多行業、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和動力。
“安防”與“云”的結合,是為了用基于物聯網模式并且采用云存儲技術來滿足現代化安防的需求。瑞訊科技、中興力維、浪潮、同方均較早提出并相繼開展部署自己的“安防云”戰場。
正如CSST首席戰略官曹國輝所說,由于傳統的技術手段無法有效處理海量數據,對海量視頻數據文件的管理和智能分析已經成為一種迫切的市場需求,致使市場和業界逐漸開始關注“安防云”。
近年來,各類安防監控產品在銀行、電力、政府機關、學校、社區等領域已獲得廣泛應用。安防云的實現,是以集群應用、網格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視頻監控、門禁控制、RFID射頻識別、入侵報警、消防報警、短信報警、GPS衛星定位等技術通過云平臺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可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完成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的安防管理,使傳統安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存儲是安防云之重
據曹國輝回憶,早期的視頻監控市場大部分被國外品牌占據,但是系統中的“存儲”市場卻很特殊,基本都被我國自有企業占有。產生這一特點的原因在于,在中國,視頻通常被作為公共安全防范治理等一系列活動中取證的關鍵依據,并且連續視頻作為取證的手段,是合法存在的。國外視頻存儲的目的只提供取證,而且必須是單幀取證,也就是說必須根據非連續性的單幅畫面來取證,才能作為有效的證明,連續視頻因為很容易作假,所以不被國外采用。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區別,在于國內沒有這方面的相關立法,一開始大家都用實時視頻取證,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習慣”,曹國輝說到。正因為這樣,造成了國內已有的存儲設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數字視頻錄像機或硬盤錄像機等,都被要求具備實時采集信息的功能,因而衍生出的就是對更大的存儲空間的需求。
視頻存儲演變的四個時期
德加拉數碼可以說是第一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企業,90年代中后期,德加拉憑借著技術的領先首先占領了當時的數字化安防市場。
第二個時期,以北京的行者集團、中視里程和黃金眼三家優秀數字視頻監控企業為代表。以海康威視、大華、浙江大立、上海誠豐為代表的企業,引領了安防網絡視頻監控的第三個時期。從前三個時期來看,其實每一次的演進和升級變化都有其特征。第一時期的市場,領先的技術成為主導;第二時期的市場,把計算機和視頻存儲卡相結合,這樣的營銷模式是突破的關鍵;第三時期的市場,靠的則是新型的數據壓縮算法。
第四個時期,則是視頻監控存儲的網絡化和智能化時代。
安防云如何破繭
現在,我們已進入視頻監控存儲的第四個時期。曹國輝說:“安防監控在承襲了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之上,向智能化發展的方向越來越明晰。這個變化,對用戶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拉近了用戶端和監控前端的距離。”網絡化是安防系統“漫步云端”的基礎保障,安防行業自身的高成熟度又為云計算的進入孕育了溫床。
在IaaS層,硬盤錄像機、服務器、存儲、NVR、視頻監控類產品等構成基礎架構層;在PaaS層,視頻監控管理軟件提供平臺化的服務;在SaaS層,智能化視頻監控應用提供上層的應用支撐。
曹國輝表示,實際上這些都只是組合或適配,真正有可能撼動目前安防視頻監控存儲市場的,是技術的更新換代。按照他幾年前的觀點,有兩個方向對現在最重要的DVR存儲方式沖擊較大。
第一個方向是國外的大型芯片廠商的直接走向DVR產品生產。“國內大企業倚靠的基本上都是壓縮算法,將來很有可能這些壓縮算法和一些智能化的東西會轉移到芯片里面,目前因為量小,市場小,沒有大面積普及,但是當積累到一定量后,英特爾這樣的大型IT技術企業將會迎來發展的先機。”
第二個方向就是云計算。他推測云計算有可能在安防業里替代傳統的安防存儲技術。關于“云”的概念,曹國輝認為最早存在于廣播電影電視局。因為需要存儲與智能檢索大量的電視廣播節目,所以廣電的集中存儲,在存儲量、安全性及智能搜索方面的技術上都已非常成熟,這也可以看成是云計算早期的雛形。
曹國輝闡述到:“表面上看這好像是個高科技領域,倚靠技術的不斷進步才能達成高額的營收與長足的發展。但實質上,這兩三年來海康威視、大華等一批業內大型領先企業,他們也不完全是靠技術競爭,他們與其他廠商之間的差異已經在變小,現在真正作為支撐他們生存的多是憑借長久以來建立起來的品牌忠誠度、客戶保有量等來維持。只有上述兩方向真正實現了突破,才有可能引發在技術上新一輪的質變和突破。”
信息安全仍是瓶頸
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處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對于人類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信息安全的實質就是要保護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干擾和破壞。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在安防行業,涉及到的安全種類繁多,各類信息安全變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曹國輝認為,誰能優先、更好地解決信息安全的問題,誰就能有所突破,贏得先機。相較之下,雖然國外有很多企業已經能夠破解信息安全保障的難題,具有較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手段,但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信息安全一直是國家政府和民眾的敏感之處,必然不會讓別人涉足,這也為中國的安防企業保留了許多機會。”
差異化是生存之道
安防是一個80年代后期逐漸發展起來的行業,從起初的作坊式生產加工,到后來的研發制造,孕育了眾多的中小企業,大家都是循著相同的路走過來,同質化程度很高,誰也沒有比誰快多少,導致先機難占。就算是現在火熱的云存儲市場,安防業也不一定能優先進入。曹國輝認為,尋求合作也許能打通關節。
云計算包含的新技術和新理念非常多,對于安防監控行業來講,以開放和積極的姿態,吸取云計算技術的精髓,是一個正確和明智的選擇。但并不是所有的新技術和理念,在當前都適合于安防行業。安防云的特點和核心思想是通過彈性化的部署,實現安防應用的整合與統一。從目前來看,云計算中的虛擬化和SoA架構結合的技術、開放和標準化的理念,在當前和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對安防監控行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問及對安防云未來的看法時,曹國輝表示:“安防云要真正做好,發展的方向一定要具有安防行業自己的特色。”安防信息的存儲,有自己的要求;安防信息尤其是海量視頻信息的檢索使用,有自己的特殊性。只有抓住這些特有的東西,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云海”中走得更遠。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