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術未來趨勢:重在無線連接
想象一下,一個小小的粘合帶就可以收集數據并發送到智能手機,提醒主人是否需要涂抹防曬霜;一個服務于狗狗的傳感器,發送“口頭”命令完成訓練,這些都是可穿戴技術未來可以實現的例子。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在幕后研究令人瞠目結舌的可穿戴技術,推動可穿戴設備的創新進程,而這項技術幾年前可能被認為是科幻小說。
可穿戴應用覆蓋廣
我們不再僅僅是利用技術,事實上,科技已經圍繞在我們周圍,并催生出一個新詞語:物聯網。物聯網應用程序覆蓋驚人,從智能的消費者產品設備到人類或動物的健康和行為監控。
Dairymaster已經針對農民推出了大量的智能產品,包括一個基于云的MooMonitor農民項鏈,它可以決定牛是否準備懷孕。
最先進入可穿戴技術領域的產品是手表和視力矯正鏡片,接著健康以及健康監測設備進入市場,然后是智能手表和運動追蹤器。
三星最近推出了Android系統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它帶有觸摸屏幕,可以充當智能手機的擴展設備,它能夠下載音樂、跟蹤運動和健身目標、安裝應用程序和打電話。
一款簡單的手環設備Jawbone UP就可以跟蹤用戶睡覺、運動、飲食模式,對于優化健康提供一個全方位的、至關重要的方案。
谷歌眼鏡
最近,谷歌智能眼鏡Glass也非常吸引眼球,它能夠連接到智能手機,將屏幕上的信息顯示在眼鏡中,語音命令可以免提啟動Glass的內置GPS導航、相機和視頻錄制功能。如果這些功能聽起來太玄幻,那么,一家叫AugMedix的公司創立的唯一使命是,探索谷歌眼鏡可以為醫生在手術臺上下做些什么。
研究人員預測到2014年,可穿戴設備的數量將超過1億,而截止2018年,可穿戴設備可多達4.85億臺。在相對短暫的科技發展歷史中,很難想象市場的各種可能性,因為科技的天空已經看不到邊際。
驅動力量:無線技術
物聯網的發展和變遷背后的驅動力是無線連接技術,它能解放任何設備,讓它們隨處可用。內嵌傳感器的設備可以將我們的個人數據發送到云端,以供分享和保存,但它們也可以連接到處理器,就像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一樣,可以從多個可穿戴設備中協商數據。
Wi-Fi、智能藍牙、NFC和GPS、高效的無線電設計等可靠的技術支持不斷降低可穿戴設備對于處理器和電源的要求,從而令制造商在設計、生產環節上以及產品的上市價格優惠不少,鼓勵大眾消費。
毫無疑問,智能藍牙的引入是可穿戴領域游戲規則的真正改變者,它使設備功率消耗降低,僅僅一塊硬幣大小的電池可以維持設備運行數月甚至數年。
低能耗所產生的驚人影響當然也沒逃過全球領先操作系統提供商的法眼,快來看看智能藍牙對無線行業的影響,蘋果幾乎所有設備都作為智能藍牙準備中心,正是蘋果的信心推動了像手環Jawbone UP和智能無鑰匙進入產品Unikey Kevo這類新配件的興起。
然而,可穿戴設備革命并不局限于知名大公司之間,目前,已經有使用集體融資來為市場開發和新產品研發開辟道路的公司,如iDevices的虛擬壁櫥以及Pebble智能手表。
通過藍牙連接身體(甚至Wi-Fi)
蘋果并非熱衷可穿戴領域的唯一巨頭,微軟、黑莓、Android、谷歌和三星都增加智能藍牙集成,并為可穿戴設備積極拓展舞臺。
雖然,目前還沒有什么可穿戴產品上架,但是,這些高科技可以無縫同步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到一臺汽車的音頻和顯示系統中,甚至是用戶的住房中。甚至,可穿戴技術與人體內的醫療傳感器也有可能連接。
可穿戴技術在醫療方面的影響已經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公司嘗試著直接在人體內植入傳感器。
美國斯達克公司利用Wi-Fi和降噪技術來提升聽力受損人體所接收的聲音清晰度。Sensortech公司發布了一項新的骨科膝關節的穩定性產品,它使用智能藍牙技術,可以減少手術和回復時間,促進更快愈合,減少組件磨損和提供優越的疼痛管理。
可穿戴技術還有望改善我們的環境、改善我們的健康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可穿戴技術在未來變成現實的最大因素有兩個:想象力和標準的連接技術。那么,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將走向何處?答案就是互聯網的每個角落!
相關文章
今天的可穿戴設備有點像20世紀80年代的電腦,這并不好
今天的可穿戴設備有點像20世紀80年代的電腦,這并不好字號+作者:JoukoAhvenainen來源:物聯之家網2021-05-2715:32這與可穿戴設備有何關系?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制造商,他們為其設備提供自己...
物聯網標志性產品:靈犀無線連接器
閃聯公司,前不久推出了其自主研發的“靈犀無線連接器”,這是具有閃聯公司獨立創新技術并帶有閃聯芯片的產品。此款產品的出現,開啟了人性化物聯網生活的新篇章。
可穿戴醫療,如何得人心
健康管理理念的興起使可穿戴醫療有了廣泛的需求基礎。從蘋果UP手環到谷歌眼鏡,涵蓋了健身、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有人甚至預言“可穿戴醫療革命”即將引爆。
可穿戴設備雖火爆 但智能手機現仍無可替代
盡管可穿戴設備的突然襲來給智能手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沒有導致智能手機的最終衰落。事實上,這種技術只會使智能手機更加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
Synaptics:2015年可穿戴設備將配備指紋傳感器
自從蘋果去年推出帶有Touch ID的iPhone 5s之后,指紋識別這個功能就開始流行起來了。雖然有的用戶對指紋識別的實用性仍然抱有懷疑態度,但是這也無法阻止各大手機廠商繼續推出搭載指紋識別的設備。